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艳 作品数:8 被引量:5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控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48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1~3个月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BG)情况分为控糖效果良好组和控糖效果不良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控糖效果影响因素。结果出院后1~3个月,248例老年T2DM患者FBG、2 h PBG、HbA1c控制达标率分别为40.73%、37.90%、42.34%,三者同时达标92例(控糖效果良好组)占37.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糖尿病病程≥10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血压控制未达标、有吸烟史、体育锻炼<1/周是老年T2DM患者控糖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血压控制效果、吸烟史、体育锻炼对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有重要影响,临床应对这些因素予以重视,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合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控糖效果。 黄玉玲 吴琳娜 曾忠仪 曹晓涛 伍晓梅 孙小艳 马欢关键词: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对患儿血清IgM、IgG、IgA水平、刺激分子CD80、CD86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研究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d mouth disease,HFMD)对患儿血清血清免疫球蛋白G、A、M(IgG、IgA、IgM)水平、刺激分子CD80、CD86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HFM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IVIG治疗,比较二组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清IgM、IgG、IgA水平、刺激分子CD80、CD86、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热退、疱疹消退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二组IgM、IgG、IgA指标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二组刺激分子CD80、CD86及炎症因子(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IVIG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可有效改善患儿机体免疫,促进症状缓解,且联合用药未增加药物安全风险。 孙小艳 何涛贞 吴琳娜 魏丽娟关键词:丙种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刺激分子 探讨循证护理在体检采血晕针晕血人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体检采血晕针晕血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6月间既往有晕针晕血史的体检人员28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7~12月间既往有晕针晕血史的体检人员256例作为观察组,采... 孙小艳 吴琳娜关键词:体检工作 采血人员 循证护理 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的治疗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采用克氏针固定肱桡关节或联合尺骨反向楔形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岁5个月~9岁5个月,平均5岁11个月。左侧13例,右侧1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周~30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肘前异常包块、前臂旋转受限,腕关节及拇指不能背伸。3例合并桡神经损伤。单纯陈旧性桡骨脱位23例,采用桡骨小头复位后克氏针固定肱桡关节;2例陈旧性孟氏骨折采用尺骨反向楔形截骨联合克氏针固定肱桡关节。 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关节僵硬、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例患儿于术后2.5个月再脱位失访,余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58个月,平均44.3个月。3例合并桡神经损伤患儿,2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无明显改善。除1例桡神经损伤患儿功能无明显改善者外,余23例患儿术后均无关节疼痛、畸形及活动受限;肘关节屈曲125~140°,平均134°;伸直— 8~0°,平均— 4°;前臂旋前65~80°,平均74°,旋后均达90°。术后2年,按照Mackay等功能评价标准,获优22例,良1例,差1例。 结论克氏针固定肱桡关节或联合尺骨反向楔形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确切。 何涛贞 孙小艳 江君 彭明惺 马会旭 杨立勋 肖斌 刘敏关键词:孟氏骨折 内固定 儿童 血浆NT-proBNP水平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血浆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持续性房颤(简称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房颤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同时纳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根据患者房颤类型将其分为持续性房颤组(n=77)与阵发性房颤组(n=53),比较3组血浆NT-proBNP水平;所有持续性房颤患者(n=77)行射频消融治疗,根据其术后是否转复窦性心律将其分为转复窦律组(n=27)与未转复窦律组(n=50),随访1年,根据患者手术效果将其分为手术成功组(n=30)与手术失败组(n=47),分析术后转复窦律与手术效果的相关性;比较术后转复窦律组与未转复窦律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手术失败组与成功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健康对照组、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呈依次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是否转复窦律与手术效果存在相关性(r=0.716,P<0.05);术后转复窦律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未转复窦律组(P<0.05);手术成功组术前及术后24 h血浆NT-proBNP浓度均显著低于失败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呈正相关(r=0.367,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在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患者预后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孙小艳 徐立彦 李晨 吴琳娜 魏丽娟关键词:血浆NT-PROBNP 持续性房颤 射频消融 预后价值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LPA)、胱抑素-C(Csy-C)水平与其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我院收治的97例ACI患者,根据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分为无斑块组(n=17)、稳定性斑块组(n=33)与非稳定性斑块组(n=47),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血清LPA及Cys-C水平,分析影响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因素。结果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患者年龄呈依次上升趋势(P<0.05),三组性别、BMI、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及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间LPA、Cys-C、CRP及Hcy水平均呈依次上升趋势(P<0.05),三组LDL、HDL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血清LPA、Cys-C水平及LDL、CRP水平均是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P<0.05);随颈动脉IMT增加,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A及Cys-C水平均呈依次上升趋势(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LPA及Cys-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稳定性间具有紧密关联,可通过血清LPA、Cys-C水平预测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预后。 孙小艳 何涛贞 杨丽超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胱抑素-C 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患者血清相关纤维化指标水平与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血清相关纤维化指标水平、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以及心脏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d,LGE)评分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8年5月期间行心脏评估的122例LV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进行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LGE定性定量分析、血清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含量检测.根据LGE定性分析,将患者分为LGE阳性组和LGE阴性组,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纤维化指标以及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等的差异,并分析纤维化指标、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以及LGE之间的关系.结果:LGE阳性组和阴性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GE阳性组PCⅢ、LN和HA等心肌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高于LGE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GE阳性组Selvester QRS评分阳性率和Selvester QRS评分均高于LGE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Ⅲ、LN和HA等指标以及Selvester QRS评分均与LGE积分呈正相关;PCⅢ、LN和HA等指标与Selvester QRS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LVH患者血清相关纤维化指标水平与Selvester QRS评分呈正相关,且两者又均与LGE呈正相关,所以两者可反应心肌纤维化水平,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孙小艳 童伟关键词:左室心肌肥厚 纤维化指标 LGE 膝关节镜对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诊疗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对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诊断治疗价值;资料和方法2007年3月~2013年2月,收治58例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排除股骨外髁发育低下及Q角〉20°的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41例,年龄16~34岁(平均23.7岁),34例行外侧松解+内侧紧缩,15例行外侧松解+MPFL重建,9例行外侧松解+内侧紧缩+MPFL修复;术后经正规康复治疗。随访24~36个月(平均27.8个月)。根据术后影像学评估, 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结果58例全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无髌骨再脱位,髌股关节关系改善。末次随访时髌股适合角(5.25±2.03)°、外侧髌股角(3.32±2.43)°、髌骨外移率(0.24±0.4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91.38±4.22)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2.46±5.98)分及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6.43±0.5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行软组织平衡术治疗髌骨脱位能直观、动态的观察髌股关节匹配情况和有效评估监测调整内外侧静力稳定因素的张力平衡,保证手术效果,明确及处理其它膝关节内紊乱病变,微创,恢复快,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 马力 郭良泽 毛华晋 孙小艳关键词:关节镜 髌骨脱位 复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