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娥
-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传统人生美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
- 2012年
- 传统人生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之间存在诸多关联域,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建构的理论资源。传统人生美学的"天人合一"观有利于促成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中和之美"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所追求的和谐主体建构具有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强调情理和谐、内外兼修等方面;老庄"有无相生"观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实现有机统合。
- 张纪娥李军
- 关键词:天人合一中和之美有无相生
- 浅析在校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条件
- 2009年
- 入党条件,党章第一条就有最一般化的规定,其中最核心、最需要考察和最需要细化的表述就是吸收"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这就决定在校大学生入党,最重要的就是成为所在群体的"先进分子",即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且综合评价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按此界定,可以尝试建立一个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的在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先进分子是全面发展中合格且优秀的学生"的标准确立在校大学生入党的条件。
- 刘宗泉张纪娥
-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条件
- 职业化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被引量:1
- 2015年
- 为适应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职业化转型已成必然,其中关键任务是师资队伍建设。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存在高层次人才欠缺、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对策略包括推动管理队伍转型、根据教师自身特长分类指导、推动科研工作转型、聘用兼职教师、建立与应用型大学相匹配的教师评价体系等。
- 张纪娥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职业化师资队伍
- 儒家自我教育法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3
- 2007年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革新有利于摆脱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而在这一方法的革新过程中,儒家自我教育法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较全面地梳理了儒家对自我教育法实施条件、目标确立、动机促成和实施途径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它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张纪娥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儒家自我教育法
- 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构被引量:1
- 2012年
-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体系建构、根本目标以及方法改进,决定了其需要借鉴美学理论和方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诸多美学理论中获取丰富资源,美学也可以从多层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
- 张纪娥李军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构美学
- 多维批判视野下的《生命册》被引量:7
- 2013年
- 这是一部容量很大的小说,浓缩了五十年的时代变迁和人物的命运纠葛,呈现出不同时代境遇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这也是一部颇能体现作者写作雄心的小说,是作者调动所有创作资源对平原世界的全景展示,是一次对自身生命历程的凝神回眸。本书的写作对作者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因为他的着眼点是大时代的风云变迁。但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通过几个主要人物将众多人与事串联起来,并运用复调叙事手法交叉展开两个不同时代的画卷和话语空间,巧妙地避免了叙事的繁复和似乎理所应当的宏大叙事。
- 王海涛张纪娥
- 关键词:生命历程内心世界话语空间叙事手法
- 王国维美学转型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 2004年
- 学界对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研究已有很多 ,但多数研究者只将目光放在王国维身上 ,不能将王国维放在近代美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加以关注 ,忽略了王国维前后的一些重要美学家。笔者认为 ,要清楚地揭示王国维美学在中国传统美学近代转型中的价值 ,稍前的常州词派诸家及同时的陈衍、梁启超等人的理论无疑应成为重要的参照系。
- 王海涛张纪娥
- 关键词:美学思想美学史常州词派
- 地方师范院校的生存境遇与发展走向探析被引量:2
- 2006年
-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方师范院校的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地方师范院校要实现长期稳步发展,应处理好师范性与综合性、基础性与学术性、地方化与区域化等矛盾问题。
- 张纪娥王海涛
-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教育师范性地方化
- 论阎真长篇小说《活着之上》
- 2015年
- 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与生存状态始终是当代文学关注和思考的焦点。这涉及到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也需要不同的表现方式。其中,由学者型作家完成的知识分子书写尤为引人关注。一方面是由于知识分子自身的特殊性决定其成为当代人生存状态的典型体现者,另一方面是由于学者型作家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与其书写对象有着更高的亲和度。此类作品因此成为亲历性的、
- 张纪娥
- 关键词:活着学者型生存境遇亲和度亲历性《沧浪之水》
- 论加强大学生忧患教育
- 2009年
- 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忧患教育重视不足,大学生自身忧患意识也有特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是:理想信念不明确,成才观存在偏差;患得患失的狭隘心理和彷徨不定的矛盾心理等。在加强大学生忧患教育中应注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等方面。
- 张纪娥赵迎春
- 关键词:大学生忧患意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