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洪熹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润滑油中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与丁二酰亚胺的复合效应被引量:6
- 1996年
- 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与丁二酰亚胺在液体石蜡中的复合效应,并对这2种添加剂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时在铁表面形成的保护膜进行了原位动态变温红外光谱分析,同时还与其它添加剂组合体系作了对比试验研究,探讨了二者产生复合效应的机理.结果表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与丁二酰亚胺形成了络合物,并参与成膜过程而改变了膜的结构和组成,而且比单独使用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时更易成膜,膜的分解温度也有较大提高,因而这2种添加剂组合具有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由于摩擦过程中形成的络合物的竞争吸附,减小了丁二酰亚胺在分散相粒子表面的吸附量,降低了丁二酰亚胺的分散能力,致使分散相粒子容易发生聚集。
- 姚洪熹杨晓慧竺品芳章燕豪
- 关键词:二烷基丁二酰亚胺润滑油
- 一种新颖的抗血栓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4
- 1996年
- 聚氨酯和肝素经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直接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在聚氨酯管的内壁生成了光滑的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体。经全血凝固时间的检测,新鲜人血注入聚氨酯-肝素接枝管后搁置5昼夜,电镜检查其管壁未见血栓痕迹。凝血酶时间等检测表明,接枝管起着抗血液凝固的功效,且肝素不脱落。经红外光谱测试,差谱中的新吸收谱带1165和1339cm ̄(-1)表明聚氨酯和肝素分子之间生成了新共价键N-SO_2或O-SO_2的SO_2官能团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 应锡璋王蓓蓓姚诗凯朱建国朱立红邵慧珍马挺姚洪熹
-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抗凝血性
- 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体的结构分析被引量:5
- 1992年
-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优异耐曲挠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的聚醚型聚酯氨酯是用于人工心脏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但是其表面与血液直接接触时仍会导致血栓的形成,因而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仍需给患者静脉注射肝素之类的抗凝剂,但肝素的剂量往往难以控制,可能给患者带来危害。
- 应锡璋陈明姚诗凯姚洪熹竺品芳
- 关键词:聚氨酯肝素
-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在铁表面等温吸附的研究
- 1993年
- 本文对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在不同温度下自液体石蜡溶液中于铁表面的等温吸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85—353K的温度范围内,恒温搅拌3小时就基本达到了吸附平衡。在285K和303K这两种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均属S型曲线,这表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主要是以分子形态和表面反胶团的形式被吸附;而其在较高温度(333K和353K)下的吸附等温线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在铁表面催化分解和氧化作用开始加速的结果。将285K和303K下的吸附试验数据用以二阶段吸附模型为基础的S型吸附等温线公式处理,结果是实测值与理论曲线符合。热力学计算表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在铁表面的缔合过程不是熵驱动的,因而形成的表面缔合物是表面反胶团、由于得出的胶团聚集数在2左右,故表面反胶团基本是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
- 章燕豪姚洪熹竺品芳杨晓慧
- 关键词:二烷基吸附等温线
- FIIR反射吸收光谱对于摩擦学表面化学效应的研究
- 在润滑技术中,为了防止两个滑动金属表面之间发生摩损和烧结,多在润滑油中混入少量添加剂,使滑动金属表面在极压条件下产生保护膜,从而有效地改善机械的抗摩性能和使用寿命.一般认为,保护膜是由添加剂和金属表面进行化学反应而生成....
- 姚洪熹薛兴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