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杰
- 作品数:32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10),建立四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单纯麻醉和手术操作,无缺血过程;缺血再灌注组:缺血10 min后再灌注;缺血后处理组:缺血10 min后以10 s再灌注/10 s阻断,共6个循环实现缺血后处理。再灌注后于第1天和第3天进行行为学观察;在72 h后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Morris水迷宫提示:再灌注后第1天,缺血再灌注组的平均上台时间(84.76±10.22)s较假手术组(27.08±7.52)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4,P<0.05),缺血后处理组的平均上台时间(50.24±9.72)s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P<0.05)。再灌注后第3天,缺血再灌注组的上台时间(55.90±11.26)s仍明显长于缺血后处理组(29.22±5.8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P<0.05)。72 h后病理学染色提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分别为假手术组的25.90%和64.60%。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明显减少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死亡,减轻行为学缺损,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有神经保护作用。
- 章卫桥张志杰郑钧邱永明
- 关键词:全脑缺血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
- Mir-126在泌乳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mir-126在泌乳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溴隐亭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14例溴隐亭敏感泌乳素腺瘤和5例溴隐亭耐药泌乳素腺瘤组织中的mir-126的表达情况。结果 mir-126在溴隐亭耐药泌乳素腺瘤组织中表达量为5.14±1.28,在溴隐亭敏感泌乳素腺瘤组织中表达量为0.79±0.80,mir-126在溴隐亭耐药组中的表达高于溴隐亭敏感组(P<0.05)。结论 mir-126参与了泌乳素腺瘤对溴隐亭的耐药机制的过程。
- 李伟强王振忠赵飞张志杰郑钧王孟均张波林舰舰余金聪章卫桥
- 关键词:泌乳素腺瘤溴隐亭耐药机制
- 颅脑外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3例CT证实为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病例在发现大面积脑梗死后均采用综合治疗,并随访半年,按GOS标准判断预后,恢复良好2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可随时发生大面积脑梗死,致死、致残率高。对此,术后应及时复查CT,对大面积脑梗死应早期发现,充分减压,及早采用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 张志杰郑钧周三权章卫桥潘新宇
- 关键词:脑梗死颅脑外伤
- 臀大肌注射部位的超声探查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进一步明确臀大肌注射区中是否都有臀大肌覆盖。方法以臀大肌注射区作为观察部位,通过B超对524例患者臀大肌注射区进行超声探查。结果臀大肌注射区内极大部分没有臀大肌回声。用联线法定位,在中外1/3交界点95.0%能探及部分臀大肌上缘的回声,B超探头沿联线从中外1/3处往外上移1cm,只有1.9%的人还能探及部分臀大肌的回声,往外上移2cm,所有被检查者均未探及臀大肌的回声。结论《护理学基础》等教材中,规定的臀大肌注射部位不够确切,有待进一步探讨。
- 陈建意马丽锋张志杰
- 关键词:臀大肌肌内注射注射部位
-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在基层医疗中心的个体化微创治疗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中心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个体化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7例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和软通道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手术治疗未脑疝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结果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56例:死亡6例,Ⅴ级4例,Ⅳ级8例,Ⅲ级22例,Ⅱ级14例,Ⅰ级2例。软通道立体定向手术组21例:死亡3例,Ⅴ级3例,Ⅳ级3例,Ⅲ级12例。结论应该为每一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制定合适的个体化微创治疗方案: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更适合于手术耐受能力好、颅内出血尚未稳定而需超早期、早期急诊手术患者;软通道置管引流手术更适合于出血稳定、血肿位置深、手术耐受能力差患者,尤其适合于老年高龄患者。
- 王振忠章卫桥郑钧张志杰林舰舰姜波纹杨丽君诸葛启钏
-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个体化微创治疗
-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套管不同处理方式预防感染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纱布覆盖封堵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套管的实用性,研究不同方式处理气管套管预防感染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1年3月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192例,随机分为传统封管组51例、直接封管组68例与纱布覆盖组73例,对其实用性及对感染的预防价值进行比较。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纱布覆盖封堵后拔管的方法成功率较高为100.00%,感染率较低为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置管时间传统封管组为(36.09±6.82)d、纱布覆盖组为(27.65±7.06)d(P<0.001,t=3.897)、直接封管组置管时间为(44.83±9.65)d,与纱布覆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6.83)。结论先用纱布覆盖封堵套管后再拔管的方法能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简单易行,且可减少患者气管套管的留置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有较强的实用性。
- 张志杰金平吴丽萍
-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套管
- 手术切除脑膜中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4年
-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traumatic intracranial aneurysms,TICAs)十分少见,占颅内动脉瘤不足1%,这些动脉瘤大多见于穿通伤或附近颅骨骨折所致的血管损伤,病理检查多数为假性动脉瘤.TICAs多发生于外周和颅底血管,外周血管的TICAs多见于大脑前动脉远端、远端皮质动脉等;颅底部位的TICAs通常累及颈内动脉的岩骨段、海绵窦段、床突段,而出现在脑膜中动脉的假性动脉瘤则更为罕见.近期发现并手术治疗1例创伤性脑膜中动脉假性动脉瘤(TPMMA),现报道如下.
- 章卫桥刘岩张志杰王振忠郑钧邱永明
- 关键词:动脉假性动脉瘤脑膜中动脉文献复习手术切除创伤性颅内动脉瘤大脑前动脉
- 颅脑损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6例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郑钧张志杰周三权潘新宇赵云张伟桥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误诊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真菌感染32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潘新宇周三权郑钧张志杰
- 关键词:真菌感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侵袭性操作ICU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分析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死亡17例,恢复良好4例,中残2例,重残
- 郑钧张志杰周三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