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颖

作品数:30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树鼩
  • 14篇缺血
  • 13篇脑缺血
  • 10篇神经元
  • 6篇血栓性
  • 6篇细胞
  • 6篇教学
  • 6篇海马
  • 5篇线粒体
  • 4篇信号
  • 4篇细胞色素
  • 3篇对线粒体
  • 3篇信号转导
  • 3篇血栓
  • 3篇血栓性脑缺血
  • 3篇转导
  • 3篇细胞色素C
  • 3篇活化
  • 3篇病理生理
  • 2篇心肌

机构

  • 29篇昆明医学院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作者

  • 30篇张颖
  • 29篇李树清
  • 15篇李凡
  • 6篇李飞
  • 6篇刘跃
  • 5篇陈静
  • 4篇俞志成
  • 4篇李家立
  • 3篇汤諹
  • 3篇李霞
  • 3篇张敬各
  • 3篇杨丽君
  • 2篇罗海芸
  • 2篇冯蕊
  • 2篇孟强
  • 1篇韩毅
  • 1篇龚敏
  • 1篇杜金芬
  • 1篇张丽
  • 1篇赵刚

传媒

  • 4篇中国微循环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第七届海峡两...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微循环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适应改善树鼩缺血海马神经元微环境对线粒体应激的影响
<正>目的:揭示树鼩脑缺血海马微环境改变导致CA1区神经元线粒体应激以及缺血后适应(postconditioning,PC)抑制线粒体应激的细胞保护机制。方法:建立树鼩血栓性局部脑缺血及缺血PC模型,通过电镜、激光多普勒...
李树清陈静张颖李凡
文献传递
树鼩脑局部血栓性缺血的扩布性抑制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对侧神经元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活化和神经元线粒体呼吸功能改变,探讨皮层扩布性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光化学法诱导脑血栓形成,分别观察脑缺血对侧神经元超微结构、脑细胞膜PAF受体、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单胺类递质含量以及神经元线粒体呼吸功能。结果:树鼩脑缺血时对侧皮层淤血,神经元线粒体肿胀;脑缺血4h对侧神经元PAF受体亲和量降低,其变化以24 h最为显著(P<0.01);缺血区线粒体Ⅲ态呼吸速率、呼吸控制率(RCR)及氧化磷酸化效率(P/O)均明显降低;缺血对侧皮层的P/O降低(P<0.05),Ⅲ态呼吸速率明显抑制(P<0.01);伴随着对侧脑组织MAO活性的升高(P<0.01),对侧皮层的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含量降低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树鼩脑缺血时对侧皮层神经元PAF受体的活化以及MAO活性的增强可能在扩布性抑制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李树清张颖杨丽君孟强李家立李凡
关键词:血栓性脑局部树鼩脑血管病变脑部病变侧肢体
树鼩脑缺血半暗区PAF受体介导的微环境改变及GB保护机制的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活化介导的缺血半暗区微环境改变,并探讨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GB)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光化学诱导树鼩血栓性局部性脑缺血模型,用3H?PAF放射免疫标记法检测缺血区微环境脑细胞PAF受体亲合性(Kd值)和结合特性(Bm ax值)的变化;用密度梯度法及原子吸收分光法分别测定缺血微环境水含量及Na+、Ca2+含量,并于光化学反应后6 h静注GB(5 mg/Kg),观察其对脑血栓形成后24 h时缺血微环境的改善效应。结果树鼩脑血栓形成后缺血半暗区微环境的改变以24 h为著,脑细胞膜高亲和性、低亲和性PAF受体的Kd值及Bm ax值明显降低,其中Kd1及Bm ax1分别为(0.611±0.9)nM和(419.4±72.6)fmol.mg-1蛋白,Kd2及Bm ax2分别为(4.08±0.5)nM和(676.8±98.66)fmol.mg-1蛋白(与对照组相比P<0.01);GB可促使缺血微环境脑细胞PAF受体Kd及Bm ax的恢复,并具有改善局部脑水肿和缓解Ca2+超载(P均<0.01)。结论PAF受体活化在介导缺血半暗区微环境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GB可改善缺血半暗区微环境和逆转PAF受体活化介导的神经元泵功能障碍。
李树清杨丽君张利能孟强张颖
关键词:脑缺血微环境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半暗区树鼩
树脑缺血后海马线粒体应激与神经元损伤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光化学诱导树脑缺血后不同时间海马神经元细胞色素C(CytC)表达及caspase mRNA含量的改变;探讨脑缺血时神经元线粒体应激导致海马继发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树缺血后不同时间缺血侧海马神经元CytC蛋白表达;低温差速离心分离海马脑组织线粒体和细胞质部分,western blot法检测其CytC的含量变化;实时荧光PCR检测海马组织caspase-3及caspase-9 mRNA。结果光化学诱导树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CytC于24h时由线粒体释放入胞质,而caspase-3、caspase-9 mRNA显著升高,caspase-3与caspase-9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光化学诱导树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应激,促凋亡蛋白CytC从线粒体释放入胞质,改变了空间分布,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是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张颖李树清陈静
关键词:脑缺血海马CASPASE树鼩
CsA对树鼩海马微灌流谷氨酸和钙所致线粒体应激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环孢菌素A(CsA)对树鼩海马由谷氨酸(Glu)及钙(Ca2+)引起微环境改变所致线粒体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单泵等速微灌流系统行树鼩海马Glu及Ca2+微灌流,24 h后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低温差速离心分离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和胞质部分,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t C在胞内表达空间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海马caspase-3及caspase-9 mRNA的含量。微灌流Glu和Ca2+溶液后6 h于舌下iv CsA40 mg/kg BW,24 h后观察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树鼩海马微灌流Glu和Ca2+溶液后24 h,海马神经元Cyt C表达增强,而线粒体Cyt C含量显著下降,同时胞质部分可见CytC;海马组织caspase-3、caspase-9mRNA明显升高;微灌流后6 h静脉注射CsA组,海马神经元Cyt C表达显著减少,而线粒体Cyt C含量则显著增加,胞质部分未见Cyt C;海马组织caspase-3、caspase-9 mRNA降低。结论:海马微环境中Glu与Ca2+的大量堆积,可促进线粒体Cyt C释放,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而导致线粒体应激;CsA的神经保护效应可与其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导孔(MPT)开放,防止Cyt C释放及减少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有关。
张颖李树清刘跃
关键词:树鼩海马谷氨酸细胞色素C环孢菌素
后适应改善树鼩缺血海马神经元微环境对线粒体应激的影响
2010年
李树清陈静张颖李凡
关键词:树鼩线粒体肿胀神经元超微结构形态学改变细胞色素
微环境异常与缺血神经元抗损伤的可能机制
<正>本研究针对当前脑缺血神经元损伤与抗损伤病理生理机制这一难点问题,结合临床脑血栓形成时,脑血流降低,血脑屏障破坏,神经元形态与异常微环境相互作用的实际,采用体内与体外研究相结合、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与不同细胞因子相互作用...
李树清张颖李凡张敬各
文献传递
智能化输液报警器临床应用满意度调查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病人及医护人员对智能化输液报警器使用的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30名医护人员和20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使用智能化输液报警器的总体满意度为90.0%,病人对使用智能化输液报警器的总体满意度为89.5%。[结论]智能化输液报警器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了输液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
张颖孔维云赵丽萍杜金芬
关键词:输液报警器满意度
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可行性及教学模式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为探讨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可采用的教学模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50名本科三年级学生就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相关事项进行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重要,并希望采取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这说明,目前实施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但要在实践工作中逐渐寻求一种适宜的双语教学模式。
张颖李树清刘跃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可行性教学模式
医学英语选修课教学策略及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在医学英语选修课教学中,采用教师授课、情景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小组报告等多种教学方式。经问卷调查表明,此教学策略可培养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兴趣,加强其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其学习效率。
张颖李树清刘跃李飞李霞
关键词:医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方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