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雷

作品数:117 被引量:1,175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9篇数字化
  • 26篇三维重建
  • 20篇血管
  • 16篇数字人
  • 13篇虚拟人
  • 13篇虚拟中国人
  • 13篇盆腔
  • 12篇血管网
  • 12篇数字化虚拟人
  • 12篇女性
  • 11篇动脉
  • 11篇手术
  • 10篇中国数字人
  • 10篇子宫
  • 10篇成像
  • 9篇动脉血管
  • 9篇动脉血管网
  • 9篇数字化虚拟人...
  • 7篇血管成像
  • 7篇在体

机构

  • 81篇南方医科大学
  • 40篇南方医科大学...
  • 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南华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同仁医院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117篇唐雷
  • 61篇钟世镇
  • 36篇刘萍
  • 36篇李鉴轶
  • 35篇陈春林
  • 32篇原林
  • 25篇黄文华
  • 22篇陈兰
  • 19篇刘畅
  • 18篇段慧
  • 16篇王兴海
  • 15篇王建平
  • 13篇洪辉文
  • 13篇张美超
  • 12篇李泽宇
  • 11篇赵卫东
  • 11篇陈若兰
  • 11篇吴坤成
  • 11篇李长树
  • 10篇戴景兴

传媒

  • 2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2篇中国实用妇科...
  • 5篇医用生物力学
  • 5篇第一军医大学...
  • 5篇中国数字医学
  • 5篇妇产与遗传(...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解剖学报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科学
  • 3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基础科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人体断面数据...
  • 2篇2013年粤...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5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 10篇2003
  • 11篇2002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概述
2023年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手段,也给现代临床医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科学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手术的方式,也改变了医疗的行为和服务模式,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由此应运而生。2003年9月9日,第208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
谢叻顾冬云谭立文唐雷
关键词:数字人三维重建虚拟现实
中医经络理论的物质基础——结缔组织、筋膜和自体监控系统被引量:73
2005年
原林焦培峰唐雷黄文华
关键词:结缔组织现代生物学经络学说经络研究数字人
数字化人体头面部动脉灌注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为了便于后期图像处理阶段对血管的分割提取,对建模前的局部动脉灌注方法进行改进,以获取较佳的血管显示效果。方法采用双侧颈内、颈外动脉分别插管、分别灌注的方法,每侧颈内、外动脉各灌注了120ml添加8%泛影葡胺的草绿色填充剂。结果铣削后的图像显示头颈部上颌动脉、腭大动脉等细小血管充盈饱满、色彩鲜明,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结论改进后的头颈部动脉灌注方法有效提高了后期图像处理阶段细小动脉的识别能力。
张晓斌魏永祥韩德民夏寅原林唐雷王兴海吴坤成李希平刘畅李泽宇
关键词:局部动脉颈外动脉上颌动脉细小血管细小动脉颈部动脉
构建3D打印牙齿模型及其形态仿真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应用3D打印技术构建出3D打印牙齿模型以替代离体牙,并通过形态仿真性研究来探讨3D打印牙齿模型在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合适的3D打印材料及设备并测试材料根管成型能力。用锥形束CT筛选出完整的单根管前牙、双根管前磨牙、双根管磨牙、三根管磨牙,再行显微CT扫描并数字化三维重建,获得3D打印牙齿模型。对模型二次扫描并重建,利用Geomagic Qualify 11与原牙齿三维模型进行三维比较,通过检测模型与原牙齿的差异来分析不同材料3D打印牙齿模型的精确度。结果成功构建出3D打印牙齿模型。在表面形态上,Wic300a模型组绝对偏差值为(0.008121±0.0480)mm,E-Dent模型组为(0.009554±0.0526)mm;髓腔形态上,Wic300a模型组绝对偏差值为(0.045181±0.1022)mm,E-Dent模型组为(0.056953±0.1995)mm。结论 3D打印牙齿模型离体牙仿真度较高,3D打印牙齿模型可用于口内操作培训及术前模拟等。
宋颖唐雷吴补领李鉴轶王文昊徐楚白宇哲易思徐迪威
关键词:3D打印三维重建
在体女性闭孔神经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CTA)数据集的女性在体闭孔神经三维重建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6月1日16例因宫颈癌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CT扫描患者的二维断层图像数据集,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构建闭孔神经及周围相关组织三维模型。结果重建的女性闭孔神经模型符合闭孔神经形态。其不仅可以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还可以观察其与周围毗邻组织的关系。重建的闭孔神经三维模型与术中解剖完全吻合。结论利用CTA数据集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可理想地显示闭孔神经,及其与髂内外血管及闭孔动静脉等毗邻组织的关系,是研究女性闭孔神经与毗邻组织关系的好方法,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韩妍陈春林刘萍龚时鹏段慧许乙凯陈瑞莹李俊卫庆萍唐雷钟世镇
关键词:闭孔神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重建
构建高分辨率中国数字人男性数据集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构建高分辨率中国男性数字人0.2mm断层间距图像数据集。方法取捐献健康男性遗体,经颈动脉红色灌注、低温冷冻定型、专用包埋模具垂直包埋、一次装夹连续等间距铣削、PhaseOneH25数码相机采集连续断层数据以构建数据集。结果共获得9320个RAW格式断层图像数据,分辨率为4080×5440象素,RAW格式单层数据量为27.5M,RAW格式总数据量为260G。结论高分辨率中国数字人男性数据集由于采用了2200万象素的高分辩率数码相机,断层上如血管、脂肪、软骨和骨骼等组织的边界清晰。并可用随机软件对图像的色彩、曝光量以及断层感兴趣区域进行重新处理。
唐雷李泽宇刘畅吴坤成夏寅刘谦谢叻王兴海洪辉文钟世镇
关键词:中国数字人数据集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骨科手术导航模板
本发明涉及人体骨科手术的导引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骨科手术导航模板,其特征在于,上夹板(1)与下夹板(2)贴合在一起,二者之间设有纵向运动的导向结构,中部设有圆孔(3);球头导管(6)的球头(8)设在所述的圆孔(...
李鉴轶唐雷赵卫东林荔军张美超王健
文献传递
孕晚期女性肛提肌及邻近结构磁共振三维结构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正常妇女肛提肌三维模型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常规产检的孕晚期初孕妇27例,均为单胎、头位,孕30~40周,宫高、腹围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孕前及孕期均无盆腔器官脱垂(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对照组为无SUI、POP临床症状的未育健康青年妇女志愿者25例。运用磁共振(MRI)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妊娠晚期及正常妇女肛提肌三维模型,对比两组阴道形态、肛提肌裂孔形态变化,肛提肌参数以及膀胱颈、宫颈和肛直肠连接处到耻尾线(PCL)的距离。结果对照组中肛提肌裂孔均为“V”形,孕妇组肛提肌裂孔22例“V”形,5例“U”形,孕妇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较对照组增大[LH-L,(60.01±6.63)mm VS.(54.03±5.09)mm,P〈0.01],横径增大[LH-W,(36.61±3.58)mm vs.(32.58±4.09)mm,P〈0.01],耻骨直肠肌两侧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增大(左侧LSG-L(23.19±3.42)mm VS.(18.79±2.52)mm,P〈0.01;右侧LSG-R(22.10±3.58)mm vs.(18.34±2.50)mm,P〈0.01],肛提肌板角度增大[LPA(49.93±4.38)°VS.(42.94±4.38)°P〈0.01],肛提肌体积变小LVOL(24.57±5.76)cm3 VS.(33.91±6.28)cm2,P〈0.01].邻近结构阴道形态发生变化,对照组阴道形态均为“H”形,孕妇组21例“H”形,6例近“v”形,孕妇组器官到PCL的距离较对照组均变小(P〈0.0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肛提肌结构发生重塑,趋向松弛改变,邻近阴道形态可发生变化,器官位置下移。
刘萍陈若兰陈春林廖科丹王月祉陈兰彭程黄璐王建平谭欢庆唐连唐雷钟世镇
关键词:孕晚期盆底磁共振三维重建
虚拟现实技术在骨外科领域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2
2013年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创建一种虚拟环境,并借助多种专用输入输出设备,实现用户与虚拟环境直接交互的信息技术。简要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对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教学与手术培训、骨科手术、假体设计、功能康复锻炼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骨外科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李长树唐雷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手术骨科手术
数字腰椎在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基于数字人图像建立的数字腰椎,模拟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指导临床手术的实际操作。方法:采用南方医科大学虚拟中国人数据集,建立腰4-5节段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三维数字模型,在Mimics软件下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置入,并测量在最佳钉道的位置下模拟椎弓根螺钉的钉长、直径、水平面置入角度(Transverse screw angle,TSA)及矢状面置入角度(Sigittal screw angle,SSA),完成术前规划,指导实际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操作。结果:建立了数字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模型,完成了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模拟过程,对椎弓根螺钉的钉长、直径、TSA角及SSA角进行了精确量化。结论:对数字腰椎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的置入,能制定详细的置钉参数,比较精确的指导术中实际置钉,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安全。
方世兵杨波李长树尹飙宋磊王簕万盛钰谢景开唐雷钟世镇
关键词:数字人三维重建椎弓根螺钉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