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对虾
  • 9篇中国对虾
  • 9篇疾病
  • 4篇病原
  • 3篇单胞菌
  • 3篇气单胞菌
  • 3篇镰刀
  • 3篇镰刀菌
  • 3篇弧菌
  • 3篇寄生
  • 3篇败血病
  • 2篇养成期
  • 2篇幼体
  • 2篇越冬
  • 2篇体内寄生
  • 2篇人工越冬
  • 2篇纤毛虫
  • 2篇内寄生
  • 2篇孔雀绿
  • 2篇病理

机构

  • 14篇青岛海洋大学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山东海洋学院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潍坊市水产研...

作者

  • 25篇孟庆显
  • 15篇俞开康
  • 6篇战文斌
  • 4篇周丽
  • 4篇樊海平
  • 1篇赵玉国
  • 1篇罗琳
  • 1篇牟绍敦
  • 1篇蔡雪峰

传媒

  • 5篇海洋湖沼通报
  • 4篇山东海洋学院...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海洋渔业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现代渔业信息
  • 1篇齐鲁渔业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饲料工业
  • 1篇鱼类病害研究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6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6
  • 2篇1983
  • 2篇1982
  • 1篇196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虾养成期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1990年
我国对虾养殖至今已发现的疾病有许多种,病原隶属于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寄生甲壳类和藻类等,另外还有不良的饲料、操作和环境条件引起的疾病。现将其中危害较大的几种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一、病毒病病毒性疾病在我国已发现3种。其中台湾省的斑节对虾有2种,即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和传染性皮下组织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在大陆沿海的中国对虾有1种,即肝胰脏小球病毒状病毒。据报告。
孟庆显
关键词:对虾疾病
副溶血弧菌引起中国对虾红腿病的组织病理及防治被引量:12
1998年
用52种药物对中国对虾红腿病致病菌──副溶血弧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痢特灵等抑菌能力最强。选择氯霉素、复方新诺明作为预防和治疗的首选药物,结果,用二者制作药饵,预防效果好,但治疗效果较差,用二者药浴效果也差。池塘生产试验证明,二者可有效控制病情。组织病理显示:病虾心脏、鳃。
宋春华孟庆显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中国对虾红腿病组织病理
一种新的中国对虾弧菌病原菌──产气弧菌被引量:24
1997年
于1993年8月,从山东省昌邑县下营镇患败血病的中国对虾血淋巴内分离到多株细菌,其中2株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经50多项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为产气弧菌门Vibriogazogenes,其主要特性为:革兰氏阴性,弧状,极生单鞭毛,产生红色素,氧化酶呈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均为阴性,淀粉酶、明胶酶为阳性,硝酸盐还原阴性,利用木糖、水杨苷、山梨醇发酵葡萄糖产气,利用柠檬酸盐为阳性。生长最适温度在25-30℃,最适NaCl在1.0%-2.0%(W/V),最适pH在7.5-8.5。对柱晶白霉素、先锋霉素5号、新生霉素、四环素、活霉素、羧苄青霉素、麦迪霉素等极为敏感。产气弧菌引起中国对虾败血病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
战文斌周丽俞开康陈章群孟庆显
关键词:中国对虾败血病
中国对虾镰刀菌病的症状和病理组织学研究被引量:6
1993年
提出1、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镰刀菌病在鳃、甲壳和附肢上的症状;2、在肌肉、中肠腺等组织器官形成的病灶;3、切片的染色观察。指出镰刀菌寄生在鳃组织破坏虾的呼吸功能,是镰刀菌病引起中国对虾死亡的主要原因。
战文斌孟庆显俞开康
关键词:中国对虾镰刀菌症状病理组织学
我国对虾疾病的发生概况及其防治技术被引量:3
1992年
孟庆显
关键词:对虾疾病种类流行病学
尼罗罗非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被引量:6
1998年
将嗜水气单胞菌用福尔马林灭活后,接种尼罗罗非鱼,测定其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及攻毒后的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灭活菌苗对尼罗罗非鱼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免疫鱼具有很强的免疫保护力。小个体鱼的浸浴接种效果强于大个体。
罗琳俞开康孟庆显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免疫技术
人工越冬对虾体内寄生纤毛虫病的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本文报道了中国对虾越冬亲虾体内寄生纤毛虫(旋毛蟹栖拟阿脑虫)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组织及防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虾体表损伤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纤毛虫通过伤口进入虾体内,寄生于心脏血淋巴,吞噬血细胞,破坏组织尤其是鳃组织。致使组织机械损伤,缺血、变性,对虾呼吸困难,贫血、窒息而死。防止对虾体表受伤是预防该病的唯一途径。一些外用消毒剂如福尔马林、孔雀绿等对该病也有预防作用。
周丽孟庆显俞开康王健傅德忠
关键词:中国对虾虾体人工越冬
我国对虾疾病的发生概况和展望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作者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对于我国对虾疾病的发生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做了些防治方法的研究,并已实用于生产。
孟庆显
关键词:对虾疾病
孔雀绿在防治鱼虾类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83年
孔雀绿自从Foster和Woodbury(1936)第一次用于治疗鱼体和鱼卵的真菌性疾病以来,逐步扩大应用范围,目前在防治海、淡水鱼虾类的体表寄生真菌病和某些原虫病中,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有效药物。
孟庆显
关键词:孔雀绿化学成分分子式
中国对虾镰刀菌病病原体的研究被引量:8
1993年
首次报道从越冬期中国对虾病虾上分离鉴定出4种镰刀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测定了其生长速度,并对孢子萌发进行了观察。通过注射、创伤、菌浴三种方法进行人工感染,得到与自然病虾相同的症状,又能重新分离出同样的镰刀菌。其中尖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禾谷镰刀菌首次从患病的对虾上分离到:
战文斌俞开康孟庆显
关键词:中国对虾疾病镰刀菌分生孢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