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欣

作品数:156 被引量:57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1篇病理
  • 48篇细胞
  • 48篇临床病理
  • 36篇免疫
  • 35篇肿瘤
  • 25篇病理学
  • 23篇血管
  • 22篇免疫组化
  • 21篇临床病理分析
  • 21篇病理分析
  • 17篇微血管
  • 16篇腺癌
  • 15篇内皮
  • 13篇预后
  • 13篇组织化学
  • 13篇免疫组织
  • 13篇免疫组织化学
  • 13篇基因
  • 11篇临床病理学
  • 10篇血管内皮

机构

  • 155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肿瘤...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作者

  • 156篇宋欣
  • 34篇李向红
  • 25篇石怀银
  • 20篇吕亚莉
  • 18篇刘爱军
  • 18篇胡金麟
  • 15篇桂秋萍
  • 14篇陈薇
  • 14篇马亚琪
  • 14篇钟梅
  • 12篇李金龙
  • 10篇田牛
  • 10篇高杰
  • 10篇袁静
  • 9篇韦立新
  • 9篇朱凤伟
  • 9篇王琼
  • 8篇刘梅
  • 8篇宋志刚
  • 8篇王昀

传媒

  • 45篇诊断病理学杂...
  • 1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0篇军医进修学院...
  • 9篇微循环学杂志
  • 8篇临床与实验病...
  • 5篇中国应用生理...
  • 5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生物物理学报
  • 3篇2007亚太...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11篇2018
  • 26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扁桃体原发性脑膜瘤1例报道被引量:2
2015年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仅次于胶质瘤。大部分脑膜瘤发生于颅内,颅外脑膜瘤极其少见。国内文献报道均为个案,多数在鼻腔、副鼻窦及口咽等头颈部[1]。而发生在扁桃体脑膜瘤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扁桃体原发性脑膜瘤,现将其临床、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
李伟宋欣于国高杰
关键词:扁桃体脑膜瘤病理学免疫组化
骶尾部卵黄囊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骶尾部卵黄囊瘤(Y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骶尾部卵黄囊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为女童,1例为男童,发病年龄16个月~44个月。以臀部或骶尾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可见到典型的内胚窦结构以及腺样、乳头状和疏松网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9例AFP(+),其中5例呈灶状(+),4例胞质呈弥漫性强(+);2例PLAP灶状(+);8例CK呈强(+),1例(-);9例CD30、HCG、EMA、CD15和CD117均(-)。5例确诊后及时进行化疗,3例未化疗者短期内复发死亡,1例失访。结论骶尾部卵黄囊瘤多见于女婴,恶性度高,化疗敏感,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与免疫组化染色。
王立波邵汇琳宋欣陈薇马亚琪林海丽刘爱军
关键词:骶尾部卵黄囊瘤生殖细胞肿瘤发病机制
微囊性附属器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囊性附属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确诊的2例微囊性附属器癌,收集患者临床信息、病理检查及随访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病变均位于额部,组织学检查见肿瘤位于真皮层,向深部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由基底样细胞及鳞状细胞组成,形态温和,呈岛状、条索状或腺管样结构,真皮浅层见大量小的角质囊肿,深部见导管分化结构,局部见神经侵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K、CK7、CK5、EMA,肿瘤细胞巢周围细胞p63阳性,而中央的细胞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结论微囊性附属器癌是一种独特的肿瘤实体,具有毛囊和汗腺双向分化,以局部浸润为主,需与圆柱状毛母细胞瘤、汗管瘤、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等鉴别,治疗常为Mohs显微外科手术。
王林茹袁静李淑英宋欣曹晨
关键词:P63
宫颈小细胞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特点。方法收集20例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Cg A、Syn、CD56、ER、PR、p16、CK、p63、CK5、TTF-1和Ki-67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20例患者发病时平均年龄48岁(24~63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组织学上,肿瘤细胞为圆形或短梭形,细胞体积较小,胞质少而不明显,核染色深,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其中3例合并鳞状细胞癌成分,2例合并腺癌成分。免疫组化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yn(90%,18/20)、CD56(84.2%,16/19)、Cg A(52.9%,9/17);三者全部阳性者35.3%(6/17),至少2项阳性者41.2%(7/17),至少1项阳性者100%;另外,广谱CK、TTF-1和p16的阳性率分别为76.9%(10/13)、35.3%(6/17)和44.4%(4/9);ER和PR阳性率分别22.2%(2/9)和33.3%(3/9);p63、CK5在小细胞癌中均为(-);Ki-67阳性指数2例为25%~50%,18例〉50%。结论宫颈小细胞癌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TTF-1在宫颈小细胞癌中弥漫(+)较常见,不能作为特异性标记物。
梁国栋马亚琪宋欣陈薇王昀刘爱军
关键词: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免疫组化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组织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规律 ,为进一步探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机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应用荧光素钠 (分子量 3 86 ,Fl Na)和 FITC标记的右旋糖苷( FD4,分子量 40 0 0 )为荧光示踪剂 ,以单侧颈总动脉远心端及同侧颈静脉插管并连接二管造成颈总动脉向颈静脉的引流 ,同时用动脉夹夹闭对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模型。缺血 1h后松开动脉夹并中断引流造成再灌注模型。测量脑组织荧光强度反映脑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单纯的脑缺血即可引起脑组织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强 ,再灌注后对小分子量物质的通透性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 ,而对较大分子量物质的通透性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结论 :即使是在再灌注损伤最严重时 ,脑微血管对较大分子量的物质通透仍不明显 ,说明血 -脑屏障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防止有害物质通过微血管壁侵入脑组织 ,但一旦进入脑组织 ,将滞留于脑组织中不易清除。
胡金麟丁库克宋欣刘凤英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
心脏淋巴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心脏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心脏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对4例心脏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复习临床资料,复阅全部病理切片,统计相关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随诊其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在4例心脏淋巴瘤中,1例为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为继发性,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例。患者发病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1岁,临床多表现为胸闷、气短。组织学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中等-大淋巴细胞弥漫浸润,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主要表达B细胞淋巴瘤的标记,如CD20、CD79a(+)。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以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为特点,背景中见散在组织细胞及纤维素性渗出;免疫组化主要表达T细胞标记如CD3、CD5、CD45RO(+)。电话随访截止2018年8月,随诊时间2个月~6年,1例原发性和2例继发性心脏淋巴瘤患者均已死亡,1例继发性患者现情况良好、无复发。结论心脏的原发性淋巴瘤诊断时必须与继发性淋巴瘤相鉴别,心脏淋巴瘤不管是原发还是继发,均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较多见。临床确诊晚,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自体干细胞移植与肿块切除,预后均较差。
王利群马亚琪李杰孙璐宋欣郭爱桃
关键词:原发性继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肺癌中EGFR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对肺癌EGFR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2004年至2006年期间本院病理科常规病理诊断中确诊为肺腺癌和BAC的病例按照2004年WHO最新肺肿瘤分类标准重新分类,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和FISH技术对总计89例肺癌进行EGFR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的检测。结果经典型肺腺癌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52%,基因扩增率为45.45%;混合亚型肺腺癌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0.51%,基因扩增率为22.58%;BAC病例中的EGFR蛋白的表达率为3.85%,扩增率为14.81%。经典型肺腺癌EGFR的蛋白表达阳性病例和基因扩增病例均明显多于BAC和混合亚型肺腺癌,(P<0.05)。EGFR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5)。结论EGFR基因的扩增及蛋白的表达在肺腺癌病例中均高于BAC,EGFR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宋欣陈薇宋志刚吕亚莉钟梅李向红
关键词: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组织芯片
肝血管肉瘤中ERG蛋白的表达及诊断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ERG蛋白在肝血管肉瘤(HA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986—2012年间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4例HAS,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RG蛋白及常见血管内皮标记物CD34、CD31和FⅧRAg的表达,选取3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1例平滑肌肉瘤、3例未分化肉瘤、3例肉瘤样癌及2例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作为对照。结果 24例HAS ERG均(+)(100%),21例CD34(+)(87.5%),19例CD31(+)(79.2%),10例FⅧRAg(+)(41.7%)。ERG蛋白在非血管来源的肿瘤中为(-)。结论 ERG蛋白阳性支持血管来源,且该蛋白在HAS中的表达比CD34、CD31和FVIIIRAg更敏感;以HAS病理形态学特点为基础同时结合免疫组化结果,有助于HA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袁静宋欣宋涵姝陈薇王湛博石怀银
关键词:血管肉瘤ERG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外周血体外扩增内皮祖细胞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从正常人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的外周血中分离扩增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方法经G-CSF动员后,富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贴壁培养法定向扩增EPC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标记鉴定其内皮细胞特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变化。结果获得的贴壁细胞数为(8.825±2.958)个/100个PBMNC,具有多种内皮细胞特征,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阳性,同时结合荆豆凝集素I并内吞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呈红绿荧光双染色。培养后血细胞标记物减少,内皮细胞标记物增加(P<0.01)。结论从G-CSF动员的外周血中可获得较多数量EPCs,并具有多种内皮细胞特征。
董蔚盖鲁粤靳海杰顾峥宋欣张苗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内皮祖细胞流式细胞术
剪切力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被引量:6
1998年
利用自行研制的细胞流动小室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剪切力作用下细胞骨架蛋白的结构改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剪切力作用下,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细胞间隙增大、皱缩、脱落,细胞骨架蛋白的结构也有类似的变化,骨架蛋白沿流动方向重新排列,微丝中F-Actin的数量增加、变粗。这些改变的直接后果是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增加。该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剪切力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胡金麟李玉珍宋欣
关键词:剪切力细胞骨架内皮细胞微血管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