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茹春

作品数:39 被引量:252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生物学
  • 12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花粉
  • 8篇植物
  • 6篇花粉形态
  • 5篇湿地
  • 5篇孢粉
  • 4篇藻类
  • 4篇生态环境
  • 4篇HEBEI_...
  • 3篇植被
  • 3篇生态
  • 3篇湿地生态
  • 3篇气候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全新世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夏季
  • 3篇保护区
  • 2篇地球化

机构

  • 33篇河北省科学院
  • 20篇河北师范大学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安徽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衡水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河北女子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39篇张茹春
  • 23篇阳小兰
  • 17篇王瑞君
  • 15篇蒋红军
  • 8篇高士平
  • 5篇许清海
  • 4篇李月丛
  • 4篇陈辉
  • 4篇赵建成
  • 3篇刘林敬
  • 3篇毛欣
  • 3篇张生瑞
  • 2篇王仁德
  • 2篇郑振华
  • 2篇李冰
  • 2篇牛玉璐
  • 2篇李长安
  • 2篇周忠泽
  • 2篇魏海成
  • 2篇张韬

传媒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Agricu...
  • 4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微体古生物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与国土...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盐湖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科学
  • 1篇杂草学报
  • 1篇第七届北方七...
  • 1篇植物文化环境...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省坝上七星湖夏季9种湿生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生态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河北省坝上七星湖7月开花的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图1),并对其生态意义进行了分析.驴蹄草花粉长球形,具3条细长且轮廓不平沟,外壁两层厚度相等,表面具颗粒状纹饰.通常生于山谷溪边或湿草甸.水葫芦苗花粉长球形,多具3沟,沟不平且长达极部,外壁较厚,内外两层相等,表面具颗粒状纹,是盐碱土指示植物.球尾花花粉长球形,具3孔沟,内孔横长,沟两端尖.外壁具基柱。
阳小兰张茹春蒋红军王瑞君
关键词:花粉形态生态环境
青藏高原西部高寒荒漠草原相对花粉产量估算
2024年
高寒荒漠草原是青藏高原独有的荒漠草原类型,阿里地区是其代表区域。其相对花粉产量和相关花粉源范围,是基于花粉进行植被和气候定量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阿里地区37个样点的现代表土花粉和植被数据,利用ERV模型的不同子模型,以藜科花粉为参考种,估算了禾本科、藜科、蒿属、菊科、十字花科和委陵菜属6种主要花粉类型的相对花粉产量及相关花粉源范围。结果显示,子模型2估算结果最为理想,计算得到的研究区相关花粉源范围为1550 m。主要花粉类型的相对花粉产量如下:藜科(1.000),蒿属(1.286±0.058),菊科(0.689±0.043),委陵菜属(0.139±0.008),十字花科(0.763±0.063)和禾本科(0.003±0.006)。留一法和REVEALS模型检验表明,上述相对花粉产量和相关花粉源范围结果均较为可信,可应用于区域植被重建。
李悦王莹李月从张茹春马林原由翰飞王荣荣曹义航许清海
关键词:REVEALS
河北省文安洼湿地晚全新世环境变迁的孢粉记录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对河北省文安洼湿地沉积物孢粉组合特征、粒度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地区晚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晚全新世以来气候总体由凉湿转变为冷干,具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3 200-2 010cal.a B.P.以湿润气候为主;2 010-1 280cal.a B.P.气候偏冷干;1 280cal.a B.P.以来气候进一步冷干。小冰期以来(556-160cal.a B.P.),中华卷柏孢子持续高含量,伴随粗颗粒物质>63μm含量的上升,表明小冰期以来,文安洼流域气候波动较大,雨水、干旱、洪水并存。
阳小兰张茹春张茹春毛欣王瑞君陈利江
关键词:孢粉组合环境变迁晚全新世沉积环境
华北平原小冰期以来干湿变化与人类活动特征被引量:21
2019年
气候变化尤其干湿变化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高分辨率地重建过去的干湿变化是研究区域干湿变化的基础,同时也为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依据。目前针对华北地区小冰期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干湿变化研究更少。本研究在3个AMS-14C测年的基础上,通过99个样品的孢粉、炭屑、粒度等指标高分辨率地重建了该地区小冰期以来的气候干湿变化特征及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冰期之前(约1340 A.D.)乔木花粉含量多在25%以上,指示流域植被以森林草地景观为主,沉积物颗粒较粗,沉积环境不稳定,气候较为湿润。小冰期期间(1340~1920 A.D.)乔木花粉多降低至15%以下,喜干的藜科、荨麻属和葎草属花粉含量明显增加,指示气候整体变干,但不同阶段变干程度又存在明显差异:小冰期早期(1340~1580 A.D.)孢粉组合中喜干的藜科花粉含量逐渐增加,湿生植物花粉含量减少,PCA axis 1得分值多在0~1之间,显示气候偏干。该时期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炭屑浓度、农作物(禾本科≥35μm)花粉和磷(P)含量均最低,说明小冰期早期研究区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弱;小冰期中期(1580~1800 A.D.)喜干的藜科、荨麻属和葎草属花粉含量达到最高值,PCA axis 1得分值较小冰期早期更正偏,指示气候更为干旱。炭屑浓度、伴人植物、磷(P)含量和农作物(禾本科≥35μm)花粉均达最高值,指示人类活动强度明显增强;小冰期晚期(1800~1920 A.D.)湿生的禾本科和水生植物狐尾藻属等花粉含量达到最高值,PCA axis 1得分值负偏,指示气候变湿润。该阶段农作物(禾本科≥35μm)花粉、炭屑浓度和磷(P)含量较上一时期均略有降低,表明人类活动强度较小冰期中期略有降低。小冰期以后(1920年至今)喜湿的禾本科和水生植物狐尾藻属花粉含量减少,与小冰期晚期相比,气候向着干旱化方向发展.
范保硕张文胜张茹春阳小兰阳小兰李冰李月丛
关键词:小冰期孢粉分析气候变化
北京怀沙、怀九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生态研究
北京怀沙、怀九河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该保护区因分布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Megaiobatrachusdayidianus)以及北京地区稀有的中华九刺鱼(Pungituis...
张茹春
关键词:生态分布藻类植物维管植物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滦河口湿地黑嘴鸥原繁殖地恢复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滦河口湿地曾是世界四大黑嘴鸥繁殖地之一。近年来该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黑嘴鸥失去了繁殖地。该文分析滦河口湿地环境因子变化和人为干扰对黑嘴鸥繁殖的影响,探讨恢复黑嘴鸥原繁殖地生态环境的目标和关键问题,为滦河口湿地恢复黑嘴鸥繁殖地以及有效保护黑嘴鸥种群提供理论依据。
孙立汉杜静高士平李东明张茹春
关键词:河口湿地黑嘴鸥繁殖地环境因子湿地恢复环境日
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甸夏季开花植物花粉形态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光学生物显微镜观察描述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甸夏季开花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包含20科42属45种),其中26种植物花粉形态为国内首次观察描述。45种植物花粉形态多以近球形和长球形为主,其次为球形,少量为扁球形、瓶形和纺锤形;花粉结构以3孔沟和3沟为主,少量为单孔、4孔和散孔等;外壁纹饰多为网状和颗粒状,少量为刺状、条纹状和棒状。此外,青藏高原部分植物类型的花粉粒径明显小于其他地区,可能与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关。本研究为青藏高寒区地层花粉统计鉴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王涛许清海卢静瑶沈巍孙沅浩李怡雯李月从李月从张茹春阳小兰
关键词:花粉形态高寒草甸青藏高原
一种湖泊和水库治理阶段的模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和水库治理阶段的模拟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取原位水环境模拟水环境治理过程中不同等级的富营养化水环境,对各水域原位水质营养状态进行监测,选取最接近的水域。本发明以空间模拟时间,以不同营养状态等级的湖...
孟赫男沈会涛张茹春高士平蒋红军王瑞君王仁德李庆丁小燕
文献传递
河北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建立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二级区划指标体系,以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气候等作为一级区划指标,以微地貌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气候、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特征及人类活动为二级区划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体系,将该区划分为3个一级区、9个二级区,并利用GIS绘制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图,对各生态区生态环境特征、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指导,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张茹春阳小兰高士平陈辉王瑞君蒋红军
关键词:生态区划生态环境
河北省坝上内陆湖盆湿地退化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河北省坝上内陆湖盆湿地退化有其气温升高、大风影响的自然原因,同时人口、耕地面积和水浇地面积的大幅增加,以及错季蔬菜的生产等也加大了水源利用量,导致以安固里淖、察汉淖为代表的很多湖泊全部干涸或部分干涸。针对其退化原因,提出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措施。
阳小兰陈辉张茹春王瑞君高士平蒋红军
关键词:湿地退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