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斌

作品数:19 被引量:115H指数:5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血管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动脉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图像
  • 3篇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病患
  • 2篇性疾病
  • 2篇血管减压
  • 2篇血管减压术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胰腺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机构

  • 19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长春市心理医...

作者

  • 19篇崔斌
  • 8篇张晓锦
  • 6篇祝安惠
  • 3篇于海涛
  • 3篇郭辉
  • 3篇姚丹
  • 2篇陈杰
  • 2篇林贵军
  • 2篇刘玉良
  • 2篇贺建新
  • 2篇王静波
  • 2篇薛松
  • 1篇卢一艳
  • 1篇温宏峰
  • 1篇史燕杰
  • 1篇王瑞彤
  • 1篇胡智军
  • 1篇尹键
  • 1篇徐寅实
  • 1篇王培福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荟萃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医学图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能谱CT结合探针技术在椎动脉闭塞血管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寻能谱CT结合探针技术在优化椎动脉闭塞段血管显示及闭塞段成分分析的应用研究。方法 收集脑血管病事件接受头颈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慢性椎动脉闭塞患者25例,采用双源双能CT新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分别获得40~100 keV(间隔10 keV)7个单能量图像,并以常规90 kV作为质量控制图像,比较各能级图像间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平均噪声。利用探针技术分别测量椎动脉闭塞近段血管0、5、10 mm处管腔内碘浓度、脂质含量及能谱曲线,分析不同分段测量值差异及曲线变化。结果 40~100 keV单能图像及90 kV共8个图像椎动脉闭塞段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平均噪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80 keV图像信噪比最高(5.43±2.39)、对比噪声比最大(3.48±1.52)。80 keV图像平均噪声明显低于40 keV、50 keV、60 keV、70 keV、90 kV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闭塞近、中、远不同节段碘浓度及脂质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动脉闭塞近段弓背向上型曲线发生率较中段和远段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80 keV双源双能CT新虚拟单能量成像可以提高头颈CT血管造影中椎动脉闭塞段图像质量;判别闭塞段管腔内脂质含量和碘浓度是否存在梯度变化,并结合能谱曲线分析,推测血管闭塞的原因。
韩旭张焕陈杰武晔王志群崔斌
关键词:X线计算机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动脉闭塞性疾病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被引量:1
2010年
胡智军张晓锦祝安惠于海涛崔斌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双能CT左室心肌碘图技术联合BNP对A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左室心肌碘图技术及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HF)及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完成双能量冠状动脉CTA检查及血浆BNP检查,入院治疗1周内评估患者心功能分级。通过双能量冠脉CTA检查测量心肌碘含量用以评价患者CT心肌灌注情况。分析患者心肌碘含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BNP水平指标间的相关性,对比HF患者不同Killip心功能分级组间心肌灌注情况、LVEF及BNP水平的差异。结果:共有115例AMI患者入组,其中42例纳入HF组,73例非HF组。两组间的心肌碘浓度、LVEF及BN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梗死心肌碘浓度、LVEF与BNP水平呈负相关(r=-0.527、-0.674)。ROC曲线显示,心肌碘浓度联合BNP对于预测AMI后发生HF的AUC高于碘图、BNP的单独预测结果。42例AMI后HF患者不同Killip分级组之间,随着Killip分级的升高,血清BNP水平升高,LVEF及梗死心肌碘含量下降,并且不同分级组间BNP、LVEF、梗死心肌碘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能量CT左室心肌碘图技术联合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并与心力衰竭的临床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张焕韩旭崔斌陈杰于海涛王志群
关键词:双能量CT
磁共振双不匹配技术指导不明时间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伴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结合常规序列扫描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伴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首次诊断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伴脑梗死患者62例,分为不明时间窗组22例和明确时间窗组40例。对不明时间窗组患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3DASL等检查,2组先行静脉溶栓,后续行血管内治疗。血管再通采用脑梗死溶栓实验(TICI)分级,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843)。治疗后,2组血管再通均达到TICI分级2b或3级,2组TICI分级、治疗7dNIHSS评分、治疗90dmRS≤2分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不明时间窗组和明确时间窗组治疗7dNIHSS评分明显降低[(7.3±4.1)分vs (18.2±4.2)分,(6.3±5.7)分vs (16.6±6.5)分,P<0.05]。结论 3DASL-DWI与FLAIRDWI双不匹配技术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温宏峰王瑞彤李继来王培福崔斌王君
关键词:脑梗死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小脑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后中枢神经系统EB病毒(EBV)相关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ost 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PTLD)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方法收集航天中心医院1例HSCT后小脑PTLD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行HLA 5/10相合异基因HSCT,移植后+147 d出现意识丧失及抽搐,头颅MRI提示右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灶,行立体定向脑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EBV相关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行局部放射治疗。结论 PTLD是HSCT后一种少见但具有潜在致命性的合并症,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穿刺活检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对于CD20^+的病例可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
薛松崔斌李婷婷张永平李方卢一艳王静波
关键词: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EB病毒利妥昔单抗
腹部脂肪分布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分布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病例组176例,其中Ⅰ型糖尿病92例,Ⅱ型糖尿病84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50例。分析Ⅰ型糖尿病、Ⅱ糖尿病及对照组腹部脂肪含量(TA)、腹腔脂肪含量(VA)、腹壁脂肪含量(SA)、VA/SA、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差异性及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Ⅰ型糖尿病与Ⅱ糖尿病间TA、VA、SA、VA/SA、BMI、TG、HDL有显著性差异,Tch、LDL无显著性差异;TA、VA、SA、VA/SA与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发病呈正相关;Ⅰ型糖尿病VA与HDL呈负相关,与BMI、AGE呈正相关,SA与BMI、SEX呈正相关;Ⅱ型糖尿病SA与TG、SEX呈正相关,VA与BMI、AGE、TG呈正相关。结论:利用CT技术测量腹部脂肪含量,方法简便可靠;腹部脂肪含量与糖尿病发病呈正相关,且不同类型糖尿病其腹部脂肪含量相关因素又有所不同,这对临床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祝安惠崔斌姚丹张晓锦
关键词:糖尿病
中国北方35~75岁社区居民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病情况的调查研究
2024年
目的调查中国北方35~75岁社区居民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的患病情况。方法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确定各年龄段招募人数,其中35~44岁167名、45~54岁220名、55~64岁142名、65~75岁91名。以招募公告的形式招募志愿者,各年龄段招满即止。采用航天中心医院自制问卷面对面调查志愿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志愿者身高、体质量,并计算BMI;采用颅脑MRA 3D-TOF检查判断志愿者是否罹患UIA、UIA类型及动脉瘤位置、直径、形态。结果本研究共调查620名志愿者,其中罹患UIA 37名,UIA患病率为6.0%〔95%CI(4.1%~7.8%)〕。不同性别志愿者UIA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志愿者及男性、女性志愿者中,随着年龄增长UIA患病率不存在升高趋势(P>0.05)。UIA类型:1名(2.7%)为多发动脉瘤(2个动脉瘤),36名(97.3%)为单发动脉瘤,共38个动脉瘤。动脉瘤主要位于颈内动脉(占86.8%),动脉瘤直径多为3~<5 mm(占71.1%),动脉瘤主要形态为囊性(占97.4%)。结论中国北方35~75岁社区居民UIA患病率为6.0%,多为单发动脉瘤,动脉瘤主要位于颈内动脉、直径多为3~<5 mm、主要形态为囊性。
霍文君崔斌季东鑫葛伟许振兴李玉龙杨春娟邱石王晶郭辉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病率现患调查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颈椎骨性结构评价对诊断颈性眩晕病因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CT椎动脉造影联合颈椎骨性结构评价对颈性眩晕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病例组40例,对照组24例;评价指标包括椎动脉(走行迂曲、起源异常、发育不良、硬化)及骨性结构(颈椎先天畸形、钩椎关节增生、横突孔最短径、横突孔与椎动脉中心的最短距离);对比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各统计指标间的差异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统计指标与颈性眩晕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椎动脉发育不良及硬化、钩椎关节增生、横突孔最短径、横-椎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横-椎距离与颈性眩晕的发病明显相关,并且横-椎距离越小,发生颈性眩晕的风险越大。结论:CT椎动脉造影不仅可以无创、准确显示椎动脉的形态学改变,而且可以明确颈椎骨质异常,对颈性眩晕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祝安惠刘玉良崔斌姚丹张晓锦
关键词:眩晕颈椎
神经白塞病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附12例报告)
2018年
目的分析神经白塞病(neuro-Behcet's disease,NB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航天中心医院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12例NB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诊断NBD时的年龄16~55岁,平均(30±12)岁;均有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的基本临床表现;口腔溃疡11例,生殖器溃疡7例,眼部病变5例,针刺反应阳性5例,结节红斑5例,发热4例。83%(10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在BD其他系统首发表现之后平均(52±31)个月。神经系统症状以肢体无力(7例,58%)、头痛(6例,50%)、肢体活动障碍(5例,42%)、感觉障碍(4例,33%)、视力下降(3例,25%)等最为常见。9例患者行腰椎穿刺检查,3例存在脑脊液压力升高(33%)。MRI可见长T1或等T1、长T2的异常信号,Flair像呈高信号。病灶可累及半球(50%)、脑干(25%)、小脑(8.3%)、脊髓(8.3%)、颅内静脉窦(8.3%))等多个部位。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好转9例(75%),病情反复3例(25%)。结论 NBD临床表现多样,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肢体无力、头痛、感觉障碍为主要症状,需早期识别、及时诊断,经积极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
丁秋玲张阳汤晓菲崔斌杨静于孟学刘坚
关键词:白塞病神经白塞病
双相薄层MDCT诊断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气体潴留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双相薄层MDCT诊断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症(BO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HSCT后29例疑似BOS患者双相薄层MDCT表现和肺功能检查(PFT)结果,对呼气相MDCT气体潴留情况、双相MDCT表现进行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呼气相MDCT发现气体潴留23例,PFT分级在BOS-p(隐匿级)以上者12例,呼气相MDCT与PFT对气体潴留的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肺功能BOS-p级病例均有呼气相CT气体潴留表现;呼气相CT较PFT能筛查出更多异常病例;气体潴留常发生于双肺下叶和背侧。结论对于移植后出现BOS临床表现的患者,双相薄层MDCT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贺建新崔斌张晓锦祝安惠兰学立史红梅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