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静娟

作品数:63 被引量:36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天文地球
  • 13篇电子电信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7篇遥感
  • 14篇雷达
  • 14篇极化
  • 13篇地表
  • 8篇湿地
  • 8篇鄱阳湖
  • 8篇SAR
  • 7篇植被
  • 7篇散射
  • 7篇全极化
  • 7篇反演
  • 6篇鄱阳湖湿地
  • 6篇SAR数据
  • 5篇水稻
  • 5篇雷达遥感
  • 5篇RADARS...
  • 4篇地表特征
  • 4篇生物量
  • 4篇微波遥感
  • 4篇物量

机构

  • 50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遥...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密苏里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测绘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作者

  • 63篇廖静娟
  • 24篇郭华东
  • 16篇邵芸
  • 15篇沈国状
  • 11篇王长林
  • 7篇韩春明
  • 6篇王庆
  • 5篇李新武
  • 4篇张露
  • 4篇许涛
  • 3篇李震
  • 3篇刘浩
  • 3篇董庆
  • 2篇曾琪明
  • 2篇岳焕印
  • 2篇肖世忱
  • 2篇薛勇
  • 2篇杨崇俊
  • 2篇高乐
  • 2篇范典

传媒

  • 12篇遥感技术与应...
  • 10篇遥感学报
  • 7篇国土资源遥感
  • 5篇高技术通讯
  • 5篇遥感信息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2002环境...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5
  • 1篇2003
  • 9篇2002
  • 3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干涉SAR基线估计被引量:26
2003年
首先论述干涉SAR初始基线估计的基本原理;接着对用2维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功率谱进行干涉SAR初始基线估计的具体算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基于1994年10月9日和10日的SIR CL波段单视复雷达数据,用该算法进行了干涉SAR初始基线的垂直分量估计,并结合用航天飞机轨道数据得到的初始基线平行分量估计值进行去平地相位的试验。将结果与只用航天飞机轨道数据得到的初始基线进行去平地相位的结果及本区域的地形图进行比较分析。
李新武郭华东廖静娟王长林范典
关键词:干涉雷达干涉图基线估计快速傅立叶变换雷达遥感
基于SAR数据的鄱阳湖水体提取及变化监测研究被引量:29
2010年
以C波段Envisat ASAR和L波段ALOS PALSAR交替极化模式的数据为数据源,分析了鄱阳湖主要地物的散射特性,并分别引入纹理特征和不同极化通道间的极化差和极化比等参数增强地物的表征;应用主成分变换对地物的参数向量进行特征提取,增强水体与其他地物的差异,并在第一主成分中选择适当阈值,准确提取出不同时期的鄱阳湖水体信息。实验表明,用上述方法提取水体信息的精度比直接使用地物后向散射系数的监督分类法提取精度要高得多。通过分析和对比上述不同波段SAR数据中水体与其他类别间的Jeffries-Matusita距离可以看出,C波段SAR数据提取鄱阳湖水体的精度比L波段高。并给出了鄱阳湖水体在2007年春、夏和冬3个季节中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情况。
王庆廖静娟
关键词:主成分变换水体提取ASARPALSAR
基于高分一号与Radarsat-2的鄱阳湖湿地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被引量:3
2016年
叶面积指数(LAI)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鄱阳湖湿地植被生长密集、LAI动态范围大的特点,针对雷达数据的复杂散射机制,利用Freeman-Durden极化分解技术,定义了一种雷达植被指数,并考虑光学植被指数的饱和性,尝试将光学植被指数和雷达植被指数相结合,构建融合植被指数来估算植被LAI.通过实测数据和理论模型模拟数据与LAI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融合植被指数能有效地提高与LAI的相关性.利用融合植被指数、光学植被指数、雷达植被指数与LAI构建最佳拟合模型得出:光学微波融合植被指数能更准确地估算鄱阳湖湿地植被LAI.
许涛廖静娟沈国状王娟杨晓慧王蒙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RADARSAT-2鄱阳湖湿地
广东肇庆地区SIR-C森林雷达后向散射特征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森林雷达后向散射特征的研究是森林微波遥感应用的重要前提。本文利用不连续树冠森林微波后向散射模型模拟了肇庆地区松树林的雷达后向散射特征,并与从SIR-C图像提取的雷达后向散射特征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和探讨了该区松树的雷达后向散射机制。
廖静娟郭华东
关键词:遥感
全文增补中
RICESAT系统参数选择
<正> RICESAT最早概念的提出是在1999年日本筑波召开的第六届亚太空间区域会议上。2004年亚洲遥感会议上,亚洲遥感协会作出决议,决定发射RICESAT雷达小卫星,目的是从空间更好地监测亚洲水稻的生长和评价水稻的...
廖静娟郭华东邵芸王长林
文献传递
RICESAT论析
<正> 水稻主要产于热带一亚热带地区,全球90%以上的水稻产地分布在亚洲(中国粮食构成中稻米高于40%)。大量研究表明星载雷达是迄今水稻长势监测的最佳的空间技术,一个面向多国多用户的水稻监测雷达小卫星(RICESAT)的...
郭华东廖静娟韩春明董庆李新武李震邵芸岳焕印范湘涛
文献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和后向散射模型的冲积扇地表参数反演被引量:1
2008年
基于能够计算多参数全局最优组合的遗传算法,结合 OH2002后向散射模型,利用航天飞机成像雷达3号(SIR-C)L 波段全极化数据反演了中蒙边境地区的冲积扇地表参数,提出一种反演地表参数的新途径。同时,利用所反演结果,对冲积扇地区地表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已有的反演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地表参数进行提取。
张露廖静娟郭华东韩春明
关键词:遗传算法反演冲积扇
C波段星载SAR系统在减灾应用中的工作模式选取被引量:1
2012年
雷达遥感工作在微波波段,它能够穿透雨雪云雾的影响,受大气的影响较小,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为自然灾害的监测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本文针对C波段星载SAR系统在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灾害方面的应用,综合分析了成像雷达遥感在地质灾害调查识别、监测、评估中具有的独特优势。为使C波段SAR系统获得较为有效的灾害监测结果,分析了不同灾种监测需要选择的不同工作模式和相关系统参数,得到了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评估时所需的系统观测模式,为我国减灾防灾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李震廖静娟张平陈权李延周建民田帮森
关键词:SAR遥感灾害监测极化雷达干涉雷达
多时相SAR干涉测量数据探测地表特征变化被引量:4
2005年
通过利用欧洲遥感卫星1号和2号(ERS-1/2)获取的多时相干涉测量雷达数据,提取干涉数据相干信息和后向散射信息,开展河北张家口试验区的地表土地类型的识别与分类,区分和识别出两类不同的草甸草地,以及水体、林地、旱地、草坡和干草原草地7类不同的土地类型,并通过对不同土地类型在多时相图像上后向散射特征和相关信息的分析,探讨时间序列上地表特征的变化。
廖静娟郭华东邵芸
关键词:多时相地表特征
基于ICESat/GLAS高度计数据的SRTM数据精度评估——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被引量:18
2015年
为全面了解航天飞机雷达测图计划(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SRTM)高程数据的精度及误差特征,利用精度更高的ICESat/GLAS激光高度计数据(简称ICESat高度计数据)为参照数据,以具有多种地貌类型的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为实验区,采用双线性插值算法分析了SRTM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的高程精度,以及SRTM高程数据与地形因子(坡度和坡向)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地区,ICESat高度计数据与相对应的SRTM高程数据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99 8;SRTM的系统误差为2.36±16.48 m,中误差(RMSE)为16.65 m;当坡度低于25°时,SRTM高程数据精度随坡度增大而显著降低。此外,相对于ICESat高度计数据,SRTM在青藏高原地区N,NW和NE方向的测量值偏高,在S,SE和SW方向的测量值偏低。
万杰廖静娟许涛沈国状
关键词:双线性插值坡度坡向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