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1例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和预后分析被引量:3
- 1992年
- 我院自1972年1月至1988年12月间收治的51例皮肤及粘膜原发性黑色素瘤(后称恶黑),全部经病理确诊,根据随访资料(其中含失访5例,作死亡论者),对其治疗情况和预后关系加以分析。临床资料1.性别,年龄:男性27例,女性24例,
- 杨锡贵宋恕平孙敏吴思恩
- 关键词:皮肤肿瘤黑色素瘤恶性预后
- 乳腺癌ABO血型分析被引量:1
- 1989年
- 自1971年~1986年间,将住院乳腺癌患者800例进行ABO血型分析,对照组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病研究所“中国各省区及民族ABO血型分布”中的北方女性部份分析比较,先算出全组X^2,以测定显性意义,再计算各型X^2,比较各型间有无显著性差别。结果与Buckwalter等报告相类似,即乳腺癌患者血型与对照组未见差别。
- 孙敏魏守杰石学涛衣龙海顾禾王义惠
- 关键词:ABO血型分布献血员乳腺痛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
- 2000年
- [例1]女,41岁,因左腰背痛6年,左上腹包块2个月入院。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肿块,表面光滑,质韧,上界未触及。B超提示腹膜后肿瘤。腹部X线平片:左肾轮廓消失。
- 刘岩松孙敏王秀荣
-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外科手术
- 浆细胞性乳腺炎27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1996年
- 浆细胞性乳腺炎273例临床分析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250117)宋希林,左文述,孙敏,李廉,于志勇,郭洪亮,徐怀安本文分析了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自1971年至1994年5月入院诊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对其诊断与治疗等有关问题进...
- 宋希林左文述孙敏李廉于志勇郭洪亮徐怀安
- 关键词:乳腺炎浆细胞性
- 提高甲状腺癌首次手术诊断率的探讨
- 1995年
- 提高甲状腺癌首次手术诊断率的探讨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济南市250117)孙敏,石学涛,王永胜,宋希林,梁恩虎,衣龙海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3.2%,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临床上,较早期的甲状腺癌极易误诊为甲状腺的...
- 孙敏石学涛王永胜宋希林梁恩虎衣龙海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诊断率
-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进展被引量:15
- 1989年
- 本文复习近年来国外有关保留乳房手术加放射治疗临床Ⅰ、Ⅱ期女性乳癌的有关资料。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新进展,放疗设备与技术的改进与提高,保留乳房对患者心理学影响及该疗法的远期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其可行性。介绍了该疗法的适应症、手术与放疗的技术要点及尚需造一步探讨的有关问题。
- 左文述孙敏
-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房
- 肛管、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研究现状被引量:1
- 1989年
- 肛管、直肠壁内淋巴管连成淋巴网通过上、中、下三条途径进入壁外淋巴系统。肛管直肠癌可通过上方、侧方、下方三条途径进行淋巴扩散。上方转移为主要流向,发生率为28.8~55%,欧美学者认为侧方转移不足2%,而且本学者报告高达20%左右,下方转移主要发生于下段直肠癌及肛管癌。跳跃性转移和逆向转移多见于晚期病例。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是影响淋巴转移的重要因素。
- 徐忠法孙敏
- 关键词:肛管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
-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探索(30例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 1994年
- 自1985年以来,开展了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探索,至1989年底共治疗30例.其中1期10例、Ⅱ期20例.采用乳腺区段切除、全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术区加行放疗.术后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与同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治疗原则相同.经过3、5年观察,其复发者<3年1/7,≥3年2/13,≥5年1/4.3例复发者均为同侧乳腺内复发,经行肿瘤切除或全乳切除补救,2例分别术后3年半、2年未再复发,1例正在治疗中.探索结果,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选择性保留乳房治疗的方案是可行的.
- 孙敏魏守杰衣龙海左文述徐忠法李廉马恒石学涛王永胜张鑫
-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房病例分析
-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临床研讨被引量:25
- 1995年
- 作者自1985年至1994年12月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共53例。随访3年以上的45例中,Ⅰ期22例,Ⅱ期23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95.6%。随访5年者34例,32例无瘤生存(包括1例局部复发又行全乳切除术者),生存率为94.1%。3年局部复发率为6.7%,5年局部复发率为8.8%。作者认为:选择部分Ⅰ、Ⅱ期乳腺癌病例行保留乳房方案的治疗是可行的。
- 孙敏魏守杰衣龙海左文述王永胜李廉徐忠法马恒于志勇郭洪亮宋希林王义会杨秀荣
-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保留淋巴结切除术放射疗法
-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远期疗效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选择性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BCT)的远期生存、同侧乳腺复发(IBR)、美容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985年10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27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BCT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先后采用乳腺象限/区段切除术及肿瘤扩大切除术,联合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射治疗先后采用60Co及加速器全乳放射治疗及瘤床缩野照射。结果在10年的中位随访时间内,270例BCT患者10年总生存率83.7%、IBR8.5%、远处转移率23.7%。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等临床病理因素对BCT后IBR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切缘阳性、术后未行全乳照射的患者IBR显著升高(均P=0.000)。在确保切缘阴性的前提下,不同切除范围的手术方式对IBR无显著性影响(P=0.799),但切除范围较大的区段/象限切除术对BCT后乳房美容效果有显著不良影响(优秀P=0.043,优秀+良好P=0.005)。结论①临床Ⅰ、Ⅱ期乳腺癌选择性行BCT有较高的远期疗效、较好的美容效果和较低的IBR,可以安全地替代乳房切除性手术。②确保切缘阴性及接受术后全乳放射治疗仍是现阶段乳腺癌BCT的金标准。③在确保切缘阴性的前提下,切除范围较小的肿瘤扩大切除术有较好的美容效果和相同的治疗效果。
- 王永胜孙敏刘岩松周正波李永清王磊刘雁冰李济宇赵桐陈鹏
-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美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