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颖奇

作品数:29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生物学
  • 27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化石
  • 8篇更新世
  • 7篇动物群
  • 6篇早更新世
  • 6篇哺乳动物
  • 5篇英文
  • 5篇巨猿
  • 3篇上新世
  • 3篇哺乳动物群
  • 2篇洞穴
  • 2篇食虫目
  • 2篇泥河湾盆地
  • 2篇啮齿
  • 2篇啮齿目
  • 2篇鼩鼱科
  • 2篇晚上新世
  • 2篇臼齿
  • 2篇巨猿动物群
  • 2篇古生物
  • 1篇大样本

机构

  • 2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纽约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安徽省博物馆
  • 2篇重庆中国三峡...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京都大学
  • 1篇美国纽约大学
  • 1篇安徽省文物考...
  • 1篇亚利桑那州立...
  • 1篇云南省文物考...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29篇张颖奇
  • 17篇金昌柱
  • 12篇王元
  • 6篇秦大公
  • 5篇刘金毅
  • 4篇董为
  • 4篇潘文石
  • 3篇郑绍华
  • 2篇唐治路
  • 2篇郑家坚
  • 2篇徐钦琦
  • 2篇魏光飚
  • 2篇郑龙亭
  • 2篇严亚玲
  • 2篇邓成龙
  • 2篇朱敏
  • 1篇同号文
  • 1篇何希贤
  • 1篇王乃文
  • 1篇蔡演军

传媒

  • 7篇人类学学报
  • 6篇古脊椎动物学...
  • 4篇第四纪研究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化石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古脊椎动物学...
  • 1篇第九届中国古...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崇左三合巨猿大洞早更新世小哺乳动物群被引量:25
2008年
最近在广西崇左三合大洞发现了步氏巨猿和似人似猿共生的新层位,与之伴生的有52种小哺乳动物,占三合大洞巨猿动物群总数的62%,其中苏门答腊兔(Nesolagus)是东南亚地区首次发现的化石。小哺乳动物群以南方早更新世常见的偏皮氏毛耳飞鼠(Belomys parapearsoni)、中间猪尾鼠(Typhlomys intermedius)、拟低冠竹鼠(Rhizomys brachyrhizomyoides)、硕豪猪(Hystrix magna)、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edwardioidesi)等为代表,根据小哺乳动物群性质和与其他动物群对比以及磁性地层年代测定,表明其时代应是早更新世中期(约距今120-160万年前)。该动物群由树鼩、扁颅蝠、小彩蝠、飞松鼠、笔尾树鼠、猪尾鼠等几乎是旧大陆热带-亚热带森林型动物组成,缺少北方类型,基本上属于热带森林动物群,这表明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为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环境。三合大洞小哺乳动物群是广西地区的首次发现,对华南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详细划分,探讨步氏巨猿演化和早期人类环境背景等目前科学界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昌柱秦大公潘文石王元张颖奇邓成龙郑家坚
关键词:早更新世
广西崇左江州木榄山智人洞古人类遗址及其地质时代被引量:23
2009年
关于现代智人起源的争论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最近,在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发现了具有现代人解剖特征初始状态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及大量与之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木榄山智人洞哺乳动物群以江南象与初现的亚洲象及巨獏等组合为其特征,截然不同于华南早更新世的巨猿动物群和中更新世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是典型亚洲象动物群的早期代表.依动物群性质、地层对比及铀系年代测定木榄山化石智人和伴生的哺乳动物群的时代为距今约11万年的晚更新世早期.该动物群主要由热带-亚热带型动物组成,但木榄山动物群中森林型动物种类单调,草地类型的动物相当多,这表明当时的气候可能比以前干燥.木榄山智人的发现对研究现代人起源及其环境背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金昌柱潘文石张颖奇蔡演军徐钦琦唐治路王頠王元刘金毅秦大公R.Lawrence EdwardsCHENG Hai
关键词:智人现代人起源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被引量:1
2020年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出土的与巨猿伴生的哺乳动物里共有4种偶蹄类化石:裴氏猪(Sus peii)、广西巨羊(Megalovis guangxiensis)、山羊亚科属种未定(Caprinae gen.et sp.indet.)以及周氏水牛(Bubalus chowi)。缺缺洞的裴氏猪是这个种目前在地理分布上最靠南的记录。缺缺洞产出的广西巨羊下颌骨具有肿厚现象,与以储钙为主的大角鹿和容纳下犬齿的李氏野猪的下颌肿厚原因不同,而可能与广西巨羊以类似竹子和甘蔗之类的坚韧食物为食的食性有关。缺缺洞的周氏水牛是目前年代最早的水牛,可能是中更新世水牛的祖先。猪属和巨羊属在中国和西欧的早更新世地层中均有分布,指示自新近纪晚期以来欧亚大陆发生过动物群的迁徙或交流事件。缺缺洞动物群各个成员的生态习性指示在早更新世晚期缺缺洞一带生态环境为热带森林-林灌环境,周边有一些浅的水域。这种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巨猿以及相关的高等灵长类在那里生息繁衍。
董为王元白炜鹏张颖奇刘金毅金昌柱
关键词:哺乳动物群巨猿
关于广西崇左地区早更新世的三次生物事件
2016年
在广西崇左地区已发现4个早更新世的哺乳动物群,从老到新分别是:鲤鱼山百孔洞动物群(距今约200万年);泊岳山的巨猿洞动物群(距今约180万年);三合大洞动物群(距今约120万年);以及缺缺洞动物群(早于距今100万年)。事件6距今约260万年,应出现在百孔洞动物群之前,为步氏巨猿的最低层位事件(The Gigantopithecus blacki LSD)。事件7距今约190万年,应当出现在泊岳山的巨猿洞动物群和百孔洞动物群之间,为武陵山大熊猫的最低层位事件(The Ailuropoda wulingshanensis LSD)。事件8距今约100万年,应出现在缺缺洞动物群的末尾,为中华乳齿象的最高层位事件(The Sinomastodon HSD)。生物事件有规律地出现在寒冷期的末尾,或温暖期的开始。
徐钦琦金昌柱张颖奇王元朱敏严亚玲王乃文何希贤李素萍
关键词:早更新世生物事件温暖期
大型鼩鼱Beremendia(食虫目,鼩鼱科)在江南的首次发现及其古气候学意义(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记述了在现代东洋界发现的鼩鼱类一新种:江南贝列门德鼩Beremendia jiangnanensis sp.nov.。化石产自长江以南安徽繁昌早更新世早期人字洞古人类遗址。新种的体型比该属已知种大;形态特征比我国渤海种B.pohaiensis原始,但比欧洲早上新世的B.fissidens进步。贝列门德鼩是喜湿耐冷的北方型动物,最早发现于欧洲北部上新统,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中亚高纬度地区,种群密度大,中更新世完全绝灭;它在东亚出现较晚,零星发现于华北早更新世地层中,其起源尚不清楚。新种乃是人字洞动物群的主要成员之一,该动物群由70多种哺乳动物组成。动物群的生态类型分析和分类统计表明,它与以往发现的早更新世南、北动物群及当地现代动物群截然不同,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交错带动物群的特色,但动物组合特征为北方动物稍占优势,北方色彩较浓。贝列门德鼩和三门马(Equus sanmeniensis)、次兔(Hypolagus)、科氏仓鼠(Kowalskia)、模鼠(Mimomys)等大量北方型动物在我国东洋界的出现,足以说明第四纪早期有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寒冷气候促使北方动物大规模南迁,古北区动物地理区系的界线在早更新世时要比目前更靠南;而且在古北界与东洋界之间确实存在南、北动物过渡带,其界线大致南移至现在的长江以南。贝列门德鼩在我国现代东洋界地区的首次发现,为研究该属的系统演化,探讨上新世一更新世气候转型时期鼩鼱类扩散事件及我国第四纪动物地理区系的演变将提供重要的信息。
金昌柱张颖奇孙承凯郑龙亭
关键词:气候事件
化石人猿超科成员指趾骨弯曲程度与位移行为
2022年
灵长类近节指趾骨的弯曲程度被认为是树栖性和悬垂位移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几何形态测量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GM-PCF)提供了一种更加精准的指趾骨弯曲程度的定量化指标,以剔除指趾骨大小因素之后的标准化曲线高度(NPCH)作为其弯曲程度的指标,配合指趾骨的曲线长度,可以更加全面地定量分析灵长类指趾骨弯曲程度与位移行为的对应关系。尤其是涵盖灵长类大部分位移行为方式的15个类群、328个个体、5000余件指趾骨的参考样本,基本可以满足各种化石灵长类指趾骨弯曲程度分析和位移行为方式重建的需求。本文总结了发现有完整第Ⅱ-Ⅴ近节指趾骨化石材料的人猿超科成员的颅后骨骼形态适应及位移行为的重建,并运用GM-PCF对这些指趾骨化石的弯曲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通过指趾骨弯曲程度重建人猿超科成员的位移行为适应,并可为这些人猿超科成员位移行为的完整演化图景增加新的认识。
张颖奇Terry HARRISON
关键词:功能形态学
利用指骨弯曲程度推断化石人猿超科成员移动行为方式的新方法:以禄丰古猿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长久以来,指骨弯曲程度都被用来推断化石灵长类移动行为方式。此前已有一些方法被提出并用于定量化比较指骨弯曲程度,包括半径弯曲程度法(radius of curvature)、夹角法(included angle,IA)、标准化矩臂弯曲程度法(normalized curvature moment arm,NCMA)以及高精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high-resolution polynomial curve fitting,HR-PCF)。然而,在对指骨弯曲程度进行定量化的过程中,这些方法都显示出了理论或技术上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这些方法之前,应当谨慎考虑其适用性和精确程度对分析结果所产生的影响。鉴于此,为了避免先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更加精确地定量描述指骨弯曲程度,本文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作为替代。该方法基于对指骨侧视图背侧轮廓曲线几何形态测量学标志点数据的四阶多项式曲线拟合,称为几何形态测量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4th order polynomial curve fitting on geometric morphometric landmark data,GM-PCF)。它以标准化指骨曲线高度(normalized phalangeal curve height,NPCH)作为指骨弯曲程度的定量指标,并且可以将平均标准化指骨曲线进行可视化以用于其弯曲程度的直观对比。此外,它还可以提供在解释指骨弯曲程度的功能意义中非常关键的指骨(背侧轮廓曲线)长度比例信息。GM-PCF还能够分析化石中常见的不完整的指骨。为了检验新方法的适用性,我们从现生类人猿(anthropoids)中选取了15个涵盖灵长类大部分移动行为方式的类群作为参考样本,采用GM-PCF方法对其指骨弯曲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指骨曲线高度(NPCH)对灵长类移动行为方式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配合指骨曲线长度,还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树栖四足行走(arboreal quadrupedalism)、悬垂(suspension)与摆荡(brachiation)等行为与灵长类体型大小的关系。作为个案,我们采用新方法对中国中新世的两种禄丰古猿(禄丰禄丰古猿Lufen
张颖奇Terry HARRISON吉学平
关键词:禄丰古猿
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 Rhinocerotidae)化石在中国更新统的首次发现被引量:1
2020年
犀类是我国华南地区更新世地层中最为常见的化石哺乳动物类群之一。本文对广西崇左三合大洞中发现的犀牛化石材料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并与我国华南地区第四纪相关属种以及东南亚地区所发现的化石和现生种进行了比较,从牙齿形态特征和大小等方面来看,认为三合大洞中的标本应该归入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此次所发现的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化石根据相关文献记录,应该是爪哇犀化石在我国更新世地层中的首次报道,并且是我国有关爪哇犀的最早记录。形态学研究表明,该地区早更新世早期的扶绥岩亮洞、鲤鱼山百孔洞以及泊岳山巨猿洞发现的扶绥犀(Rhinoceros fusuiensis)可能是爪哇犀的直接祖先。三合大洞中爪哇犀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华南地区独角犀的种类,填补了该种类在我国更新世地层中缺乏化石记录的空白。
严亚玲张阳金昌柱张颖奇王元
当洞穴探险遇上古生物
2018年
探险是人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活动。尤其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大都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参加由商业户外领队策划组织的付费探险活动。除了释放压力、强身健体,其主要目的还在于体验在朝九晚五的都市生活中所缺少的那种新奇。洞穴探险就是众多商业探险活动中的一种,也是近十几年来在国内越来越流行的一种商业户外活动。
崔庆武张颖奇
关键词:洞穴探险古生物探险活动户外活动生活节奏
更新世代表性哺乳动物群的生物年代排序及与测年值的对比
2022年
哺乳动物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演化出与原来不同的特征,因此可以根据化石标本的形态特征判断它们在系统演化中的位置,并根据动物群中各个种类的演化程度判断不同动物群之间的生物年代顺序。本项研究在传统的绝灭率、共有属种、二元相似性系数等方法的基础上尝试拓展了二元共有度和排序梯度等共9种方法,对选自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15个更新世哺乳动物群进行了生物年代排序。自老至新的动物群以其产地为名的生物年代合意顺序及推测的绝对年龄为:泥河湾下沙沟(1.75~2.2 Ma)-繁昌人字洞(1.7~2.1 Ma)-巫山龙骨坡(1.5~1.9 Ma)-元谋人遗址(1.4~1.8 Ma)-建始龙骨洞(1.3~1.6 Ma)-柳城巨猿洞(1.15~1.5 Ma)-蓝田公王岭(1.1~1.3 Ma)-崇左三合大洞(0.6~1.2 Ma)-和县人遗址龙潭洞(490~800 ka)-周口店第一地点下部(460~770 ka)-周口店第一地点上部(230~450 ka)-海城小孤山(30~80 ka)-本溪山城子(约30 ka)-大连古龙山(27~30 ka)-周口店山顶洞(18~27 ka)。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动物群进行生物年代排序的结果在大尺度范围内是一致的,但在小尺度范围内会出现一些差异,这与排序标准和统计计算方法有关。一旦化石标本的分类鉴定结果和生物年代排序的方法确定下来,动物群的生物年代序列就基本上是固定的,不会随研究者的更换而改变,因此可以用来检验绝对年龄的测年结果。由于组成各个动物群的种类可能会因鉴定人员的不同而有差别,造成生物年代排序结果与测年结果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组织同一团队的研究人员核对各个地点的化石种类鉴定结果,并与测年工作配合进行。和县人遗址的龙潭洞动物群在本项研究的生物年代排序中早于周口店第一地点,这个动物群的化石标本以及产出地层值得重新观察和测年。根据本项研究的实践,这类数字化排序的方法还有细化的发展空间。
董为张颖奇
关键词: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绝对年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