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颖

作品数:17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竹子
  • 4篇杉木
  • 2篇土壤
  • 2篇人工林
  • 2篇竹种
  • 2篇综合评价
  • 2篇总RNA提取
  • 2篇熵值法
  • 2篇校园
  • 2篇满意度
  • 2篇净光合
  • 2篇净光合速率
  • 2篇雷公藤
  • 2篇基因
  • 2篇功能比较
  • 2篇公共设施
  • 2篇固碳
  • 2篇固碳释氧
  • 2篇光合速率
  • 2篇层次分析

机构

  • 17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17篇张颖
  • 7篇郑郁善
  • 5篇何天友
  • 5篇荣俊冬
  • 4篇马祥庆
  • 4篇李明
  • 3篇薛艺敏
  • 2篇陈凌艳
  • 2篇陈礼光
  • 2篇吴鹏飞
  • 2篇张迎辉
  • 2篇林皎皎
  • 2篇苏烁烁
  • 1篇邹显花
  • 1篇李明
  • 1篇刘爱琴
  • 1篇侯晓龙
  • 1篇黄宇
  • 1篇仲毅
  • 1篇刘颖嘉

传媒

  • 3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福建林业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遥感技术在树木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该文通过对遥感技术在树木营养学课程改革中应用的分析,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将林业遥感技术融入该课程体系中,从教育教学、科研以及社会实践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树木营养学的教学质量,为现代化林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陈冉红陈婉婷张颖李明
关键词:遥感课程教学改革
三种竹子固碳释氧功能比较
2018年
本文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内3种竹子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测定,对其固碳释氧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竹种的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能力不同;竹种的光合速率分别在9:30与15:30左右出现两次高峰,且上午大于下午;竹种的固碳释氧能力与净光合速率、单叶面积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歪脚龙竹的固碳释氧能力最强,坭竹次之,青苦竹最差。
何天友张颖陈凌艳荣俊冬陈礼光郑郁善
关键词:竹子净光合速率固碳释氧
3个竹种硫含量季节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在福建农林大学百竹园内随机选取3个竹种:歪脚龙竹、坭竹、长叶苦竹,分别于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其叶片、主枝、小枝的硫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以福州市森林公园相同竹种作为参照。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叶片硫元素含量最高,各竹种之间硫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同竹种不同季节的各部位的硫含量均有变化,秋季硫含量最高,夏季最低,较秋季平均减少54.88%;竹类植物对于硫元素的吸收作用较强,叶片硫含量均高于国标的最高值2.0 g.kg-1,且叶片硫含量对环境二氧化硫变化具有指示作用,可以考虑作为硫污染区的绿化植物。
张颖蒋建立何天友荣俊冬郑郁善
关键词:竹子二氧化硫
杉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筛选适用于杉木不同组织荧光定量PCR分析的稳定内参基因,提高杉木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准确性,为杉木体内各个基因表达分析提供合适内参基因。[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获取GAPDH、EF1α、18S rRNA、28S rRNA、UBQ、UBC与Actin 7个候选内参基因在杉木无性系的根、茎和叶中的溶解曲线与Ct值;利用软件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对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2个纤维素合酶基因ClCesA1和ClCesA2在杉木不同组织部位的相对表达情况,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分析结果均表明:在杉木根和茎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是EF1α和Actin; geNorm、Normfinder结果显示杉木叶中稳定的内参基因是UBQ和EF1α, BestKeeper显示杉木叶中最稳定合适内参基因是EF1α和Actin。以Actin与EF1α作为内参基因,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lCesA1和ClCesA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杉木不同组织中均有所不同,ClCesA2的相对表达量在各个组织中均高于ClCesA1。以不同内参基因作为试验内参基因分析ClCesA1和ClCesA2的表达情况得到,ClCesA1和ClCesA2在各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排序主要为茎>叶>根。[结论]7个候选内参基因中,杉木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的为Actin与EF1α,适合作为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28S rRNA的表达稳定性低,不适合作为杉木定量PCR分析的理想内参基因。
张颖陈婉婷陈冉红帅鹏李明
关键词:杉木荧光定量内参基因
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ClPht1;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PHT1基因家族是影响植物吸收磷营养的重要磷转运子之一。从杉木32号磷高效家系c DNA中克隆得到PHT1基因家族的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ClPht1;1,并对不同程度磷胁迫下ClPht1;1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为杉木PHT1基因序列特征和功能结构的研究以及磷高效利用杉木基因型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根据PHT1基因家族序列保守性设计简并引物,以32号磷高效杉木基因型根系c DNA为模板进行扩增获得目的基因ClPht1;1的c DNA序列,使用RACE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并对其序列特征、同源性和编码磷转运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lPht1;1在32号磷高效杉木家系根、茎、叶中的表达,检测中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在不同磷利用效率杉木4号、15号、25号、27号、28号、32号家系根系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在中度、重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在32号磷高效杉木家系根系中随时间序列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克隆得到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PHT1基因,命名为ClPht1;1(Gen Bank登录号:KX302006),基因序列编码区长1 638 bp,编码545 aa的蛋白质。ClPht1;1所编码蛋白质由12个疏水的跨膜区域组成,1个疑似跨膜域。每个跨膜结构域基本由17~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螺旋,同时跨膜蛋白的N端和C端均位于细胞质内,保守序列位于第4个跨膜域。构成蛋白质的主要骨架是α-螺旋,无信号肽序列。ClPht1;1基因编码蛋白与日本柳杉PHT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87.0%,与胡杨、油茶、马尾松等PHT家族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在75%以上。ClPht1;1基因在杉木的根、茎、叶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叶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中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基因在杉木不同家系根部的表达量为25号>27号>4号>15号>32号>28号。在中度和重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基因在32号杉木家系根部的表达量随胁迫
苏烁烁李明吴鹏飞张颖马祥庆
关键词:杉木RACERT-QPCR磷利用效率
巴戟天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ISSR技术对福建和广东7个种源的巴戟天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6条能产生稳定多态性的引物用于ISSR分析,共扩增出15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9个,占总数的78.81%。结果表明,7个种源的巴戟天在分子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使用POP-GENE32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将7个种源的巴戟天材料分为2大类。
刘颖嘉黄宇荣俊冬张颖薛艺敏郑郁善
关键词:巴戟天ISSR
雷公藤叶片总RNA提取方法初探
年生雷公藤实生苗幼嫩叶片及雷公藤组培苗为提取材料,采用CTAB、CTAB-LiCl、CTAB-Trizol、Trizol、天根试剂盒以及百泰克试剂盒等6种方法,提取雷公藤叶片总RNA.结果表明,CTAB-LiCl法及CT...
薛艺敏张颖张迎辉何天友陈礼光郑郁善
关键词:雷公藤CTAB法TRIZOL法
麻竹等4种竹子Cl含量对比被引量:7
2012年
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清洁区选取4种竹子样品,连续两季对其竹叶进行Cl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叶片Cl含量较高,各竹种之间Cl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季节同种竹种之间Cl含量存在差异,且均表现为秋季Cl含量高于冬季。竹类植物对于Cl的吸收作用较强,可作为氯污染区的绿化植物。
张颖何天友陈凌艳荣俊冬郑郁善
关键词:竹子CL
杉木木糖合成酶基因ClUAXS2的全长克隆与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木糖合成酶UAXS基因是植物体内调控细胞壁中UDP-D-葡萄糖醛酸脱羧反应生成UDP-D-木糖/芹菜糖的关键性核苷糖合成酶,对植物细胞壁多糖物质的稳定合成和转换有重要意义。从杉木转录组中挑选获得木糖合成酶基因UAXS的中间序列,使用全长克隆技术和PCR技术克隆得到1个杉木木糖合成酶基因ClUAXS2。结果表明,ClUAXS2基因全长为1 753bp,包含的1 158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长度为38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分子式为C1936H3026N524O578S19,分子质量为43.90ku,等电位点为5.60。ClUAXS2基因为亲水性蛋白,没有信号肽结构域,编码1个疑似跨膜区域。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其蛋白主要骨架为Loop环和α-螺旋,预测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通过对比分析发现ClUAXS2基因属于UAXS家族基因,编码1个UDP-D-Apiose/UDP-D-Xylose synthase 2(UAXS2)木糖酶蛋白。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杉木ClUAXS2基因与无油樟(AtUAXS2)和可可树(TcUAXS2)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到85%、86%,与拟南芥(AtAXS2),葡萄(VvUAXS)、毛果杨(PtAXS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8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lUAXS2基因在杉木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但在1年生杉木幼苗茎中的表达量最高;ClUAXS2基因在不同杉木无性系茎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
张颖苏烁烁陈婉婷陈冉红李明李明
关键词:杉木基因克隆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为研究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探索杉木人工林土壤结构状况,以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0—100cm土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组成,采用湿筛法测定团聚体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干筛处理下,各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以大团聚体(>0.25mm)为主,大团聚体比例皆达80%以上,中龄林和成熟林土壤大团聚体比例在各土层中均高于幼龄林,且在0—20cm土层差异显著(P<0.05);在各土层中,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5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皆占较高比例,且不同发育阶段对>5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组成比例有显著影响。在湿筛处理下,各发育阶段水稳性大团聚体(>0.25mm)比例随土层加深而显著降低,0—80cm各土层内,中龄林和成熟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比例高于幼龄林,且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龄林比幼龄林分别高41.79%和39.06%,差异显著;各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特征与水稳性大团聚体相反;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平均几何直径(GMD)随土层加深而显著下降,其中中龄林和成熟林土壤团聚体GMD在0—100cm各土层内均显著高于幼龄林。据此认为,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中龄林和成熟林土壤结构优于幼龄林。
庄正张芸张颖张颖李艳娟刘爱琴
关键词:人工林杉木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