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云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抑郁
  • 6篇抑郁症
  • 6篇少年
  • 6篇青少年
  • 4篇依恋模式
  • 4篇抑郁症患者
  • 3篇教养
  • 3篇教养方式
  • 2篇依恋
  • 2篇少年犯
  • 2篇少年犯罪
  • 2篇青少年犯罪
  • 2篇青少年抑郁
  • 2篇青少年抑郁症
  • 1篇多维度
  • 1篇心理社会
  • 1篇心理社会因素
  • 1篇心理社会因素...
  • 1篇心理治疗
  • 1篇少年罪犯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省精神卫...
  • 3篇合肥市第四人...
  • 2篇皖西学院
  • 1篇安徽医学高等...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10篇岳云玲
  • 9篇周晓琴
  • 3篇杜晓玮
  • 2篇胡艳琼
  • 2篇刘寰忠
  • 2篇史丹
  • 2篇李晓驷
  • 2篇钟慧
  • 1篇蔡春岚
  • 1篇关建军
  • 1篇刘勇
  • 1篇叶星
  • 1篇江琳琳
  • 1篇洪虹
  • 1篇朱若霖
  • 1篇朱丽
  • 1篇李泽爱
  • 1篇汪凯
  • 1篇杨琪
  • 1篇郑东旭

传媒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模式与父母依恋模式、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依恋状况与父母依恋模式、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n=35)和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31)进行施测。
岳云玲周晓琴
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多维度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周晓琴李晓驷李泽爱刘丽军刘寰忠钟慧蔡春岚胡艳琼杜晓玮江琳琳郑东旭岳云玲
该成果采用标准化的评估量表对犯罪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青少年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家庭环境等),探讨犯罪青少年和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特征;分析其防御机制的特点及差异;探...
关键词: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社会因素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模式及家庭环境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依恋模式以及家庭环境的特点,为防治青少年抑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6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以33名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匹配的青少年作为对照组,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施测。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青少年抑郁症组依恋回避维度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呈负相关,与矛盾性呈正相关。对照组依恋回避维度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和道德宗教观呈负相关,与矛盾性因子呈正相关。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表现出高回避、高焦虑的依恋模式,在家庭环境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低、矛盾性突出。不安全依恋模式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岳云玲周晓琴史丹杜晓玮陈吟菊程莉
关键词:抑郁症家庭青少年
双眼竞争范式在双相障碍患者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采用双眼竞争范式,探讨双相障碍患者的意识交替速率。方法纳入30例未服用精神类相关药物的双相障碍患者与30名正常对照,采用双眼竞争范式进行双眼交替速率的检查。结果患者组比对照组双眼竞争意识交替速率减慢([4.59±1.70)s vs(.2.70±0.8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按情绪状态分为2亚组,躁狂组的交替速率比抑郁组快([3.50±0.99)s vs.(5.55±1.63)s,P<0.05],且2组均比对照组慢(均P<0.05)。结论减慢的双眼竞争交替速率有可能作为双相障碍的特征性标志,从而成为双相障碍患者鉴别诊断的手段之一。不同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竞争的感知交替速率。
朱若霖叶星周晓琴杨静岳云玲汪凯
关键词:双相障碍
男性青少年罪犯和情绪障碍患者防御机制对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犯罪青少年、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与正常青少年之间防御机制的差异,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犯罪男性青少年177人、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的男性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80例和合肥、安庆市3所中学的正常男生161人,使用防御方式量表测量,对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犯罪青少年组、情绪障碍组和正常组在不成熟型防御、成熟型防御和掩饰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323,7.436,8.330,P值均<0.01)。犯罪青少年组与情绪障碍组相比,幻想、退缩、躯体化、升华、压抑因子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差分别为-0.954,-0.695,-0.723,-0.420,-0.530,P值均<0.05);解除、制止、理想化、假性利他、隔离、交往倾向因子得分明显较低(均值差分别为-0.870,-0.594,-0.480,-0.675,-0.488,0.577,P值均<0.05),而统一化和消耗倾向因子分高于情绪障碍组(均值差分别为0.727,0.801,P值均<0.05)。结论犯罪青少年和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运用方面总体相似,但在部分防御机制的运用方面存在差异。
周晓琴岳云玲刘寰忠刘丽军杜晓伟朱丽钟慧李泽俊李晓驷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情绪障碍防御机制病例对照研究
未成年犯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的调查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未成年犯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的状况。方法对安徽省未成年人管教所100名未成年犯和103名正常对照组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团体施测。结果未成年犯生活事件各因子的平均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受惩罚、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其它、健康适应、丧失;未成年犯和对照组在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它这4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t=6.800,3.016,6.960,10.239;P<0.01),而在其余2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t=1.907,1.630;P>0.05);社会支持量表中,未成年犯与对照组在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总分上差异具有显著性(t=9.179,3.604,3.087;P<0.01)。结论未成年犯的负性生活事件主要来源于受惩罚、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获得的社会支持明显少于对照组。
岳云玲周晓琴
关键词:未成年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青少年抑郁症的依恋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以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为切入点,综述青少年抑郁症与依恋类型的关系。
岳云玲周晓琴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依恋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模式与父母依恋模式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的依恋模式与父母依恋模式、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36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其父母亲作为研究组,以33名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匹配的青少年及其父母亲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施测。结果①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73.19±16.63)分,(62.25±12.91)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瞰62176±13.90)分,(51.97±13.69)分](P〈0.0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母亲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72.06±14.23)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7.42±12.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回避与父母亲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r=0.534,r=0.488;P〈0.0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焦虑与母亲自身的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532,P〈0.01);青少年抑郁症依恋回避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r=-00.406,r=-0.462;P〈0.01),而与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r=0.395,r=0.468;P〈0.05);青少年抑郁症研究组中,父亲自身依恋回避与父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r=-0.527,P〈0.01),母亲自身依恋回避与母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r=-0.491,P〈0.01),而与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r=0.392,P〈0.05)。③母亲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在母亲依恋回避和青少年抑郁症依恋回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母亲拒绝否认教养方式在母亲依恋回避和青少年抑郁症依恋回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是父亲情感温暖在父亲依恋回避和青少年抑郁症依恋回避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具有不安全型依恋特征,父母亲的依恋模式、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岳云玲周晓琴史丹杜晓玮胡艳琼洪虹关建军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依恋父母教养方式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模式与父母依恋模式、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目的:抑郁症是一组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主要的诊断特征是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存在高度的自杀风险。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7.8%,且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认知方式...
岳云玲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依恋模式教养方式心理治疗
文献传递
青少年抑郁症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家庭环境与应付方式等社会心理因素的特点,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3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33例正常青少年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社会支持、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应付方式、求助等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人格特征的神经质、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应付方式的自责、退避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格特征不稳定、社会支持不足、家庭环境与应付方式不良是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较为密切。
杨琪周晓琴岳云玲刘勇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社会心理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