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朝佑

作品数:105 被引量:346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主题

  • 41篇电针
  • 36篇催产
  • 36篇催产素
  • 32篇电针镇痛
  • 20篇痛阈
  • 19篇镇痛
  • 17篇免疫
  • 16篇神经降压素
  • 15篇针刺
  • 15篇视上核
  • 14篇针刺镇痛
  • 13篇注射
  • 13篇脑室
  • 13篇加压素
  • 12篇镇痛作用
  • 12篇脑导水管
  • 11篇导水管
  • 11篇导水管周围灰...
  • 11篇中脑
  • 11篇中脑导水管

机构

  • 100篇第二军医大学
  • 39篇济宁医学院
  • 6篇宜昌市第一人...
  • 4篇北京医学高等...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3篇泰山医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北医学院
  • 1篇上海教育学院
  • 1篇嘉祥县妇幼保...

作者

  • 105篇宋朝佑
  • 42篇刘文彦
  • 39篇林葆城
  • 38篇王成海
  • 33篇白波
  • 22篇由振东
  • 13篇杨俊
  • 12篇路长林
  • 10篇王宏
  • 10篇刘玉红
  • 8篇葛凤
  • 7篇刘渊
  • 7篇姜晓钟
  • 7篇蒋春雷
  • 7篇胡世辉
  • 7篇周世臣
  • 7篇赵云富
  • 6篇朱鹤年
  • 6篇张忠义
  • 5篇刘新垣

传媒

  • 20篇针刺研究
  • 16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济宁医学院学...
  • 6篇中国应用生理...
  • 5篇中国行为医学...
  • 5篇生理学报
  • 4篇放射免疫学杂...
  • 4篇神经科学
  • 3篇中国疼痛医学...
  • 3篇中国神经科学...
  • 3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第三次全国放...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Curren...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6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9篇1997
  • 7篇1996
  • 10篇1995
  • 17篇1994
  • 4篇1993
  • 7篇1992
  • 5篇1991
  • 6篇1990
  • 5篇1989
  • 2篇1986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氨基辛二酸-8-精-催产素对电针镇痛的影响
1992年
8-精-催产素(8-arginine-vasotocin,AVT)又名管催产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九肽激素,其环状结构部分与催产素(oxytocin,OT)相同,直链部分与精氨酸加压素(Argi-
宋朝佑刘文彦王成海林葆城
关键词:电针止痛催产素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液P物质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6
2000年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是否有P物质参与,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6 例,正常自愿者10 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的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患者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结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确有P物质参与。
赵云富姜晓钟胡世辉刘渊宋朝佑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P物质发病机制
蓝斑内注射催产素对痛阈和吗啡镇痛的影响被引量:2
1993年
作者用核团内微最注射和行为测痛法,研究了大鼠监斑(LC)内注射催产素(OT)或催产素抗血清(AOTS)对痛阈和吗啡镇痛的影响。结果表明蓝斑内注射OT可使大鼠痛阈(PT)明显提高,且镇痛作用随OT的剂量增加而增强;而注射AOTS则使痛阈降低。蓝斑内注射催产素可加强皮下注射吗啡的镇痛作用,而注射AOTS则对吗啡镇痛作用有拮抗作用。提示OT的镇痛和对吗啡镇痛的协同作用可能与蓝斑有密切关系。
胡明由振东吕永峰宋朝佑
关键词:催产素蓝斑吗啡
刺激视上核对大鼠痛阈及电针镇痛的影响被引量:7
1993年
以钾离子透入引起的大鼠甩尾反应为痛指标,观察了电和化学刺激视上核(SON)对大鼠痛(?)(PT)和电针(EA)镇痛的影响。电刺激SON后,PT明显高于假刺激组(P<0.05~0.001),电刺激SON后电针足三里,镇痛效应明显提高,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电刺激SON的近旁部位(0.5~1 mm)对PT及电针镇痛无明显影响。SON内注射L-谷氨酸(L-Glu)后痛(?)和电针镇痛效应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也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侧脑室注射纳络酮(Naloxone,NX)对SON内注射L-Glu的镇痛效应无明显影响,但可部分减弱电针镇痛效应。上述结果提示,下丘脑视上核在痛觉调制和电针镇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主要是由非阿片肽类物质介导的。
由振东宋朝佑林葆城
关键词:视上核L-谷氨酸电针止痛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路长林何成何晓龙黄爱军王成海张伟京杜心江由振东赵小林陈非侍坚蒋春雷倪鑫娄淑杰宋朝佑林葆城
原型肿瘤坏死因子(TNF),虽然具有很强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但因毒副反应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该研究通过TNF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发现:  (1)TNF N端结构与TNF抗肿瘤活性关系密切,改变N端结构可增强其抗肿瘤活...
关键词:
关键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多肽的观察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是否有血管活性肠多肽 (VIP)的参与 ,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 三叉神经痛患者 16例 ,正常自愿者 10名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VIP含量 ,以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VIP的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的VIP含量明显高于患者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的VIP含量。结论 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确有VIP参与 。
赵云富姜晓钟刘渊胡世辉宋朝佑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血管活性肠多肽放射免疫测定
中枢一氧化氮对大鼠电针镇痛作用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本研究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氧化氮 (NO)在大鼠电针镇痛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理。方法 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 (mA)作为痛反应的指标。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穴 ,观察向大鼠侧脑室内微量注射L -精氨酸 (L Arg)、硝普钠 (SNP)、L NAME、亚甲基蓝 (MB)以及血红蛋白 (Hb)等物质 ,对大鼠痛和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  ( 1)侧脑室内微量注射L Arg ,非常显著地降低大鼠电针镇痛的效应 (P <0 0 5~0 0 1)。 ( 2 )大鼠侧脑室内微量注射SNP ,在 15min电针期间和停电针 15min内 ,大鼠痛阈降低非常显著 (P <0 0 1)。而在微量注射SNP时 ,同时注射Hb(注射SNP和Hb混合液 ) ,大鼠的电针镇痛效应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 3 )大鼠侧脑室内微量注射NOS抑制剂L -NAME ,在注药后 15min电针期间和停电针 15min内 ,大鼠痛阈表现非常明显的升高 (P <0 0 1)。 ( 4)侧脑室内微量注射MB ,大鼠电针镇痛效应明显加强。而侧脑室内微量注射MB和L Arg混合液后 ,大鼠痛阈和单纯注射MB组相比 ,在注药后 15min电针期间和停电针 15min内明显降低 (P <0 0 1) ,但是和单纯注射L Arg组相比大鼠痛阈仍然表现非常显著的升高 (P <0 0 1)。结论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NO参与镇痛和电针镇痛的调制过程。
白波刘文彦王宏魏然刘玉红宋朝佑
关键词:一氧化氮电针镇痛痛觉调制L-精氨酸硝普钠亚甲基蓝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一氧化氮对电针镇痛作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白波刘文彦王宏刘玉红宋朝佑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一氧化氮电针镇痛作用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阿片肽对神经降压素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讨论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内源性阿片肽和神经降压素 (NT)在痛觉调制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 (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 ,观察向PAG内注入NT、钠洛酮、抗甲 -脑啡肽血清、抗 β-内啡肽血清和抗强啡肽A1~ 13 血清 ,对动物痛阈的影响。结果 :PAG内注入纳洛酮、抗甲 -脑啡肽血清和抗 β -内啡肽血清后 ,可明显减弱NT的镇痛效应 ,注入抗强啡肽血清后 ,对NT的镇痛效应无显著影响。结论 :PAG内NT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至少部分与PAG内的内源性甲 -脑啡肽和
刘文彦白波张艳霞刘玉红宋朝佑
关键词: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阿片肽神经降压素
催产素与加压素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之一)——催产素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1989年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观察了侧脑室注射催产素(OT)及抗催产素血清(AOTS)对大鼠基础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侧脑室注射50ngOT后60min内,大鼠基础痛阈比注药前增加20.0±3.7~37.6±5.9%(M±SE),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的基础痛阈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增高(P<0.01~0.001)。侧脑室注射OT后60min电针期内,痛阈增加138.7±14.8~233.7±9.7%,注射生理盐水电针组痛阈值增加80.5±21.8~91.2±19.6%,这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1)。
宋朝佑刘文彦杨俊林葆诚朱鹤年
关键词:针刺镇痛加压素电针镇痛效应基础痛阈生理盐水组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