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伟国

作品数:22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小儿
  • 5篇轮状
  • 5篇轮状病毒
  • 5篇内镜
  • 5篇腹泻
  • 4篇幽门螺
  • 4篇胃镜
  • 4篇镜检
  • 4篇儿童
  • 4篇病毒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胃镜检查
  • 3篇胃炎
  • 3篇螺杆菌
  • 2篇毒性
  • 2篇血清
  • 2篇幽门螺旋杆菌
  • 2篇再发性

机构

  • 22篇苏州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2篇唐伟国
  • 16篇武庆斌
  • 14篇金忠芹
  • 13篇顾红英
  • 8篇黄勇
  • 4篇王蓓
  • 4篇蒯华
  • 4篇金辉
  • 4篇李惠芳
  • 3篇张晓青
  • 1篇吴葆德
  • 1篇严文华
  • 1篇刘殿玉
  • 1篇张芳
  • 1篇王秀坤
  • 1篇宋晓翔
  • 1篇刘丽珍
  • 1篇王云珍

传媒

  • 6篇苏州大学学报...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热化湿消积导滞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病中焦积热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消积导滞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胃病中焦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HP胃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6例。中药组口服安幽颗粒(大黄、槟榔、黄连、丹参、香附、白芍);西药组口服克拉霉素、洛赛克;中西药组口服同疗程安幽颗粒加克拉霉素、洛赛克。结果中药组痊愈35.29%,痊愈显效率79.41%;西药组痊愈12.5%,痊愈显效率15.63%;中西药组痊愈58.33%,痊愈显效率91.67%。在痊愈率、愈显率方面,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中西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P临床转阴率:中药组38.24%;西药组15.63%;中西药组66.67%。中药组与中西药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中西药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根除率:中药组35.71%;西药组30.77%;中西药组73.33%。中药组与西药组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中西药组与中药组、西药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3组安全性比较,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中西药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化湿、行气导滞法用于治疗小儿HP相关胃病中焦积热证有较好疗效,中西药结合(安幽颗粒、克拉霉素、洛赛克)治疗小儿HP相关胃病中焦积热证有较高的治愈率、愈显率和HP转阴率、根除率,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秀坤刘殿玉王云珍唐伟国李惠芳
关键词:清热化湿中西医结合
内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26例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内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时的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小儿纤维胃镜及根据异物的形态与性质 ,选择相应的异物钳。结果  2 6例中食道异物 11例 ,占 42 % ,其余 15例均为胃内异物 ,占 5 8%。结论 经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方法简单 ,创伤小 ,易掌握 ,安全 ,有效 ,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患儿可免遭外科手术取异物之苦 ,同时节约资金 ,减轻病人负担 ,实为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
蒯华唐伟国
关键词:内镜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护理配合并发症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56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主要是由于胚胎期中肠的正常旋转运动发生障碍,使得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小肠和结肠系膜未附着或附着不全,十二指肠受腹膜索带压迫以及中肠扭转等所致。由于其病理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误诊误治。一旦发生误诊,后果严重,病死率达0~24%。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总结我院1997年至2006年收治的56例报告如下。
顾红英唐伟国金忠芹黄勇武庆斌
关键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儿童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内因胃食管反流病入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内,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4 h食管下段p H值监测、电子胃镜检查和内镜下黏膜活检。结果:研究对象用药前后呕吐、恶心、反酸、上腹痛、烧心、胸骨后痛、咳嗽、气喘等八项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甚至消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后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5 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总PH<4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以及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385、40.862、47.710、21.806、53.508,P<0.05);与治疗前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后有1例存在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未能恢复,28例存在不同程度改善,43例完全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75,P<0.05);不良反应出现5例(3例轻微腹泻、2例轻微腹痛),发生率为6.2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小儿胃食管反流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黄勇刘丽珍金忠芹唐伟国武庆斌
关键词: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小儿胃食管反流病
慢性胃炎组织病理特征和Hp感染与炎症程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0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组织病理特征和Hp感染与慢性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抽选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467例患儿,作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检测有无HP感染,分析HP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特征、慢性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病理检查中,轻度、中度、重度炎症反应患儿HP感染率(7.7%、41.2%、51.1%)依次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炎症活动度患儿的HP阳性率76.3%明显高于无炎症活动度患儿23.7%(P<0.05)。随着肠化分级加重、淋巴滤泡形成、萎缩程度分级升高等病理变化,Hp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轻度、中度、重度炎症三组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生和胃萎缩发生率明显呈递增趋势,Hp阳性率明显呈递增趋势,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Hp是慢性胃炎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患儿胃窦黏膜炎症程度、活动性、淋巴滤泡形成、肠化分级以及黏膜萎缩萎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黄勇张晓青金忠芹唐伟国武庆斌
关键词:HP感染炎症程度慢性胃炎
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法在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年
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法在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实习的68名实习生为探究对象,实习生实习的时间区间均为2020.1-2021.1,并且将68名实习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儿科实践教学中分别应用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法和混合式教学法,比较两种教育模式的质量与效率。结果:两组实习生儿科实践教学中带教教师应用不同教学模式,实验组实习生理论知识成绩为(90.23±2.36)分、临床技能成绩为(89.52±4.12)分,对照组实习生理论知识成绩为(85.62±3.66)分、临床技能成绩为(84.61±2.63)分,其中实验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法教学效果更好,P<0.05;比较两组实习生对于实践教学模式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实习生对于实践教学模式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6.47%的实践教学模式满意度,P<0.05。结论:实习生在儿科实践教学中应用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优化实习生对于实践教学模式满意度。
周婷婷张晓青金忠芹唐伟国黄勇
180例小儿纤维胃镜检查及68例HP感染检测分析
2000年
目的 了解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儿童胃病的HP感染情况。方法 对 180例小儿纤维胃镜检查分析及 172例胃粘膜HP检测及 16 8例胃、十二指肠粘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疾病检出率为 93.3% ,其中以十二指肠炎、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最高 ;172例HP检测者中HP阳性 6 8例 ,阳性率为 37.8% ,其中以消化道溃疡检出率为最高 ,16 8例病理活检均为轻中度炎症。结论 HP感染在儿童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儿童胃炎以轻、中度为主。
唐伟国吴葆德蒯华武庆斌顾红英金忠芹黄勇
关键词: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上消化道疾病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对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其对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消旋卡多曲颗粒组(B组)、培菲康组(C组)、联合治疗组(D组),每组40例,比较各组临床疗效、TNF-α及IL-6水平。结果 D组疗效优于B组、C组和A组(P<0.05);治疗后,4组间TNF-α、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水平D组
唐伟国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消旋卡多曲白细胞介素-6
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和治疗观察
2003年
观察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炎的症状并随机分成 3组 :一组用克拉霉素 10~ 15mg·kg- 1·d- 1,加洛赛克 10mg·d- 1;一组用羟氨苄青霉素 50mg·kg- 1,加洛赛克 10mg·d- 1;另一组单用雷尼替丁治疗。疗程两周。结果 :用克拉霉毒治疗临床有效率达 91.7% ,Hp根除率达 95% ;用羟氨苄青霉素加洛赛克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达75% ,Hp根除率达 79.2 % ;单纯雷尼替丁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达 63 .6% ,Hp根除率只有 1.8%。结果表明 :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多样 ,其中以再发性腹痛最为常见 ;克拉霉素对Hp的疗效明显优于羟氨苄青霉素 (P <0 .0 1) ,Hp感染并非Hp相关性胃炎的惟一致病因素 。
唐伟国
关键词:小儿幽门螺杆菌胃炎
苏州地区轮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小儿轮状病毒(RV)性腹泻的发病规律和血清型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2001年9月~2003年8月期间5岁以下的腹泻住院病儿的粪标本,进行病毒抗原鉴定和血清分型.结果 721份小儿腹泻粪标本,轮状病毒阳性为345例(47.85%);年龄在7~18个月时发病率最高为239例(69.28%);10月份~1月份是发病高峰季节,为248例(71.88%);血清型分型以G3型199例(60.49%)为主,其次是G1型74例(22.49%);少见的血清型G9型3例(0.90%).在对G血清分型标本中的80份进行P血清分型,其中P[4]型29株,P[8]型11株,P[4]、[8]混合型8株.G型和P型的组合型是P[4]G3、P[8]G3、P[4]G1等29例(36.25%)为主,P[8]G1和P[4]G2为6例,仅占8.20%.出现2例(0.60%)P[4]G9少见组合型.结论苏州地区2001年9月~2003年8月间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是以G3型流行毒株为主,全国则以G1型为主.
武庆斌顾红英唐伟国金辉王蓓
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轮状病毒腹泻血清分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