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勇

作品数:37 被引量:148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小麦
  • 8篇二氯喹啉酸
  • 7篇酸胁迫
  • 7篇胁迫
  • 6篇土壤
  • 5篇氮肥
  • 5篇氮效率
  • 5篇冬小麦
  • 5篇烤烟
  • 4篇烟草
  • 4篇酶活性
  • 4篇冠层
  • 3篇土壤酶
  • 3篇土壤酶活
  • 3篇土壤酶活性
  • 3篇基因
  • 3篇谷氨酰胺合成...
  • 2篇氮肥增效剂
  • 2篇氮素
  • 2篇氮吸收

机构

  • 37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7篇张志勇
  • 26篇马新明
  • 21篇熊淑萍
  • 20篇王小纯
  • 9篇韩锦峰
  • 8篇刘华山
  • 6篇张娟娟
  • 5篇王晓军
  • 5篇徐淑霞
  • 4篇许鑫
  • 3篇左涛
  • 3篇毛官杰
  • 2篇刘晗
  • 2篇时雷
  • 2篇张心玲
  • 2篇孔玉华
  • 1篇王万章
  • 1篇关小康
  • 1篇贾琳
  • 1篇张晓娇

传媒

  • 5篇中国烟草学报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作物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8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耕作方式与氮肥减施对黄褐土麦田土壤酶活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为探明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后,不同耕作方式和氮肥减施对土壤酶活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以传统翻耕和常规施氮量为对照(PT+CN),测定并分析了免耕减氮(N T+LN)、免耕常规施氮(N T+CN)、旋耕减氮(R T+LN)、旋耕常规施氮(R T+CN)、翻耕减氮(PT+LN)对麦田土壤-作物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0~20cm高于20~40cm土层,拔节期脲酶和蔗糖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减少施氮量降低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以NT+LN处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最低;不同处理小麦田均表现为CH4的汇和CO2与N2O的源。与对照相比,NT+LN、RT+LN、PT+LN、NT+CN、RT+CN处理的CH4平均吸收通量分别减少了25.57%、25.06%、18.03%、11.96%、11.61%,CO2和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降低了17.57%、12.28%、11.36%、10.24%、4.96%和34.05%、26.48%、20.60%、15.61%、3.02%;土壤脲酶与CH4排放通量呈负相关,与CO2、N2O排放通量呈正相关。蔗糖酶与0~20cm土层的CH4排放呈显著负相关,与N2O排放呈显著正相关,但20~40cm土层的蔗糖酶活性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相关性不显著。综上所述,在秸秆还田、减少化肥用量、提倡固碳减排的背景下,旋耕减氮处理是在保持较高土壤酶活性的同时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优组合。
张志勇于旭昊熊淑萍马新明王小纯刘洋闫广轩李永革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酶活性温室气体
基于GIS的河南省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时空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不同产区小麦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时空差异,明确不同产区进一步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的主攻方向。【方法】选用河南省小麦固定监测站点实地监测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择最优模型,绘制2017—2020年河南省4个小麦生产区产量与产量构成要素空间分布图,分析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在不同小麦产区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在不同产区间存在差异,其中,产量和穗数均表现为豫北和豫中产区显著高于豫南和豫西产区,以豫北产区最高,豫西产区最低。而穗粒数表现为豫中、豫南和豫北产区显著高于豫西产区,豫中产区最高,豫西产区最低。千粒重表现为豫北产区最高,豫南产区最低。小麦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多在豫中和豫南交汇处(漯河、周口、驻马店等地)表现较高且在年际间稳定。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小麦产区产量构成三要素与产量的关系不一致。其中,豫北和豫中产区以穗数和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大,而豫西和豫南产区产量构成三要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则表现为穗数最高,千粒重次之,穗粒数最低。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4个小麦产区间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的贡献不同,其中,豫北产区以穗数、穗粒数对产量贡献最大,直接通径系数均为0.67;豫中和豫南产区产量构成三要素对产量的贡献依次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而豫西产区则为穗数最大,千粒重次之,穗粒数最低,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69、0.45、0.39。同时,间接通径系数显示,豫北、豫中、豫南产区提高千粒重的增产效果优于提高穗粒数,而豫西产区则为提高穗粒数更优。【结论】河南省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在不同小麦产间区及年际间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不同小麦产区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对产量的贡献不同,因此,河南省在进一步挖掘小�
熊淑萍高明张志勇秦步坛徐赛俊付新露王小纯马新明
关键词: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
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转录特点及其启动子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谷氨酰胺合成酶是小麦氮同化关键酶,分为胞液型和质体型(TaGS2)两类,其中胞液型TaGS又分为TaGS1、TaGSr和TaGSe。为了研究异源六倍体小麦A、B、D染色体组TaGS同工酶表达差异及调控机制,本项目利用三代测序技术测定了TaGS同工酶基因转录水平,依据中国春基因组序列克隆了豫麦49的12个TaGS同工酶启动子,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aGS1主要由6B染色体基因转录,TaGSe和TaGSr主要由4D染色体基因转录,TaGS2主要由2D染色体基因转录,不同TaGS同工酶转录起始位点距起始密码子ATG的距离不同。启动子元件分析显示,6B染色体上的TaGS1启动子有较多W-box、AC-I、ABRE、as-1和茉莉酸甲酯等响应元件,4D染色体上的TaGSe启动子有较多胁迫响应转录因子(MYB、MBS、LTR等)结合元件和植物生长素响应元件,4D染色体上的TaGSr启动子有较多WRE3等转录因子结合元件,2D染色体上的TaGS2启动子有较多A-box、WRE3、ARE及AT富集区。不同TaGS同工酶启动子顺式元件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均不同,为进一步研究GS同工酶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王小纯王露露张志勇秦步坛于美琴韦一昊马新明
关键词:小麦转录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
一种提高小麦千粒重的组合物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提高小麦千粒重的组合物。一种杀菌组合物,所述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由九里香酮与叶菌唑、戊唑醇或丙硫菌唑复配而成。本发明杀菌组合中九里香酮与其他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时,在一定质量比范围内对小麦白...
张志勇熊淑萍韦一昊王小纯马新明
不同氮效率小麦的氮代谢特征及GS酶活性与氮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以豫麦49-198、漯麦18(低氮高效型,LH)和西农509、矮抗58(低氮低效型,LL)4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个不同施氮水平(0、120、225 kg/hm2N)下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素转运特征,并分析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氮代谢指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H型品种的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均高于LL型品种,且氮素分配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减小;LL型品种的营养器官氮素分配比例较LH型品种高,且氮素分配比例总体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大;总体上功能叶和穗下节中GS活性表现为LH型>LL型,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总体上不同施氮量处理功能叶和穗下节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氮效率品种的功能叶和穗下节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LH型>LL型;功能叶和穗下节中GS活性与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在开花后7 d时相关性达到最高。花后7 d时的GS活性可作为小麦营养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周晓明张志勇王小纯熊淑萍韩锦峰马新明
关键词:小麦氮代谢氮素利用效率供氮水平谷氨酰胺合成酶
小麦开花期灌水对土壤养分及根系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本研究通过分析开花期灌水对小麦产量、植株养分分配和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及其与根系特性的关系,为小麦充分利用水肥资源提供理论支撑。以抗旱高产品种‘洛麦28’和高光效品种‘百农207’为材料,采用2 m深土柱栽培方法,设置开花期灌水(T1)和开花期不灌水(T2)两个水分处理,测定了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土层土壤氮、磷、钾含量及根系分布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小麦收获期土壤中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主要分布在0~80 cm土层中,硝态氮主要分布在80 cm以下土层中,开花期灌水促进小麦吸收0~60 cm土层的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80 cm以下土层的硝态氮,减少了硝态氮向深层土壤的淋溶;小麦根系主要集中在0~60 cm土层中,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全氮和全磷主要分配在小麦籽粒中,而全钾主要分配在茎秆中;开花期灌水显著增加了小麦百粒重,提高了小麦产量;根系形态指标与土壤硝态氮在0~40 cm土层中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铵态氮在80~100 cm土层中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速效磷在0~100 cm土层中呈显著正相关。开花期灌水促进了根系在小麦生育末期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延长了养分从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转运功能期,使营养器官中的养分充分地转运到籽粒中去,增加小麦粒重,进而提高产量。
张志勇秦步坛熊淑萍王浩哲徐赛俊田文仲王小纯马新明
关键词:土壤养分分布根系特性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光谱遥感预测模型比较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实现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精准预测,比较筛选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实现优质小麦栽培生产。【方法】设置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和施氮量处理,测定开花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干物质质量(LDW)、地上生物量(AGB)、叶片氮含量(LNC)、叶片氮积累量(LNA)、叶面积指数(LAI)、植株氮含量(PNC)、植株氮积累量(PNA)和氮营养指数(NNI)9个农学参数及小麦冠层光谱,通过一阶导数和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基于不同农学参数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结果】一阶导数处理可以提高光谱数据与农学参数的相关性。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的高光谱农学参数估测模型中以SPAD的模型建模精度与验证精度相对较优,建模集决定系数R^(2)与预测集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0.99和4.10%;NNI反演模型验证结果较好,相对预测偏差RPD为2.04;利用线性回归构建的农学参数-籽粒蛋白质预测模型中以LNC的建模精度与验证精度最佳,其建模集R^(2)、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和RPD分别为0.64、0.79和2.11。最终构建的“高光谱-农学参数-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以开花期LNC为中间变量的模型最优,其预测集R^(2)、RMSE和RPD分别为0.55、1.12和1.49。【结论】以农学参数为中间变量可以进行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高光谱-LNC-籽粒蛋白质含量”具有较高精度的预测结果。
张志勇樊泽华张娟娟邱青彬郑亮芮战许马新明熊淑萍
关键词: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农学参数高光谱遥感
外源钙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烤烟活性氧及保护酶的修复效应被引量:13
2012年
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CaCl2溶液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烤烟活性氧和保护酶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同正常烟叶相比,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的烤烟叶片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及脯氨酸含量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受害烟株喷施外源钙后,烟叶中O2.-、.OH、H2O2、MD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提高,脯氨酸含量升高,与受害对照相比,喷施10mmol/L外源钙处理20d时,烟叶中O2.-、.OH、H2O2及MDA含量分别降低60%、49%、38%、42%;SOD、POD活性分别提高21%、81%;脯氨酸含量增加77%。喷施外源钙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烟叶生长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喷施10mmol/L CaCl2时修复效果最佳。
刘华山王晓军韩锦峰徐淑霞左涛张志勇袁仕豪蒲文宣易建华
关键词:二氯喹啉酸活性氧保护酶外源钙
一种小麦栽培方法
本发明属于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栽培方法。一种小麦栽培方法,在小麦栽培过程中,当麦株上出现蚜虫时喷施增效杀虫剂,所述增效杀虫剂以藻酸丙二醇酯与环虫酰肼或氟吡呋喃酮二元复配为活性成分,辅以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制成...
张志勇熊淑萍王小纯马新明韦一昊张娟娟许鑫
降解菌HN36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烟草茎尖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利用降解菌HN36降解土壤中的二氯喹啉酸及修复土壤的生态环境,为稻田植烟地区烟叶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将二氯喹啉酸与降解菌HN36配成一定量的溶液,均匀喷洒到过筛的干土中,将5叶期烟苗移栽到处理的塑料盆土中。当烟苗长到8叶期时分别取茎尖﹑顶叶和中部叶进行处理,在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土壤中二氯喹啉酸降解的动态。烟株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程度有差异,表现为受害烟株>修复烟株>健康烟株;烟株的茎尖和顶叶细胞伤害最严重,中部叶片细胞伤害较轻。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含二氯喹啉酸的土壤中,加入降解菌HN36能加速二氯喹啉酸降解,改善土壤健康质量,烟株细胞超微结构及烟叶品质明显得到修复。
刘华山左涛韩锦峰徐淑霞张志勇王晓军袁仕豪蒲文宣易建华
关键词:二氯喹啉酸烟草超微结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