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2941部队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大失准角传递对准算法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经典Kalman滤波器不适用于大失准角情况下的传递对准,故只能采用非线性滤波器进行失准角的次优估计,其工程实现效果无法满足惯性姿态系统对姿态精度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动态解析对准与传递对准相结合的大失准角传递对准算法,设计了"速度+角速度"匹配的传递对准滤波模型。该算法利用动态解析对准算法完成大失准角的初步补偿,解决传递对准非线性误差模型无法进行线性化的问题。基于Kalman滤波最优估计理论,设计FIR低通滤波器完成观测信息去噪滤波,实现姿态失准角的最优估计补偿,以达到惯性姿态系统大失准角条件下快速精确传递对准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大失准角条件下,惯性姿态系统可在50s内完成方位精度为3′、水平姿态精度为1′的初始对准。
- 魏学通张伟
- 关键词:FIR滤波器
- 海上靶场内外场联合试验系统时空一致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从海上靶场内外场联合试验系统的构成及运行特点出发,建立时间和空间描述一致的仿真任务空间是内外场联合试验环境构建的基础。分析时空不一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设计系统时空一致性指标,并从空间一致性、时间一致性、时空一致性和因果关系一致性4个方面给出时空一致性解决方案。该方案已在某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内外场联合试验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 张伟
- 某型模拟训练系统设备信息互联设计被引量:1
- 2021年
- 针对某型武器装备模拟训练系统设计方案中各设备交换信息内容庞杂,而且数据量大,要求实时性强等特点,采用分布式以太网交换系统、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交换设计方法,实现系统设备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将原武器系统和模拟训练系统的所有设备信息交换数据编码整合,设计了时统系统保证了时空一致性,拟制了一种模拟训练系统交换式以太网应用层协议,实现了系统各设备间的信息高效互联,具有信息传输量大、数据结构清晰、扩展性强等特点,达到了系统总体设计功能的要求。
- 晏卫东陈龙张伟
- 关键词:模拟训练系统
- 基于体系结构的内外场合成试验环境构建被引量:2
- 2019年
- 为解决评估结论的可信度要求与试验信息匮乏之间的矛盾,以导弹靶场为背景,构建具备内场仿真和外场实装的内外场合成试验环境。在内外场合成试验环境体系结构和试验资源构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任务需求建立试验任务系统,通过对靶场试验资源进行分类,提出多样性目标系统的建设方案,构建半实物仿真系统,并对时空一致性、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试验评估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该研究可为开展边界条件下试验和作战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 张伟向杨蕊
- 关键词:体系结构
- 一种基于多维空间综合的相容性程度评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空间综合的相容性程度评估方法,属于系统仿真领域。该方法针对仿真数据应用于实验目的之前开展其与真实数据的相容性程度评估的需求,在多种孤立的相容性程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进行多维空间综合的方法,实现...
- 王志佳孙健金振中向哲郭小威岳鹏飞赵磊周通通张伟韩波王玉锋于畅戴哲秦凤凯
- 一种基于分层映射的联合仿真系统规划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层映射的联合仿真系统规划方法,属于系统仿真领域。该方法将联合仿真系统规划需要的支撑信息分为联合仿真需求集合、仿真概念描述集合、仿真逻辑角色集合、仿真运行载体集合、联合仿真资源集合,并以上述支撑信息为基...
- 王志佳金振中向哲卿杜政孙健杨凯郭小威张伟孙旭涛戴哲王玉锋于畅岳鹏飞秦凤凯
- 一种基于共享内存的多态仿真模型二次封装方法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共享内存的多态仿真模型二次封装方法,可以用于将采用不同编程语言或不同版本编制的封装模型集成到统一的仿真框架中,达到各模型协同运行的目的。
- 张伟郭小威孙健王玉锋向哲王志佳孙旭涛于畅秦凤凯戴哲岳鹏飞牛建钊
- 雷达导引头射频注入式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 2020年
- 针对雷达导引头射频注入式仿真系统构建需求,研究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主要包括仿真系统建模及其校核验证技术、射频目标回波与干扰信号模拟技术、信号通道合并技术、天线方向图匹配技术及系统与靶场试验资源的互联互通技术,研究成果可为此类系统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阳贵兵向哲张伟
- 关键词:雷达导引头半实物仿真信号模拟
- 光纤陀螺温度场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被引量:3
- 2013年
- 从导热微分方程出发,建立了光纤陀螺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稳态温度场和瞬态温度场仿真分析。利用铂电阻测温电路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两者相对误差小于3%,证明仿真分析的结果是正确和有效的。针对光纤环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对光纤陀螺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光纤陀螺在25℃环境中稳定工作时,稳态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光纤环最高与最低温度差为0.05℃,较优化前的0.19℃减小了73.7%;将陀螺置于60℃环境且处于非开机状态时,10min瞬态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光纤环最高与最低温度相差0.11℃,较优化前的0.19℃减小了42.1%。
- 张伟蔡迎波魏学通
- 关键词:光纤陀螺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