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秀梅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隐孢子虫
  • 3篇孢子虫
  • 2篇基因
  • 2篇安氏隐孢子虫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犊牛
  • 1篇血液生化指标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机制
  • 1篇培养法
  • 1篇转运
  • 1篇组织块
  • 1篇细胞
  • 1篇小肠上皮
  • 1篇小肠上皮细胞
  • 1篇小鼠
  • 1篇离子转运

机构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孙秀梅
  • 3篇薛秀恒
  • 3篇王菊花
  • 2篇程帆
  • 2篇李培英
  • 1篇刘维
  • 1篇孙涛
  • 1篇刘力源
  • 1篇周杰
  • 1篇张淑静
  • 1篇解倩倩
  • 1篇王攀

传媒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安氏隐孢子虫ATP结合盒式转运蛋白1基因的克隆与离子转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ATP结合盒式转运(ATP-binding cassette,ABC)蛋白1基因对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K^+、Ca^(2+)、Na^+和Mg^(2+)的转运作用。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从安氏隐孢子虫基因组中PCR扩增CaABC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CaABC1,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中表达,设空白组(未转染质粒组)、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EGFP-C1组)和转染组(转染重组质粒pEGFP-C1-CaABC1组)。用溶液离子浓度检测试剂盒检测IE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K^+、Ca^(2+)、Na^+和Mg^(2+)的浓度。结果扩增出544 bp的CaABC1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EGFP-C1-CaABC1。转染小鼠IEC后,空白组未观察到绿色荧光,对照组和转染组均观察到绿色荧光。在细胞内液中,空白组K^+、Ca^(2+)、Na^+和Mg^(2+)的浓度分别为(5.51±0.51)、(1.98±0.06)、(108.33±1.33)和(0.93±0.03)mmol/L,对照组分别为(6.25±0.70)、(1.90±0.13)、(107.73±1.79)和(0.87±0.05)mmol/L,转染组分别为(14.84±0.90)、(3.40±0.14)、(127.64±1.49)和(1.72±0.20)mmol/L。在细胞外液中,空白组K^+、Ca^(2+)、Na^+和Mg^(2+)的浓度分别为(12.72±0.83)、(3.72±0.03)、(116.83±1.04)和(2.02±0.18)mmol/L,对照组分别为(10.11±0.90)、(3.58±0.06)、(115.89±1.86)和(1.71±0.41)mmol/L,转染组分别为(5.77±0.21)、(1.29±0.18)、(96.21±1.19)和(0.64±0.02)mmol/L。转染组K^+、Ca^(2+)和Mg^(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ABC1蛋白具有协助转运K^+、Ca^(2+)和Mg^(2+)离子的作用。
王菊花王攀刘传欢孙秀梅解倩倩薛秀恒
关键词:安氏隐孢子虫克隆离子转运
安氏隐孢子虫ABC1和ABC2基因的表达与转运作用研究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畜共患病。在免疫正常的人群中,隐孢子虫只会引起自限性腹泻,而对于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者则会引起致死性腹泻。隐孢...
孙秀梅
关键词:安氏隐孢子虫真核表达致病机制
文献传递
4种小鼠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比较4种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建立小鼠IECs的有效分离培养方法,获得小鼠IECs原代细胞,为后续研究做准备。【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胶原酶Ⅺ和中性蛋白酶Ⅰ联合消化法以及胶原酶Ⅰ和中性蛋白酶Ⅵ联合消化法共4种方法分离小鼠IECs并培养,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分离的IECs进行细胞特异性鉴定,比较4种方法的分离效果。【结果】组织块培养法所获IECs活力好,增殖能力强,但成纤维细胞污染较严重,细胞纯度低;胶原酶Ⅰ和中性蛋白酶Ⅵ分离法获得的IECs数量少且细胞增殖能力弱;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及胶原酶Ⅺ与中性蛋白酶Ⅰ联合消化法所获得的小鼠IECs纯度较高,原代培养时增殖能力稍弱于组织块培养法,但传代后增殖能力趋于稳定。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细胞多数为小鼠IECs。【结论】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及胶原酶Ⅺ与中性蛋白酶Ⅰ联合消化法均适合肠道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孙秀梅程帆刘维孙涛薛秀恒李培英王菊花
关键词:小鼠小肠上皮细胞
鼠隐孢子虫感染犊牛模型的建立及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2014年
【目的】研究犊牛感染鼠隐孢子虫后血液生化指标、营养物质代谢相关酶及激素的变化,初步探讨隐孢子虫病的致病机理。【方法】给犊牛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致其免疫力低下,然后通过经口感染鼠隐孢子虫卵囊构建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采集模型组和对照组犊牛隐孢子虫感染前和感染后第14、28天的血液,测定血液中K+、Na+、Cl-、Ca2+、Mg2+、血糖的浓度,以及总蛋白、白蛋白、5-羟色胺、白介素-2的质量浓度和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结果】经口感染鼠隐孢子虫卵囊犊牛粪便中检出了大小、形态与感染卵囊基本相同的隐孢子虫卵囊,表明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构建成功。隐孢子虫感染前,2组犊牛所有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在犊牛感染隐孢子虫后14d,血糖浓度、5-羟色胺质量浓度及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差异显著(P<0.05);感染隐孢子虫后28d,血糖浓度,白介素-2、5-羟色胺质量浓度及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鼠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隐孢子虫感染对犊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有一定影响;与营养物质代谢相关的酶与激素对犊牛感染隐孢子虫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程帆孙秀梅薛秀恒王菊花李培英周杰刘力源张淑静
关键词:隐孢子虫犊牛动物模型血液生化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