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勇

作品数:66 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8篇水稻
  • 16篇杂交
  • 13篇杂交水稻
  • 12篇基因
  • 11篇育种
  • 10篇诱变
  • 10篇不育
  • 9篇选育
  • 9篇不育系
  • 8篇性状
  • 8篇花香
  • 7篇航天诱变
  • 7篇分子标记
  • 6篇水稻新组合
  • 6篇克隆
  • 5篇稻瘟
  • 5篇稻瘟病
  • 5篇突变体
  • 5篇瘟病
  • 4篇杂交水稻新组...

机构

  • 65篇四川省农业科...
  • 5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四川联合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宜宾市农业科...
  • 2篇绵阳市农业科...
  • 2篇内江市农业科...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四川省林业干...
  • 1篇四川省蚕业管...
  • 1篇四川省农业技...
  • 1篇富顺县农业局
  • 1篇蓬溪县农业局

作者

  • 65篇张志勇
  • 42篇张志雄
  • 39篇向跃武
  • 37篇蔡平钟
  • 30篇蒲志刚
  • 27篇王平
  • 25篇王闵霞
  • 14篇白玉路
  • 12篇龚梅
  • 7篇丁卫红
  • 6篇郑家奎
  • 4篇阎文昭
  • 4篇周贤明
  • 4篇刘俊
  • 3篇龙虎
  • 3篇马林
  • 3篇任光俊
  • 2篇肖慎修
  • 2篇蒋鹏
  • 2篇谢戎

传媒

  • 19篇西南农业学报
  • 8篇杂交水稻
  • 5篇核农学报
  • 4篇四川农业科技
  • 4篇中国稻米
  • 2篇核农学通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当代蔬菜
  • 1篇第一届中国杂...
  • 1篇空间诱变育种...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4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水稻早衰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研究
2012年
通过Co60辐射诱变获得了水稻早衰突变体材料H04002-9,以突变体为测试方,野生型为驱动方在早衰性状出现时构建了水稻早衰差异表达基因文库,差异片段克隆、测序后通过GeneBank数据库分析表明,突变体编码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的Os02g0611200基因中有4个碱基发生了变异,引起了翻译出的蛋白质序列中3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使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发生了变化,因此初步推测Os02g0611200基因的表达量与水稻早衰具有相关性。
蒲志刚王平张志勇蔡平钟阎文昭向跃武张志雄
关键词:水稻早衰文库
航天诱变创制带标记水稻新材料及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通过航天诱变获得一个壳色带标记的香型水稻新材料,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将该材料直接转化为不育系“花香A”,该不育系在可恢性、不育性、异交习性等方面均达到三系不育系的标准,11项指标达国家3级米以上标准。将“花香A”与恢复系“川...
蒲志刚张志勇向跃武蔡平钟周贤明张志雄
关键词:航天诱变不育系品种选育水稻
低渗—离心法直接导入外源基因研究
1993年
通过低渗——离心方法将工程质粒DNA和带紫色标记性状的水稻DNA片断分别导入水稻、小麦胚性细胞,X-Gluc检测Gus基因已进入水稻、小麦细胞并获短暂表达;小麦获紫色性状再生植株。研究表明:低渗——离心法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带壁植物细胞的方法。
龚梅宋艳张志勇宣朴丁卫红岳春芳
关键词:育种外源基因低渗离心法
稻瘟病抗性鉴定田土壤宏基因组文库构建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从稻瘟病抗性鉴定田中提取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DNA,EcoRⅠ和BamHI双酶切后插入到经同样双酶切的pSK+载体中,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构建了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随机挑选了9个克隆测序,并通过NCBI的Blastx分析了序列可能所属的物种和基因。结果其中有6个能与库中序列达到较大匹配,3个的分析结果表明可能是新基因,说明所建文库的生物多样性和新基因数较丰富。
王闵霞龙虎蔡平钟高方远向跃武张志雄张志勇任光俊
关键词:稻瘟病菌宏基因组文库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经常会引起水稻严重减产。利用寄主自身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减少因大量施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研究表明Xa23对白叶枯病有较好抗性并已成功用于水稻抗白叶枯病抗性育种中。已有的Xa23分子标记均位于基因外侧。为了提高分子标记的准确性,并简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步骤,本研究拟开发一个位于Xa23基因内部的分子标记以利于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实践。【方法】抗白叶枯病材料CBB23与感病材料JG30、日本晴、MDJ8等在Xa23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序列差异和缺失,通过测序确认该差异序列存在于待改良材料川恢907、川航恢908、川恢991、川恢992中,针对差异序列设计引物开发分子标记,该引物以Xa23基因供体CBB23的DNA为模板能扩增出特异PCR产物,其他则不能扩增到特异PCR产物。利用该分子标记对部分水稻重要种质资源的Xa23基因型进行了鉴定。【结果】本研究开发了一个位于Xa23基因启动子区的分子内标记,该分子标记为显性标记,以阳性或杂合体对照DNA为模板均扩增到一条198 bp左右的亮带,阴性对照中则无对应的条带。利用该标记对354个引自不同稻区的水稻亲本进行Xa23基因背景鉴定,发现5个材料包括华航G528、R418、R419、R433、R440含有Xa23基因,其他亲本不含有Xa23基因。【结论】本研究开发了一个位于Xa23基因内部的分子标记,这不仅提高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准确性,还通过简化检测步骤提升了检测效率。本标记的开发可为Xa23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王闵霞白玉路张琼徐登武张志勇王平
关键词:白叶枯病XA23分子标记显性
一种基于不育系花香A的三系杂交水稻轻简易制种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不育系花香A的三系杂交水稻轻简易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花香A作母本,颖壳为杆黄色的恢复系作父本;不育系与恢复系播抽期相差25?35天,恢复系株高较不育系花香A高10?20厘米;...
王平蒲志刚白玉路王闵霞张志雄张志勇向跃武蔡平钟
文献传递
太空蔬菜引种试验研究引种试验研究
2001年
张志勇龚梅
关键词:太空蔬菜引种试验
四川盆地东南部再生稻开花期受低温冷害的风险预测
2023年
为准确预测不同区域再生稻开花期受自然低温冷害的风险程度,并为开花期耐低温冷害品种的合理布局与制定相应的避(缓)高产稳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年和2019年,以近几年四川省推广的22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四川盆地东南部不同生态点开展试验,研究了基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再生稻开花期受自然低温冷害风险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再生稻齐穗后第5日日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基于经度和海拔高度预测再生稻齐穗后第5日日序的回归模型,F检验值为22.88^(**)~65.11^(**),决定系数高达0.9196~0.9702。该模型经多个品种连续两年在6个生态点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1∶1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高达0.8391~0.8638,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MSE)值为0.93%~1.21%,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本研究建立的再生稻齐穗期与地理位置关系模型与作者等先期建立的基于地理位置(纬度、海拔)预测≤22℃最早发生期预测模型相结合,探明了不同地理位置再生稻开花期受低温冷害的机率。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可准确预测再生稻开花期受低温冷害的风险程度,具有较强的生产适用性。
徐富贤袁驰王学春韩冬廖爽张志勇陈琨曾世清孔晓谦曾正明张林杨波蒋鹏周兴兵
关键词:水稻再生稻开花期低温冷害四川盆地
航天诱变水稻突变体的遗传变异及AFLP分子标记
<正>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我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也是稻米消费大国,水稻栽培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产量占粮食总量的近一半。空间诱变育种(Space-flight...
蒲志刚张志勇郑家奎向跃武蔡平钟张志雄文春描
关键词:水稻突变体AFLP分子标记航天诱变空间诱变育种
文献传递
小麦对硝(硫)脲磷肥中磷素的利用与磷复肥的肥效示踪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磷矿粉与硝酸或硫酸团体解磷剂干法一次加工制成两种含氮磷复合肥——硝脲磷、硫脲磷。用示踪法研究了这两种磷复肥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上施用时,小麦对其磷素的利用和肥效,并与普通过磷酸钙、磷矿粉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硝脲磷、硫脲膦两种复合肥对小麦全磷和干重的影响,与普钙——氮肥(以等量N、P计算)相当或略高,但小麦植株全磷中来自这两种复合肥的磷量低于普钙处理,肥料利用率也低于普钙。硝胀磷、硫脲磷使小麦植株全磷、干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性磷的转化。
龚梅张志勇丁卫红陈天朗肖慎修范红松
关键词:磷复肥磷素小麦示踪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