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雅菲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食管
  • 3篇内镜
  • 2篇食管测压
  • 2篇食管反流
  • 2篇食管反流病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黏膜
  • 2篇黏膜切除
  • 2篇黏膜切除术
  • 2篇胃食管
  • 2篇胃食管反流
  • 2篇胃食管反流病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流病
  • 2篇膜切除术
  • 2篇内镜下黏膜
  • 2篇内镜下黏膜切...
  • 2篇内镜下黏膜切...

机构

  • 9篇郑州市第一人...
  • 3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9篇张雅菲
  • 8篇方立峰
  • 3篇王东芳
  • 3篇曹新广
  • 3篇王晓霞
  • 3篇王树俊
  • 3篇贾超
  • 2篇张普选
  • 1篇陈宏超

传媒

  • 3篇临床研究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4
  • 3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食管测压和24h pH监测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GERD患者,按照监测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其中A组采用食管测压方式,B组采用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监测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对GERD均有一定监测效果,但采用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联合检测的效果更好,其诊断结果更准确,能为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张雅菲
关键词:食管测压胃食管反流病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胃黏膜脱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MR组72例,对照组33例。EMR组行EMR,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术后两组均采用内科药物治疗4周;4周后行症状随访及胃镜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EMR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2.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胃镜复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5.6%、1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EMR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之一。
王树俊曹新广方立峰王晓霞陈宏超张普选张雅菲
关键词:胃黏膜脱垂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胃镜检查临床疗效
无痛内镜下标准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广基息肉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结肠无蒂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无痛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共息肉大肠无蒂息肉67例,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术后定期内镜随访1年,以评价切除效果,记录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67例109个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成功率100%,1年后复查2例复发。总有效率为96.55%,复发率为3.45%。术后病理:腺瘤75个,包括管状腺瘤38个,绒毛状腺瘤29个,管状绒毛状腺瘤8个,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个;增生性息肉33个,直肠类癌1个,出血2例给予氩气凝固术(APC)治疗及钛夹成功止血,未发现穿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手段,治疗大肠良性肿瘤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
王树俊曹新广方立峰王晓霞张雅菲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结肠息肉腺瘤
探讨奥曲肽与吲哚美辛栓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
2021年
目的研究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通过吲哚美辛栓和奥曲肽治疗对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抽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ERCP的患者102例,依循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实施单纯奥曲肽治疗)与观察组(51例,实施吲哚美辛栓联合奥曲肽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淀粉酶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呕吐、恶心与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和奥曲肽治疗对于改善血清淀粉酶水平、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等有重要意义。
贾超王东芳张雅菲方立峰
关键词:内镜胰腺炎吲哚美辛栓胰胆管造影术奥曲肽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BE随机分为A、B治疗组和对照组,A组服用埃索美拉唑及莫沙必利;B组行APC加服与A组相同的药物;而对照组未予特殊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 A、B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内镜表现和组织学改变无明显改善(P>0.05);B组31例(100%)患者BE食管黏膜内镜表现和组织学恢复正常,与另外两组相比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PC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方案可明显改善BE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表现,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BE的综合治疗方法。
王树俊曹新广方立峰王晓霞张普选张雅菲王东芳
关键词:BARRETT食管氩离子凝固术组织学复发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的诊疗经过。结果11例患者中2例放弃治疗,2例行介入溶栓治疗好转,7例行外科手术,其中死亡2例,术后发生短肠综合征1例,其余4例恢复良好。结论急性肠系膜缺血早期不易诊断,病情进展迅速,及早的诊断与适当的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张雅菲方立峰
关键词:肠系膜缺血栓塞和血栓形成
食管测压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及相关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食管测压及24 h食管pH监测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及相关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岁以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食管测压及24 h食管pH监测,比较各组食管压力水平及24 h食管pH水平。结果观察组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下括约肌压力(8.84±2.09)mmHg,下括约肌松弛率(107.32±30.67)%,与其它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各组间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pH<4总时间百分比(16.73±6.82)%,持续反流超过5 min次数(12.06±4.37)次,与其它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各组间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食管压力及食管pH方面均有较明显异常,采用食管测压及24 h食管pH监测能够明确检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张雅菲方立峰
关键词:食管测压24小时食管PH监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两种拉唑类药物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在2015年9月-2018年1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选取1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选择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50例选择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24h食管pH <4总反流次数、总时间、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24h食管pH <4反流平均次数和反流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 <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 <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发生头晕呕吐、腹痛腹泻和反酸等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复发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0%(P <0.05)。结论雷贝拉唑在提高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食管pH <4反流平均次数和反流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面均比奥美拉唑疗效显著。
张雅菲贾超方立峰
关键词:雷贝拉唑奥美拉唑疗效
探讨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近远期并发症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分析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mEST+EPLBD)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近远期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大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率、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机械碎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胆总管大结石患者采用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机械碎石率,相较于常规治疗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应用。
贾超王东芳张雅菲方立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