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良悦
-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索
- 2023年
- 分析介入导管室的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所统计的是介入导管室的治疗患者,一共78例,结合入院时间划定,2021年设定为一组,予用常规护理;2022年设定为二组,分析不安全因素,并行针对性护理对策。较比项目:①不安全因素发生率、②遵医行为、③心理评分、④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组间的以上指标相对比后,示为P<0.05。结论 剖析介入导管室的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并予以针对性护理对策能够控制不安全因素,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而且可调节其心理状态,获取较优异的护理质量。
- 李倩姚良悦
- 关键词: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护理质量
- 一次性使用的压疮面积快速测量尺
-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压疮面积快速测量尺,包括两个直尺,两个直尺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刻度,两个直尺在其中部垂直相交并相互连接。两个直尺呈十字型交叉。两个直尺的中部设置有一个销轴,两个直尺通过所述销轴连接。至少有一个直尺与所述的销...
- 栾伟张晓红姚良悦
- 文献传递
- 本科生导师制护理教学方法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4
- 2009年
- 综述导师制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护理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比较其优点和不足,健全导师制的应用,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 陈文洁姚良悦
-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护理教学
- 不同评估方法对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意外坠床和跌倒预测价值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两种意外坠床和跌倒(AF)风险评估工具Conley评分和Hendrich模型在神经外科住院病人AF风险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病人2 577例,同时采用上述两项工具对病人的AF风险进行评估,并记录病人实际AF发生情况,对两项工具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结果]Hendrich模型正确预测到的AF病人为82例(71.31%),高于Conley评分正确预测的66例(57.39%),Hendrich模型的敏感性为68.17%~73.36%,特异性为70.59%~74.39%;Conley评分的两项指标则分别为56.67%~60.22%和49.31%~58.53%。两项工具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相当。[结论]Hendrich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适用于神经外科住院病人的AF风险评估,而对那些被评估为无AF风险的病人也需要进一步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适当的防护手段。
- 刘钰马蓉姚良悦
- 关键词:坠床跌倒神经外科
- 压疮图形监控卡
- 一种压疮图形监控卡,包括一个透明矩形片,透明矩形片中沿其四边设置有条状卡片纸,条状卡片纸粘结在透明矩形片的一个侧面上,或者埋置在透明矩形片中。透明矩形片的中部设置有网格线,网格线之间形成复数个相同面积的正方形,网格线的两...
- 栾伟张晓红姚良悦
- 文献传递
- 一种体温表置放盒
- 一种体温表置放盒,包括一个支架,支架中设置有一个底板和一个面板,面板设置在底板的上方,面板中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通孔。将体温表各自放置在面板中的通孔内,在通孔对应的标签上标注病人床号。病人取用对应床号的体温表。未归还体温...
- 卫妙蓉马蓉姚良悦
- 文献传递
- ICU患者输入管路与连接患者身上导线的布局及标识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探讨解决ICU患者输入管路与连接患者身上导线的布局与标识问题的方法。主要通过设计新的装置和新的标识来解决问题。结果显示新设计的装置和标识符合研究的要求,解决了ICU患者输入管路和连接患者身上导线问题的布局及标识问题。
- 王海霞乔跃华姚良悦
- 关键词:心电监护仪
- 防止痰液扩散的吸痰管
- 一种防止痰液扩散的吸痰管,包括一个吸痰管体和一个外罩,吸痰管体包括有一个头端和一个尾端,外罩呈管状,外罩包括一个第一端面和一个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开放,第二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一个通孔,吸痰管体的头端穿过通孔,吸痰管体的外径与...
- 姚良悦沈菊慧马蓉
- 文献传递
- 规范化使用临床约束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患者安全的装置,用于有自伤或坠床危险的躁动患者;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的活动[1]。美国 JCAHO组织将约束定义为任何妨碍患者移动、活动或肢体活动的物理的或药物的方式[2]。
- 姚良悦
- 关键词:约束带躁动患者肢体活动身体
- 基于Web Service的ICU重症监护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实现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护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利用条码、移动终端、无线局域网,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开发基于Web Service方式的ICU重症监护系统并应用于临床。[结果]ICU重症监护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监护室护理工作模式,保证了医嘱执行、医疗数据采集、护理任务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ICU重症监护系统的使用,使医嘱和护理任务的执行更为规范合理,提升了护士工作效率和质量。
- 乔跃华姚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