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烨

作品数:145 被引量:1,55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6篇医药卫生
  • 15篇农业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3篇流感
  • 53篇病毒
  • 37篇流感病毒
  • 27篇禽流感
  • 25篇肿瘤
  • 19篇放疗
  • 18篇禽流感病
  • 18篇禽流感病毒
  • 16篇脑转移
  • 16篇基因
  • 15篇血凝
  • 15篇血凝素
  • 15篇转移瘤
  • 13篇流感病毒A型
  • 12篇预后
  • 12篇脑转移瘤
  • 11篇神经氨酸酶
  • 11篇酸酶
  • 11篇抗原
  • 9篇血凝素基因

机构

  • 65篇中国疾病预防...
  • 4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4篇北京协和医学...
  • 1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北京标凯科技...
  • 7篇北京中亚国瑞...
  • 3篇湖南省疾病预...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深圳市卫生防...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广州市儿童医...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卫生部疾病控...
  • 2篇中国疾病控制...

作者

  • 144篇张烨
  • 47篇舒跃龙
  • 39篇郭元吉
  • 38篇王敏
  • 35篇郭俊峰
  • 28篇肖建平
  • 27篇李梓
  • 27篇温乐英
  • 19篇董婕
  • 18篇李晔雄
  • 15篇易俊林
  • 14篇薄洪
  • 14篇王大燕
  • 12篇董丽波
  • 12篇徐翠玲
  • 11篇邹淑梅
  • 11篇王凯
  • 11篇赵翔
  • 10篇高黎
  • 9篇辛丽

传媒

  • 37篇中华实验和临...
  • 17篇中华放射肿瘤...
  • 10篇病毒学报
  • 6篇医学信息学杂...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疾病监测
  • 3篇抗癌之窗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中国神经肿瘤...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实验动物科学
  • 2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5篇2012
  • 9篇2011
  • 13篇2010
  • 12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相变异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被引量:18
1998年
目的弄清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相变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病毒粒RNA经逆转录合成c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纯化,采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35株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HA1区基因长度均为984个核苷酸,它们间无发生任何核苷酸丢失或插入并发现HA1蛋白分子上氨基酸序列多变点主要在HA蛋白的顶部,尤其抗原决定簇B区和受体结合部位(RBS),这进一步证实了,HA蛋白分子上氨基酸替换主要是人群免疫压力所造成。同时还发现了半胱氨酸和脯氨酸具有高保守性及糖基化位点主要集中在HA1区的N和C端,尤其N端。糖基化位点如此分布在病毒基因进化和流行病学上意义至今不清楚。结论H3N2亚型病毒“O”相毒株的出现与其蛋白分子上第226位氨基酸发生替换密切相关并推测“O”相毒株HA蛋白三维结构与“D”相的不同。
郭元吉董婕王敏张烨郭俊峰
关键词:流感病毒核苷酸序列相变H3N2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两次全国性调查比较
目的:乳腺癌根治术仍是国内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术方式,本研究评价2009年度全国根治术后放疗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过去6年来的变化趋势.方法: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治疗技术,所有调查表寄往全国所有放...
惠周光张烨余子豪李晔雄
大于3cm脑转移瘤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初探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回顾分析〉3cm脑转移瘤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的初步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06年前10年间采用FSRT且资料完整的直径〉3cm的脑转移瘤患者47例,其中男34例,女13例,年龄31~87岁(中位值58岁)。原发灶病理为腺癌19例,鳞癌7例,小细胞癌7例,腺鳞癌3例,黑色素瘤2例,低分化癌、透明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各1例,病理类型不明6例。初治组26例,复发组21例。脑转移瘤直径3.1—6.0cm(中位值3.8cm)。计划靶体积2.5—33.8cm^3(中位值9.4cm^3)。FSRT总剂量16~68Gy(中位值31Gy)分2~15次(中位值5次)。原发灶治疗方法:手术23例,放、化疗22例,未治2例。结果随访截止2008年4月,随访率为100%,满5年随访的例数为28例。1、2、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9%、44%、44%。中位生存期11.0个月(0.5—88.0个月,95%CI=8.1~13.8个月);1、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17%、6%。在死亡的46例中,21例死于颅内病变进展,17例死于颅外病变进展,8例死于其他原因。结论FSRT通过分次治疗、个体化给量、全脑放疗或一程FSRT后推量,能有效控制最大径〉3cm的脑转移瘤、延长生存并改善生活质量。
姜雪松肖建平宋一昕张可翟万聪张烨李晔雄
关键词:放射疗法预后
A/PR/8/34(H1N1)病毒株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了解当今人群中是否仍有A/PR/8/34(H1N1)这类毒株的活动。方法从全国8个不同地区采集1975年之后出生人的血清,用常量半加敏HI测定A/PR/8/34(H1N1)毒株的抗体,然后凡HI效价≥10的血清,一律按同法对A/Swine/Iowa/15/30(H1N1)、A/桂富/10/194(H1N1)和A/京防/53/97(H1N1)毒株进行复核测定。结果有24份血清HI效价≥20,分布于8个不同地区。
郭元吉祁俊林王敏程小雯刘传楠程小雯赵晓梅沈蕊华蔡日芬郭俊烽张烨
关键词:流感病毒血清流行病学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难治性脑转移瘤的Ⅱ期临床研究
目的 本研究为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价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难治性脑转移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三组难治性脑转移瘤患者,分别为:A组:脑转移灶≥3个;B组:最大脑转移灶体积≥6c...
肖建平马玉超徐英杰刘笛毕楠王文卿张烨刘清峰邓垒王凯
2010年与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现状比较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两次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现状调查的比较,评价6年间改善情况。方法2010年3月和8月分两轮向拥有放疗单位的医院邮寄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医院基本信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适应证和治疗技术细节等。调查结果与2004年首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并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结果952家医院中396家(41.6%)开展了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比首次的29.4%(210/715)有所增加。与首次调查相比,手术至放疗中位间隔时间增加6周(12周:6周),术后最常用放化疗顺序由原来的化放化疗(71.7%)转变为序贯化放疗(73.5%)。仅以L或Ⅲ期和(或)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作为术后放疗适应证医院占29.5%,而2004年度时仅为7.1%。术后对T1-2N0期、T1-2N0期肿瘤位于内象限或中央区、T1-2期且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者放疗的医院比例由2004年度的11.9%、63.8%、87.6%下降至1.5%、19.7%、62.1%(P均=0.000)。最常见照射靶区仍然为胸壁和锁骨上下区(均为97.0%,2004年度时分别为97.1%和96.2%),内乳区和腋窝分别减少至39.1%和50.0%(2004年度时分别为85.2%、74.8%)。胸壁照射时以手术瘢痕作为参考加量占75.0%(2004年度时为9.0%)。结论近年中国大陆地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现状进步较大,对适应证和放疗技术的选择更符合规范,但仍还需进一步完善。
惠周光张烨张江鹄余子豪刘新帆金晶王维虎王淑莲宋永文刘跃平任骅房辉李晔雄
关键词: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
建立微量空斑减少方法测定人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中和抗体水平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微量空斑减少的方法测定人血清中H7N9禽流感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方法确定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后形成空斑数目,进行病毒定量,系列稀释待测抗体,加入已定量病毒,计算病毒被抗体中和后空斑减少数目,确定中和抗体的滴度。实验中以H7N9病例血清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以其他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人群血清评估微量空斑减少方法的特异性,同时将该方法与微量中和实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微量空斑减少方法不仅能够检测H7N9禽流感病例中和抗体水平,而且该方法检测季节性流感病毒抗体、H5N1和H9N2禽流感病毒抗体与H7N9禽流感病毒抗体之间均无交叉反应,与微量中和实验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建立的微量空斑减少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用于人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中和抗体的检测。
薄洪董丽波张烨董婕邹淑梅高荣保王大燕舒跃龙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中和抗体
中国原发性喉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被引量:6
2022年
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喉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2016年我国喉癌标化发病率为1.12/10万,标化死亡率为0.61/10万。虽然我国喉癌发病率较低,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空气污染和吸烟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喉癌造成的长期经济负担值得社会关注。全国不同地区喉癌诊治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是制约我国喉癌患者生存进一步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其目的是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动喉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喉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喉癌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专家共识》等国家级喉癌诊疗指南规范,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专家推荐、临床经验及我国国情,在符合科学性、规范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原发性喉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具体如下。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喉癌质控专家委员会易俊林易俊林刘绍严张烨郭晔刘绍严韩非陈传本李金高韩非陈传本李金高苗素生王佩国韩亚骞黄文孝苗素生王琰毛燕萍
关键词:标化死亡率头颈部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喉癌患者空气污染
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检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明确相关,多个研究显示血浆EBV-DNA对于鼻咽癌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我院患者进行了血浆EBV-DNA的检测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2013—2016年连续性鼻咽癌患者471例,分析其治疗前EBV-DNA水平与分期、肿瘤负荷的相关性,并对治疗前、治疗末EBV-DNA进行生存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前血浆EBV-DNA中位数137 copies/ml (0~494000),与T分期、N分期、M分期、总的临床分期、肿瘤负荷均有明显统计学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浆EBV-DNA拷贝数≤1300组比〉1300组的患者有更好OS (P=0.007)、PFS (P=0.011)、DMFS (P=0.003)。治疗末血浆EBV-DNA不可检测到的患者有更好OS (P=0.016)、PFS (P=0.000)、DMFS (P=0.000)。Cox多因素分析T分期、治疗末是否可检测到EBV-DNA为OS (P=0.030、0.012)的预后因素,N分期(P=0.037、0.017)、放疗末是否可检测到EBV-DNA (P=0.006、0.001)为PFS及DMFS的预后因素。结论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浆EBV-DNA水平与分期及肿瘤负荷有明显相关性,治疗前EBV-DNA水平更高的患者可能治疗后的预后更差。治疗末血浆EBV-DNA是否可检测到对于OS、PFS、DMF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王惠丽黄晓东曲媛王凯吴润叶张烨刘清峰张世平王憨杰许潇天肖建平易俊林罗京伟徐国镇高黎
关键词:鼻咽肿瘤预后
流感病毒A/广州/333/99(H9N2)毒株基因组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4
2002年
目的 了解一株再次从流感患儿中分离出禽H9N2流感毒株的基因组特性 ,并弄清它的来源。方法 病毒在鸡胚中传代 ,从收获的尿囊液中提取RNA ,通过逆转录合成cDNA ,cDNA用PCR扩增。PCR产物用纯化试剂盒纯化 ,接着做核苷酸序列测定 ,然后用MegAlign(Version 1 0 3)和Editseg(Version 3 69)软件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 A 广州 333 99(H9N2 )毒株的基因组属于禽流感病毒 ,但它明显不同于A Duck HongKong Y439 97毒株。同时不含有任何人流感病毒基因节段 ,其基因组中有 4个基因节段 (分别编码HA、NA、NP和NS蛋白 )来自G9毒株基因系 ,而其余 4个基因节段 (分别编码PB2、PB1、PA和M蛋白 )来自G1毒株基因系。结论 A 广州 333 99(H9N2 )病毒是G9和G1毒株通过基因重配而来的重配株 ,它最大可能性直接来自禽。进一步证实了禽H9N2毒株能感染人 ,同时首次证实了H9N2不同基因系毒株间 。
郭元吉吴昆昱董婕王敏张烨郭俊峰陈继明陈稚峰李梓谢健屏
关键词:基因组流感病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