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丽云
- 作品数:1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记忆性B细胞多克隆激活模式与激发抗原种属特异性
- 2005年
- 目的 :观察记忆性B细胞非特异性多克隆激活的规律性。方法 :首先用定量的卵清、牛乳、牡蛎提取液 ,分别简称A、B、C抗原 ,对家兔分别做基础免疫 ,再分别用A、B、C三种抗原对家兔做交叉免疫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定量检测各组交叉免疫前后的基础抗体的变化。结果 :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的抗原交叉免疫家兔的各组 ,其基础抗体均有 10 %~ 2 5 %的提高 ,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0 5 ) ,其中A、C抗原对基础抗体C、A的非特异性激发的相对水平均大于 2 0 % ,对基础抗体B的激发相对水平都低于 15 % ,B抗原对基础抗体C、A的非特异性激发的相对水平亦均低于 15 %。结论
- 刘辉罗红巩丽云王准
- 关键词:免疫应答免疫记忆非特异性免疫
- 免疫记忆的建立对小鼠脑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免疫反应对小鼠脑海马c-Fos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鸡的红细胞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同时注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作为对照组。取小鼠脑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小鼠脑内c-F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免疫组与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平均灰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免疫应答过程增强小鼠脑内c-Fos蛋白的表达。
- 巩丽云
- 关键词:C-FOS蛋白免疫组化法
- 自主性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 2005年
- 临床微生物学及其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在教学中开展了自主性教学及系列实验,采用了以模拟标本为形式的综合性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实验课教学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孙文平罗红巩丽云杨光刘辉高小平孟素慧
-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抗核抗体对不同抗原的免疫应答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体内产生抗核抗体的抗原。方法 分别以羊红细胞、伤寒沙门菌及鸡血清免疫小鼠 ,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 10只 ,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试剂盒 ,将酶结合物 (酶标抗人IgG)换成酶标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 (SPA) ,建立检测抗核抗体的SPA ELISA法 ,并使其性能保持不变 ,用其检测小鼠的抗核抗体。结果 新建立的检测抗核抗体的SPA ELISA法与原法检测同一批标本 ,相关系数为 0 931,P <0 0 1。小鼠血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 (阳性率 ) :羊红细胞组为 90 % (9 10 ) ,伤寒沙门菌为 70 % (7 10 ) ,鸡血清组为 10 0 % (10 10 ) ,生理盐水对照组未检出抗核抗体。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体内抗核抗体可能是一类由不同抗原刺激非特异产生的抗体。
- 刘辉罗红巩丽云
- 关键词:抗核抗体抗原免疫应答自身免疫疾病酶联免疫法
- 二次免疫应答促进c—FOS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初探
- 2009年
- 目的: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探讨二次免疫应答促进C—FOS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选用绵羊红细胞(SR—BC)作为外源性抗原免疫小鼠,注射生理盐水(NS)设置对照组,加强免疫后获得对外源性抗原刺激的高免疫应答实验组小鼠。取小鼠脑做石蜡切片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海马结构内c—Fos蛋白的表达,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细胞涂片染色检测小鼠血清中C—fos诱导因子的表达。结果:实验发现在免疫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之间C—FOS蛋白表达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血清比较对照组血清更能促进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可能是实验组血清内存在的诱导因子促进了c—Fos蛋白的表达。
- 巩丽云
- 关键词:免疫应答免疫组化
- 双向血清抗原比测定可以用于动物学分类被引量:1
- 2001年
- 为探讨新的生物学分类方法 ,以人、牛、羊、猪、鹿和鸡共计 6种不同动物的血清为抗原分别制备了其相应的 6种抗血清 ,并进行每两种动物间的双向交叉血清定量免疫反应 ,计算出每两种动物血清间的抗原比值 ,以抗原比值为量度绘出 6种动物的树状分类图。结果表明 :抗原比分类与自然分类及文献报道的核苷酸序列分类相吻合 ,说明抗原比测定可以用于动物学分类 ,对其理论意义进行了讨论。
- 刘辉马杰巩丽云
- 关键词:动物学血清学
- 深圳大学医学院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经验被引量:3
- 2014年
-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之一,是遗传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在《医学遗传学》的实验教学和科研中占据重要地位。深圳大学医学院在实验教学中开展了分子遗传诊断综合实验,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新型的实验课程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王亮沙鸥杨一巩丽云夏立新郑多
-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
- ATF1与CDK3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2010年
- 研究真核细胞转录激活因子1(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1,ATF1)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3(cyclin-dependent kinase3,CDK3)的相互作用机制,分别构建ATF1的激酶诱导区域(kinaseinducible domain,KID)结构域、谷氨酰胺富含域(glutamine rich domain,Q2)结构域及亮氨酸拉链区(basic leucine zipper domain,bZIP)结构域缺失体与VP16的融合表达载体,在HEK293细胞过表达,应用真核细胞双杂交系统,研究ATF1结构域与CDK3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TF1全蛋白与CDK3蛋白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ATF1结构域缺失体与VP16的融合蛋白在HEK293细胞中可获得高表达,但ATF1的任何一种结构缺失体与CDK3蛋白结合都会严重减弱其与CDK3蛋白的相互作用,只有完整的ATF1蛋白才能实现与上游CDK3蛋白的结合.
- 刘小平巩丽云王亮谭志平郑多
- 关键词:细胞转化HEK293细胞
-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宫外孕关系的探讨
- 1999年
-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方法对40例宫外孕患者血清中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G抗体及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33例(825%),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阳性16例(400%),其中1例沙眼衣原体抗体阴性而PCR法阳性。另外,宫外孕患者与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比较两种方法均无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宫外孕发生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 李士军韩丽霞袁百香巩丽云
- 关键词:宫外孕沙眼衣原体感染
- 鹿心及其伪品的免疫凝集试验鉴别探讨被引量:15
- 2000年
- 目的:鉴别鹿心及其伪充品牛心、羊心、猪心。方法:制备抗鹿及其伪充品动物血清,与颗粒化处理了的样品进行免疫凝集实验。结果:抗梅花鹿血清与不同来源的鹿心组织均产生显著的凝集(阳性)反应,而与伪充品组织不发生凝集(阴性)反应。结论:鹿心及其伪充品的免疫凝集试验鉴别是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法。
- 郭月秋陈代贤刘辉刘辉
- 关键词:牛心羊心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