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路

作品数:28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2篇软骨
  • 6篇肋骨
  • 6篇肋软骨
  • 5篇手术
  • 5篇切取
  • 4篇细胞
  • 4篇干细胞
  • 3篇医师
  • 3篇软骨细胞
  • 3篇手术用
  • 3篇器械
  • 3篇自体
  • 3篇组织工程支架
  • 3篇组织工程支架...
  • 3篇个性化
  • 3篇工程支架材料
  • 3篇骨细胞
  • 2篇修复体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支架

机构

  • 2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8篇张路
  • 13篇张余光
  • 10篇周广东
  • 10篇曹谊林
  • 9篇周一雄
  • 9篇火海钟
  • 7篇孙晓明
  • 6篇程丽英
  • 6篇刘伟
  • 4篇马晓荣
  • 4篇韦敏
  • 4篇李琼
  • 3篇詹明坤
  • 3篇祁佐良
  • 2篇孙宝珊
  • 2篇李青峰
  • 2篇李泓杰
  • 2篇王峰
  • 2篇张英
  • 2篇罗蒙

传媒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中国美容整形...
  • 3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7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5
  • 3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组织工程化耳廓软骨修复体被引量:2
2008年
因先天性小耳畸形、外伤、肿瘤造成的外耳缺损或缺失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目前治疗的手段主要是采用切取的自体肋软骨,并对其雕刻成型重建患耳。但其不同程度的存在耳廓造型不一,供区继发缺损等问题。组织工程技术嘲的出现无疑为无(微)创修残补缺提供了可能。目前的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主要是利用自体软骨细胞或成体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接种在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可降解支架上,通过特定的培养构建方法,最终形成软骨组织以修复缺损。
张路周广东曹谊林
关键词:耳廓软骨组织工程化修复体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软骨细胞自体肋软骨
重度眼窝狭窄的序列治疗
The author's goal was to present an approach for serial surgical reconstruction of anophthalmic orbits with 'b...
张路
用于横向劈开及切割肋软骨的器械刀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横向劈开及切割肋软骨的器械刀装置,通过其设置的操作结构、连接结构以及握持结构对肋软骨进行切割以及横向劈开,来解决在腹腔镜手术下切取肋软骨困难的问题,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及胸膜等软组织,且横向劈开后,可切...
张路火海钟张余光周一雄宋雪霏
临时义眼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时义眼片,所述临时义眼片包括透明片本体,所述透明片本体的外轮廓与眼睛外轮廓匹配,所述透明片本体上设有若干个贯穿内外表面的义眼孔;所述临时义眼片还包括易拆边,所述透明片本体与所述易拆边可拆卸式连接。本实...
周一雄董维实刘畅宋雪霏李伦昊马波张路
文献传递
不同比例的PLA-PGA支架对软骨细胞复合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经聚乳酸(PLA)包埋后的不同比例PLA-聚羟基乙酸(PGA)组织工程支架对软骨细胞复合的影响及原因。方法分离培养小猪软骨细胞,并以5×107cells/mL的密度接种在经PLA包埋的不同比例PGA-PLA支架材料上,4h后检测软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流失率,24h后检测软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粘附率,并对支架材料进行电镜扫描,分析原因。结果随着支架材料中PLA比例的提高,软骨细胞的接种流失率上升,支架材料的接种负荷下降,24h时软骨细胞粘附率无明显差异。扫描电镜证实其原因。结论PLA包埋的PGA支架材料会降低对软骨细胞的接种负荷,但细胞粘附率无变化。
张路李琼周广东邓丹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粘附率软骨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软骨定向诱导条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种子细胞来源一直是限制软骨组织工程发展的主要瓶颈。软骨细胞增殖能力有限,体外大量扩增后易发生老化及去分化,丧失软骨形成能力,且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进一步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如何寻找到最佳的种子细胞是目前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
李琼张路周广东曹谊林
关键词:体外大量扩增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组织工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来源
一种水凝胶血管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凝胶血管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GelMA水凝胶和光引发剂的混合溶液进行3D打印,得到GelMA水凝胶片;b)将步骤a)得到的GelMA水凝胶片进行仿苹果皮自卷曲,得到水凝...
孙晓明张柳成刘芷默程丽英张路毛曦媛陈露崔文国张余光
文献传递
骨髓基质干细胞软骨化诱导过程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动态性变化
2009年
目的:根据软骨细胞外基质的成分不同,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类型。用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的软骨组织到底是哪一种类型或者更偏向于哪一种类型的软骨是一直被问及的问题。方法:本实验利用组织学的方法对用羊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的不同时间点的组织工程化软骨进行了分类和评价。结果:经组织学染色发现:在诱导的初期(第一周)组织更偏向于纤维软骨,而从第二周开始组织逐渐向透明软骨转化,至第4周逐渐形成成熟的透明软骨样组织。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软骨形成过程中细胞外基质呈动态性变化。
张路李琼马晓荣周广东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
改良式自体脂肪移植治疗上睑凹陷畸形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改良式自体脂肪移植对上睑凹陷的治疗效果,旨在简化手术方法和减少并发症.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对55例(女54例,男1例;年龄29~70岁,平均43.2岁)上睑凹陷患者行改良自体脂肪填充注射,将以往在上睑皮下深层注入较大团块注射方法改良为在皮下浅层片状均匀地注入细小颗粒的自体脂肪,并对术后效果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55例患者均在术后即刻表现为轻度上睑臃肿和轻度短时间(7~10 d)睁眼费力,两侧对称情况较好.>8个月随访,47例患者上睑凹陷明显改善,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不对称3例、上睑臃肿3例、上睑结节1例、臃肿伴不对称1例.结论改良式自体脂肪移植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但上睑臃肿、不对称、结节时有发生.
孙宝珊金蓉张路
关键词:脂肪上睑并发症
单切口额肌上睑SMAS瓣经眶隔后悬吊治疗上睑下垂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总结单切口额肌上睑SMAS瓣经眶隔后悬吊治疗上睑下垂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 取上睑重睑皱襞切口,SIFSF悬吊治疗上睑下垂,重建上睑提升动力通道近似上睑提肌滑行路径.自1993年7月至2009年11月,收治上睑下垂148例(215只眼),其中应用SIFSF经眼轮匝肌和眶隔后隧道悬吊治疗上睑下垂者81例(121只眼),包括严重或复发性上睑下垂、Horner′s 综合征、张口瞬目综合征、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和下颌面发育不良综合征伴有的上睑下垂等;应用上睑提肌腱膜缩短,提上睑肌粘连松解,节制韧带松解,睑板部分切除治疗上睑下垂67例(94只眼).结果术后早期发生睑内翻、角膜刺激者1 例,再次手术治愈;角膜溃疡者1例,经治疗好转;结膜脱垂者2例,术后血肿者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在SIFSF悬吊治疗上睑下垂的81例(121只眼)患者中,术后经4周至10年随访者49例(69只眼),其中优良者30例( 45只眼),良好者17例(22只眼),矫正不足者2例(3只眼),矫正优良率为97%.术后提上睑功能和形态良好.矫正不足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单切口额肌上睑SMAS瓣经眶隔后悬吊治疗上睑下垂术式,可避免眉下切口,是一项符合上睑提肌生理功能的重建,适应证范围较广,手术操作简易。
王卫峻张路王炜
关键词:上睑下垂上睑SMAS眶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