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外源激素对葡萄果穗及果粒致畸原因的解剖学探讨
- 全球红葡萄(V.viniferaL.cv.RedGlobe)是当今市场上重要的鲜食葡萄品种之一,市场对其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际上广泛利用植物激素处理提高果实商品化品质,但对于由此产生的畸形现象的相关研究较少。...
- 宋晓燕
- 关键词:葡萄果穗葡萄果粒解剖学
- SA与高温交叉处理对葡萄叶片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 2009年
- 以葡萄品种克瑞森无核(Vitis vinifera L.cv.Crimson Seedless)二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喷施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浓度为150μmol/L后,在45℃高温下处理30 min后取样,并以喷施蒸馏水后45℃处理为对照(CK),采用体外底物磷酸化方法对叶片中蛋白激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交叉处理和对照的叶片中蛋白激酶在底物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浓度为0.5 mg/mL时,其活性分别达到最大值10028.19和7 843.26 cpm,但是交叉处理比对照高2 184.94cpm。而后随底物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其活性下降。Mg^2+浓度为5 mmol/L时,交叉处理和对照的叶片中蛋白激酶活性也分别达到最大值10 285.15和7425.22 cpm,但交叉处理明显高于对照,然后,随着Mg^2+浓度的升高两者的激酶活性而明显地降低。Ca^2+对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很弱,Mn^2+对蛋白激酶活性的激活没有影响。ATP浓度为50μmol/L时,交叉处理和对照的叶片中蛋白激酶的活性分别达到了最大值10 108.43和7 921.48 cpm,然后随着ATP浓度的增加蛋白激酶的活性不断下降。当反应时间达到10 min时,交叉处理和对照的叶片中蛋白激酶的活性分别达到了最大值9 979.41和7 248.63cpm,随着时间的增加,蛋白激酶的活性开始迅速下降。
- 张校立郁松林宋晓燕何娟郑强卿
- 关键词:SA高温葡萄叶片蛋白激酶活性
- GA_3与6-BA混合处理对全球红葡萄果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和方法】通过GA3与6-BA混合处理,研究激素处理与对照的果穗生长动态及其之间的差异,【结果】激素处理的果穗生长仍然保持上升趋势,但是与对照相比,日生长量有所降低,且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幅度增大。与对照相比,生长动态没有完全的果穗生长"三阶段"模式,5月28日前生长较快,之后趋于平缓。【结论】激素对穗长的影响高于穗宽。穗宽的增长量较大,且生长趋势与对照较为近似,尤其是低浓度的处理。
- 宋晓燕郁松林
- 关键词:生长发育全球红葡萄果穗生长发育
- GA_3与6-BA混合处理下葡萄果穗柄和轴致畸原因的解剖学研究
- 2009年
- 对激素处理全球红葡萄导致的畸形果穗样本进行解剖学观察,分析差异并探讨致畸的解剖学原因。结果发现,激素处理促使细胞数量、体积和排列方式等的不均匀变化,引起组织形状改变。同时GA3与6-BA混合处理促进了次生生长和机械组织的增加等,导致果穗硬化。另外,在相对较低的浓度下,激素的致畸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作用有所衰减。此外,果穗畸形与果穗上药物喷布均匀性及环境也可能有关系。
- 宋晓燕郁松林何娟郑强卿张校立
- 关键词:全球红葡萄果穗畸形
- GA_3和6-BA混合处理对葡萄果穗致畸的发育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采用不同含量GA3+6-BA激素于葡萄开花前和盛花期喷施‘全球红’葡萄果穗,并对激素处理和对照不同时期果穗的解剖学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外源激素对葡萄果穗的致畸原因。结果表明:(1)不同含量激素均可使葡萄穗轴弯曲、硬化,果粒僵化并出现大小粒现象,果穗着色晚、成熟期推迟,其中30 mg/kg GA3+10 mg/kg 6-BA处理最为严重。(2)解剖学观察发现,处理30 mg/kg GA3+10 mg/kg 6-BA较对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果穗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致皮层、髓腔以及果粒果皮等不同组织细胞变形,促使皮层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的不均匀变化以及髓腔变形。(3)GA3+6-BA处理促进了其维管柱组织的次生生长和木栓化细胞的增加。(4)葡萄果穗畸变主要集中发生于果穗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即花后20 d至花后40 d。
- 宋晓燕郁松林何娟郑强卿张校立李中华
- 关键词:果穗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