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丽
- 作品数:13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角膜地形图引导与常规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术后波前像差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术后波前像差的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近视眼激光治疗中心进行LASIK的患者40例80眼,在术前通过Zyoptix波前像差仪对患者进行波前像差的测量。随机分两组,其中20例40眼接受常规LASIK(对照组),20例40眼接受角膜地形图引导个性化LASIK(computer assisted corneal topography guide optimized refractive keratectomy,ORK-CAT组),分别于术后1,3,6mo对患者进行视力、屈光度数和波前像差检查,从而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LASIK治疗近视眼的疗效。结果:术后早期两组间屈光度数均呈轻微过矫状态。术后1mo时两组之间屈光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mo时两组之间屈光度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两组屈光度数均有轻度的回退,ORK-CAT组比对照组回退少。两组术后高阶像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术后每个随访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K-CAT组和对照组高阶像差比较,术后每个随访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LASIK的术后视觉质量优于传统LASIK。
- 宋伟琼武正清何芳李国桥段金凤张艳丽
-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LASIK手术
- 高度近视眼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高度近视眼眼环组织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对28例53只高度近视眼和32例64只正视眼,采用GE Lightspeed pro16层螺旋CT机行CT灌注扫描,获取眼球赤道后眼环血容量值(BV),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近视眼赤道后部眼环BV值均值(4.61±1.48)ml/100g,正视眼为(7.72±1.92)ml/100g2组BV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该区域血管的大小、多少和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眼球屈光度与眼环CT灌注BV值呈正相关(r=0.793,P<0.01),即随近视屈光度数增加,眼环灌注BV值减少。结论: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眼环BV值能反映高度近视眼眼环组织微循环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种较好的定量检测方法。
- 武正清郑海军周海军李国桥何芳张艳丽吴芳陈书扬
- 关键词:高度近视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 一种眼科白内障手术照明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白内障手术照明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安装件,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室内增湿器,所述室内增湿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机...
- 何芳易建武许建芳张艳丽
- “鸡尾酒”疗法在睑板腺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疗效
- 2020年
- 目的探讨“鸡尾酒”疗法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120例(228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睑板腺按摩治疗;中药熏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鸡尾酒”疗法组在中药熏蒸组基础上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月对3组进行症状评分、裂隙灯检查(睑缘评分等)、泪膜破裂时间检测、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治疗后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65.00%、中药熏蒸组72.50%、“鸡尾酒”疗法组95.00%。治疗前3组各项评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月,“鸡尾酒”疗法组的症状评分、睑缘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均优于同时期中药熏蒸组和对照组(P<0.05),中药熏蒸组的症状评分、睑缘评分、泪膜破裂时间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同时期3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泪液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各项观察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鸡尾酒”疗法能显著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 欧玉仑刘茹李植源张艳丽邝国平周小平
- 关键词:睑板腺糖皮质激素熏蒸
- 虚拟现实技术视觉训练联合家庭训练治疗大龄弱视儿童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VR)视觉训练联合家庭训练对大龄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首次就诊于本院眼视光中心的50例(78眼)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矫正屈光不正后随机分为实验组[n=26(39眼)]和对照组[n=24(39眼)]。实验组采用集中VR视觉训练联合家庭弱视训练,对照组采用家庭弱视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训练后视觉方向、视觉轮廓及视觉精细治愈率。结果实验组弱视治疗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实验组视觉方向、视觉精细和视觉轮廓治疗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R视觉训练联合家庭训练治疗大龄弱视儿童效果显著,能快速提升视力,改善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杜玲芳高娜何芳宋伟琼谭华霞张艳丽
-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视觉训练
- 常规LASIK与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散光的对比研究
- 2013年
- 目的比较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简称常规LASIK)和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ISIK(简称波前像差引导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散光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手术者,其中散光度数≥-2.00 DC作为入选对象共82例(163只眼)。其中选择行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术者42例(83只眼),散光(-3.55±1.09)DC;接受常规LASIK术者40例(80只眼),散光(-3.47±1.23)DC。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7 d、1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视力、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的检查和视疲劳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的差别。结果 (1)术后7 d、1个月、6个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术者视力分别优于常规LASIK术者(P<0.05)。(2)角膜地形图查残余角膜散光度:波前像差组7 d、1个月、6个月分别为(-0.35±0.24)DC、(-0.42±0.13)DC、(-0.51±0.19)DC;常规组7 d、1个月、6个月分别为(-0.75±0.28)DC、(-0.92±0.23)DC、(-1.21±0.21)D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波前像差组和常规组高阶像差均呈增加趋势,以彗差和球差增加为主。波前像差组在总高阶像差(HOAROM)、30°三叶草(Z6)、垂直彗差(Z7)和水平彗差(Z8)高阶像差的改变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4)视疲劳满意度调查:波前像差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LASIK较常规LASIK能更好地矫正中高度近视散光,使患者术后角膜残余散光更少,高阶像差的增加更少,视力恢复更理想,视觉质量更佳,患者的满意度更好。
- 杜玲芳何芳武正清张艳丽林鹏飞宋伟琼
- 关键词:波前像差高阶像差角膜地形图
- 品管圈在提升眼视光中心验光配镜质量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改善眼视光中心验光配镜质量,以提高人们对验光配镜的满意度.方法:按照品管圈理论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通过收集2014年1月-6月中心验光配镜满意度调查表,分析人们对验光配镜满意度不高的真正原因,拟定对策加以实施并对效果进行评价和检讨.结果:人们对中心验光配镜质量的满意度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57%上升到活动后的68%.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发现和解决眼视光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可行且有效的,在及时提升验光配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医患沟通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 何芳宋伟琼杜玲芳张艳丽林鹏飞贾晓荣
- 关键词:品管圈验光配镜满意度
- 半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启瓣器
- 半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启瓣器,包括握把,握把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启钩,握把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滑齿,启钩为钛合金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启瓣器的握把表面设有防滑齿,防止由于医生手部沾上眼药水等液体导致的打滑,握把...
- 宋伟琼何芳张艳丽
- 文献传递
- 郴州市城区中小学学生视力低下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郴州市城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为开展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1 286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分别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对视力低下单因素和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郴州市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47.50%;小学视力低下率为34.01%;初中视力低下率为62.10%;视力低下的主要问题是近视(70.01%);小学生近视率22.57%,初中生近视率48.84%。影响视力低下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年级、父母有近视、课外作业时间长,经常连续阅读1h以上、看视频时间长、肥胖。保护因素有:课间在教室外活动及户外活动。结论:青少年视力低下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及早预防,养成良好的视觉行为习惯将有助于保护青少年视力。
- 欧玉仑邝国平周小平何良波张艳丽唐应方
- 关键词:视力低下近视流行病学
- 合并下斜肌亢进的外斜Ⅴ征的个性化手术治疗的长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伴有下斜肌亢进的Ⅴ型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方法和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61例合并下斜肌亢进的外斜Ⅴ征患者,根据其双眼下斜肌亢进是否对称,分为3组。A组19例单侧下斜肌亢进的患者,手术采用单眼下斜肌切断术治疗Ⅴ征;B组18例双侧下斜肌亢进且双侧下斜肌亢进相差(0^+1)的患者,手术采用双眼下斜肌切断术治疗Ⅴ征;C组24例双侧下斜肌亢进且双侧下斜肌亢进相差(+2^+3)的患者,手术采用一眼下斜肌单纯切断加另一眼下斜肌部分肌肉切除术治疗Ⅴ征。观察3组患者术后1年的眼位、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的情况。结果手术后1年复查:A组18例第一眼位没有外斜视,1例外斜视欠矫,2例出现对侧下斜肌亢进,17例上下转25°Ⅴ征消失,双眼下斜肌无亢进,10例同视机检查具有二级功能;B组15例第一眼位没有外斜视,2例外斜视过矫,1例外斜视欠矫,17例上下转25°Ⅴ征消失,5例同视机检查具有二级功能;C组22例上下转25°Ⅴ征消失,2例残余单眼下斜肌亢进(+1^+2),21例第一眼位没有外斜视,1例外斜视过矫,2例外斜视欠矫,3例同视机检查具有二级功能。结论外斜Ⅴ征根据是否伴有双侧下斜肌功能亢进及双侧亢进程度制定手术方案,而采取个性化手术治疗的长期疗效确切,手术矫正有利于部分患者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 杜玲芳谭华霞张艳丽何芳宋伟琼高娜
- 关键词:下斜肌亢进双眼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