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157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成人复发性髌骨脱位术前高度膝关节J形征导致术后内侧髌股韧带移植物残存松弛的分析 2023年 目的评估接受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合并胫骨结节截骨术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分析术前不同严重程度的膝关节J形征对术后重建移植物松弛度的影响及高度J形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接受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胫骨结节截骨术治疗的成人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术前对髌骨运动轨迹进行评估,根据膝关节J形征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3度组、2度组及1度组。分别比较3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移植物稳定性(麻醉下髌骨外推应力指数)、移植物失效率、CT参数(髌骨-股骨滑车沟距离、股骨前倾角、胫骨外旋角、膝关节旋转角)、髌骨高度、股骨滑车分型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髌股关节功能Kujala评分及Lysholm评分]。同时分析造成术前高度J形征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时间(38.2±5.9)个月(范围36~45个月),97.1%(134/138)患者髌骨无再发脱位。术前J形征3度组17例,2度组24例,1度组97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侧别、受伤至接受手术时间窗、随访时间及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J”形征3度组患者术后麻醉应力下髌骨外推指数(36.4%±19.6%)大于2度(23.5%±8.1%)和1度组(22.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度组术后髌骨-股骨滑车沟距离(-1.7±8.2)mm大于2度(-6.6±8.0)mm和1度组(-9.4±7.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度组股骨前倾角(28.2°±11.6°)大于2度(20.4°±12.6°)和1度组(19.6°±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度组胫骨外旋角(30.4°±20.0°)大于2度(16.5°±17.5°)和1度组(19.8°±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度组膝关节旋转角(14.6°±5.4°)大于2度(8.3°±3.9°)和1度组(9.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指标在2度和1度组间无差异(P>0.05)。其他影像学参数3组间差异 薛喆 裴征 唐冲 张昆 张辉 贾俊秀 李冬 薛涛 刘家帮 张清华 王鲁宁 关振鹏关键词:髌股关节 老年肱骨远端骨折不同手术入路疗效评价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价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岁以上获随访患者58例,患者均为AO分型中的C型骨折,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成A组(肱三头肌舌形瓣组)20例及B组(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38例,评价两组术后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方面差异,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组间患者临床疗效。结果58例患者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1.6±11.9)个月。骨折愈合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B组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入路均可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术后能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评分优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对于老年C型肱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昆 刘家帮 李冬 张清华 裴征 关振鹏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3例,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13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0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负重时间均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优良率(88.7%)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7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可耐受手术、预期寿命长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对于身体条件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可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张清华 张光武 栗剑 刘家帮 吴四军 张昆 姚洪春 阚金富 李冬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我院收治的33例胫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胫骨骨缺损1-7 cm不等,其中有8例合并软组织缺损,均行一期清创、外固定架植入,二期胫骨截骨、骨延长技术。截骨术后10 d开始延长,每天延长1 mm。结果随访时间:1-4年,平均2.5年。所有患者均获得骨和软组织缺损修复、骨感染治愈。根据改良Paley骨延长评分,16例优,12例良,5例可。结论 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操作简便、创伤小、预后良好,是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刘家帮 薛涛 刘正 吴四军 黄雷 姚洪春 张清华关键词:胫骨慢性骨髓炎 骨缺损 PTH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基因rs1459015位点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人群,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折组)127例,非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对照组)145例。采用SNaPshot法检验PTH基因多态性,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腰椎L2~4、股骨近端的neck、Ward’s三角、troch和total骨密度,计算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析骨折组和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差异以及骨折组PTH基因多态性与各部位骨密度的关系。结果骨折组A、G等位基因频率19.7%、80.3%,对照组A、G等位基因频率18.6%、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9%、31.5%、64.6%和3.4%、30.3%、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各部位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除neck骨密度差异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中GG基因型腰椎骨密度均高于AA、AG基因型(P>0.05)。与AA、GG基因型相比,骨折组AG基因型髋部骨密度较高(P>0.05)。结论PTH基因多态性rs1459015位点与北京地区汉族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不相关。 王其飞 薛涛 张清华 张昆 王占国 阚金富 李冬 张光武关键词:多态性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折 骨髓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骨髓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71例骨髓炎患者的106个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做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出113株病原菌,革兰阳性细菌62株(54.9%),革兰阴性细菌51株(45.1%);有2种或2种以上致病菌占标本例数的40.0%。前5位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5.4%)、大肠杆菌(8.8%)、铜绿假单胞菌(8.8%)、粪肠球菌(7.1%)、阴沟肠杆菌(7.1%)。革兰阳性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100.0%敏感,对利奈唑胺的敏感度为97.2%;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4%、92.3%、70.0%。革兰阴性细菌中大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配能100.0%敏感,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复方磺胺完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多黏菌素敏感度为100.0%,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唑啉完全耐药。结论在治疗过程中骨髓炎的混合感染比例较高,革兰阳性细菌比例上升,耐药性增加,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张清华 刘家帮 阚金富 李冬 张昆 薛涛 王其飞 张光武关键词:骨髓炎 抗菌药 细菌谱 耐药性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meta分析 被引量:17 2019年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目前治疗髋关节重度骨关节炎的主要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术后疗效,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RAS)已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得到普遍应用,但尚无对ERAS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ERAS在THA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Science Direct、Wiley onli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ERAS在THA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工具评估文献风险,数据分析使用RevMan 5.3软件。结果:共纳入6篇RCT,2086例患者,其中ERAS组691例,对照组13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ERAS组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MD=-2.55,95%CI:-2.82^-1.28,P<0.0001);ERAS组术后输血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RR=0.51,95%CI:0.34~0.77,P=0.001);而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恶心方面,ERAS组和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RAS在THA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缩短住院时间、较少输血事件,但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唐冲 刘正 吴四军 张清华 刘家帮 裴征 关振鹏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全髋关节置换术 META分析 单髁置换术中髌骨不同处理方式疗效评价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髌骨不同处理方式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行UKA的患者59例,其中A组(UKA组)43例,B组(UKA+髌骨成形术组)16例,随访时间8~37个月,平均19.6个月,评价两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观测术前术后髌骨外倾角的变化,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American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价膝关节功能,英国骨关节协会满意度评分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髌骨外倾角为(4.55±1.16)°和(4.04±0.98)°,B组由术前(8.21±1.58)°降至(4.51±0.97)°,两组术前术后髌骨外倾角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末次随访两组髌骨外倾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成形术组和髌骨未处理组均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对退变较重的髌股关节行髌骨成形术临床效果满意,膝关节近期功能恢复良好,中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张昆 关振鹏 刘家帮 张清华 裴征 李冬 薛涛关键词:单髁置换术 髌骨成形术 外固定架结合VSD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彻底清创、真空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彻底清创、真空负压引流方法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69例,男62例,女7例。通过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有无复发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清创术后13~42 d(平均23.3 d),67例患者感染得到控制,创面愈合,感染控制率97%,随访6~34个月(平均17. 4个月),无复发;2例患者多次行清创和真空负压引流术,感染无法控制,最终行截肢手术。结论外固定架结合彻底清创、真空负压引流术是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张清华 刘正 张光武 刘家帮关键词:骨髓炎 外固定架 清创术 CD40基因rs1883832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CD40基因rs1883832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和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折组)和163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对照组)。采用SNa Pshot法进行SNP分型,化学发光法测定骨代谢标志物PINP和β-CTX水平,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腰椎L2-4和髋部骨密度。分析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有无差异,并分析两组rs1883832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标志物和各部位骨密度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基因型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骨折组和对照组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3%、69.7%和32.2%、67.8%(P>0.05);两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5%、37.7%、50.8%和10.4%、43.6%、46.0%(P>0.05)。骨折组骨转换标志物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各部位骨密度低于对照组;两组AA基因型各部位骨密度均低于AG、GG基因型(P>0.05)。结论未发现CD40基因rs1883832多态性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和骨密度存在相关性。 贾俊秀 王其飞 张清华 刘家帮 李沼 张光武 关振鹏关键词:多态性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