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来
-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奥沙利铂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亚叶酸钙(CF),5-氟脲嘧啶(5-Fu)持续静滴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6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且有可评价的指标,具体方法L-OHP100mg/m2,静滴2h,d1;CF200mg/m2,静滴2hd1,d2,注射后立即静脉推注5-Fu400mg/m2,d1,d2,随后5-Fu600mg/m2持续静滴22小时。每二周重复。二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4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4.35%),部分缓解PR19例(41.30%),稳定SD17例(36.96%),进展PD8例(17.39%),有效率RR(CR+PR)21例(45.65%)。28例初治病人,CR2例,PR13例,SD8例,PD5例,RR57.69%;18例复治病人,CR0例,PR6例,SD9例,PD3例,RR33.33%。初治组和复治组相比较,P>0.05(χ2=1.81),二者无显著差异。中位缓解时间6.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5个月,1年生存率52.17%(24/46)。无治疗相关死亡。主要不良反应有外周神经系统病变,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9.57%,30.43%,39.13%。结论L-OHP联合CF+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
- 姜明来周玉霞李万成
- 关键词:晚期胃癌化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FU
- 胸水内皮素检测对鉴别结核性与癌性胸水的价值被引量:1
- 1998年
-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0例良性、恶性胸水中的内皮素(Endothelin.ET)进行检测,其中结核组19例,癌性组21例。结核组与癌性组ET含量(x±s,pg/L)分别为:72.18±20.06,36.01±16.53,结果显示:结核组胸水ET含量明显高于癌性胸水组(P<0.01)。若以癌性组胸水(约53pg/L)为界线,则结核组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82.17%),同时,通过和其它指标,如CEA,PCR,ADA,CA-50进行比较,ET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比较满意,提示胸水中ET含量的测定对结核性、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姜明来姚彦萍朱凌楠王晓东高宏宋战平王魁彬
- 关键词:内皮素胸腔积液胸水
- 丙戊酸对耐药细胞株A549/DDP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抑制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0-4mmol/L丙戊酸作用于A549/DDP细胞48h,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MTT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动力学变化,细胞免疫组化测定Caspase-3。结果:VPA干预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固缩,胞质减少;与对照组比较,VPA可造成A549/DDP细胞生长抑制,且随着VPA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加;G1期比例明显升高,S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细胞胞质中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Caspase-3表达与VPA的浓度成正相关。结论:VPA可明显抑制A549/DDP的生长,诱导凋亡和G1期阻滞作用,在肺癌耐药方面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姜明来左风霞陈小桃谭绮琼杜佩珍高丽萍李万成
- 关键词:丙戊酸细胞株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 羟脯氨酸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检测胸水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测定96例胸腔积液病人的胸水HYP,判断其性质属恶性胸腔积液或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HYP的含量为(58.11±15.34)μg/ml,恶性胸腔积液HYP的含量为(41.80±11.81)μg/ml,二者相比P<0.01;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蛋白含量分别为(46.89±8.61)g/L和(37.42±8.39)g/L,P<0.01;包裹与未包裹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HYP对良恶性胸液诊断的灵敏度是84%,特异度是73.68%。结论:胸腔积液HYP的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有鉴别诊断价值。
- 姜明来张开基李青云李辉邹志李万成
- 关键词:胸膜腔积液
- 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07年
- 姜明来李万成
- 关键词:肺癌化疗多药耐药
- 国产多烯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多烯他赛(艾素)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多烯他赛75 mg/m2,静滴1 h d1;顺铂25 mg/m2,静滴d1-3。化疗前1 d给予地塞米松8 mg q12 h口服,连用3 d,以防止过敏反应;静推格拉司琼3 mg,预防呕吐。结果本组21例患者,CR 1例(4.76%),PR 6例(28.57%),SD 7例(33.33%),PD 7例(33.33%),RR(33.33%);初治有效率37.50%,复治有效率30.77%;中位生存时间10.1个月,1年生存率42.86%;多烯他赛的主要毒副作用有骨髓抑制,关节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脱发等,其发生率分别为90.48%,61.9%,47.62%,100%。结论多烯他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肯定。
- 姜明来周玉霞方小铃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顺铂
-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oxaliplatin L-OHP)联合亚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持续静滴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6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且有可评价的指标。L-OHP100mg/m2,静滴2小时,d1;CF200mg/m2,静滴2小时d1,d2,注射后立即静脉推注5-Fu400mg/m2,d1,d2,随后5-Fu600mg/m2持续静滴22小时。每2周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4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4.35%),部分缓解PR19例(41.30%),稳定SD17例(36.96%),进展PD8例(17.39%),有效率RR(CR+PR)21例(45.65%)。28例初治病人,CR2例,PR13例,SD8例,PD5例,RR57.69%;18例复治病人,CR0例,PR6例,SD9例,PD3例,RR33.33%。初治组和复治组相比较,(P>0.05),二者无显著差异。中位缓解时间6.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5个月,1年生存率52.17%(24/46)。无治疗相关死亡。主要不良反应有外周神经系统病变,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9.57%,30.43%,39.13%。结论:L-OHP联合CF+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
- 姜明来周玉霞方小玲左风霞李青云
- 关键词:晚期胃癌化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FU
- VEGF与TGF-β1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癌性胸水和结核性胸水患者血清及胸水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8例癌性胸水患者及46例结核性胸水患者血清及胸水中的TGF-β1和VEGF的水平,比较两组血清和胸水中TGF-β1和VEGF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与临床的关系。结果:58例癌性患者血清和胸水中TGF-β1和VEGF的含量分别为:(30.5±11.8)ng/ml、(41.8±7.5)ng/ml,(580±143.8)pg/ml、(640±158.4)pg/ml;46例结核组患者血清和胸水中TGF-β1和VEGF的含量分别为:(11.9±9.9)ng/ml、(17.6±5.8)ng/ml,(121.5±22.3)pg/ml、(135.4±23.5)pg/ml;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GF-β1表达水平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监测胸水中TGF-β1和VEGF的含量对鉴别良恶性胸水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姜明来黄坚灵项涛王雨阳李瑞平
- 关键词:胸腔积液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丙戊酸对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抑制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将0.5~2.0mmol/L丙戊酸钠作用于A549细胞48h,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并用MTT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动力学变化,细胞免疫组化测定Caspase-3。结果:VPA干预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固缩,胞质减少;与对照组比较,VPA可造成A549细胞生长抑制,F=28.312,P<0.05。且随着VPA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加;G1期比例明显升高,S期明显降低,P<0.05。细胞免疫组化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细胞在胞质中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并且Caspase-3表达与VPA的浓度成正相关。结论:VPA可明显抑制A549的生长,诱导凋亡和G1期阻滞作用,在肺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姜明来张开基李辉李青云邹志李万成
- 关键词:丙戊酸细胞系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诊治体会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然史、临床表现和术中所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6例患者的平均病程4.8年,44例无明显诱因。影像学提示全部病例腰椎有退行性变,100%病人都有椎间及椎旁压痛,4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51例有间歇性踱行。结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诱因不明显,间歇性踱行及直腿抬高试验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杜信宁姜明来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