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玉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青年马克思
  • 2篇唯物
  • 1篇邓小平
  • 1篇心态
  • 1篇心态研究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国家
  • 1篇治国
  • 1篇人民
  • 1篇人民群众
  • 1篇市民
  • 1篇市民社会
  • 1篇私有制
  • 1篇群众
  • 1篇人本
  • 1篇人本主义
  • 1篇主义
  • 1篇唯物史观
  • 1篇唯物主义
  • 1篇文本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张海玉
  • 1篇周广远
  • 1篇贾晓光

传媒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延边党校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邓小平与党的群众路线被引量:1
2014年
邓小平的群众路线思想先后经历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阶段。其内容丰富,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之群众史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变化,紧贴人民切身利益,从朴素的"为了群众"到成熟的群众观点,从碎片化的只言片语到完善的体系规章,邓小平同志有关群众路线的思想日趋丰富、日趋贴近时代,是新时期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同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亦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张海玉王章玲
关键词:邓小平唯物史观人民群众
马克思与《克罗茨纳赫笔记》
2014年
法国学者科尔纽最早注意到《克罗茨纳赫笔记》,随后关于其在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转向中历史地位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焦点和热点。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可归纳为三方面:从马克思民主观的理论来源出发,指出克罗茨纳赫时期是马克思民主观形成的最初阶段,为解答莱茵报时期对黑格尔国家哲学的疑问提供了理论依据[1];从"私有制及其结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出发,高度赞扬《克罗茨纳赫笔记》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奠基作用;从经济学的研究意义出发,肯定其历史地位的同时尖锐指出"对这一文本不应估计过高"和"(内涵)不够深刻"。准确解读笔记文本内容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著作,有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思想的连续性,同时为深入剖析《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历史哲学、政治哲学意义,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
张海玉贾晓光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唯物主义
青年马克思《克罗茨纳赫笔记》文本研究
《克罗茨纳赫笔记》是青年马克思思想转折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开始受到中西学者的关注。深入阅读MEGA2版德文原著,同时结合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其他著作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进行...
张海玉
关键词:人本主义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私有制
文献传递
转型期的中国国民心态研究
2014年
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1]而社会心态下的国民心态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又是不可回避的重中之重。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增大从而产生不良心态。因此,如何将民生保障从物质领域延伸到精神层面,以及如何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张海玉周广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