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敏 作品数:17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产前应用GCs对仔鼠海马11β-HSD1、11β-HSD2及ODC活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大鼠妊娠期应用不同疗程 GCs(糖皮质激素),探讨 GCs 对仔鼠脑发育过程中11β 张香敏 程秀永文献传递 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仔鼠海马区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GCs)对仔鼠海马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孕18d时(E18)随机分为3组:多疗程组,E18开始每天肌注地塞米松0.48mg/(kg·次),q4h,4次/d,连用3d;单疗程组,E18肌注地塞米松4次,共1d,其余2d以等容积生理盐水代替;对照组,均以生理盐水代替。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于仔鼠生后第7、15天(P7、P15)测定脑组织海马部位11β-HSD1、11β-HSD2的活性。结果P7各组仔鼠海马组织均有11β-HSD1表达,多疗程组仔鼠海马11β-HSD1活性高于单疗程组和对照组(P<0.01),其COD值分别为12.39±1.26、10.39±1.06、10.21±0.98;P15多疗程组仔鼠海马11β-HSD1活性亦高于单疗程组和对照组(P<0.01),其COD值分别为10.35±1.17、7.68±0.82、7.27±1.59;而P7、P15单疗程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P7、P15各组仔鼠脑组织海马11β-HSD2活性表达均极低。结论产前过量GCs可导致仔鼠脑组织海马部位11β-HSD1活性增高,在体内持续存在时间较长。产前GCs对仔鼠脑组织海马部位11β-HSD2活性无明显影响。 徐发林 张香敏 程秀永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海马组织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111例临床分析及远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临床特点及其远期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11例BICE患儿,按惊厥发生次数分为单发组56例(惊厥1次),多发组55例(惊厥次数≥2次);根据惊厥持续时间分为2组:惊厥持续时间<5min者为短时组,共81例,惊厥持续时间≥5min者为长时组,共30例。总结、分析其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电生理辅助检查资料,并对所有患儿随访观察2年,分析预后。结果BICE患儿年龄集中在13~24个月,占全部患儿56.8%;一年四季均有发病,秋冬季节为主;82例3d内发生惊厥,占73.9%;全面性起源的强直阵挛发作99例(89.2%),局灶性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性发作12例(10.8%);62例(55.9%)大便轮状病毒抗体检测阳性;单发组与多发组、短时组与长时组在性别、年龄、轮状病毒阳性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液、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培养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等均正常;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1例见睡眠纺锤波及慢波改变,4例中央区顶部不典型尖慢波或棘慢波,余均正常。2年随访结果显示,9例(8.1%)患儿复发,6例转化为癫痫(5.4%)。结论BICE高发于13~24个月幼儿,一年四季均有发病,秋冬季节多见,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例有向癫痫转化的可能,不需进行长期预防性抗惊厥治疗,长期随访很有必要。 陈豪 潘阳琼 张香敏 张晓莉 杜开先 贾天明 李小丽关键词:轻度胃肠炎 惊厥 婴幼儿 肌肽对缺氧缺血后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肌肽对缺氧缺血后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出生后7天结扎并切断左侧颈总动脉,吸入8%氧氮混合气2 h即制成缺氧缺血(HI)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肌肽预处理组:在HI诱导前30 min腹腔注射肌肽1次250 mg/kg;②HI组:在相同条件下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③假手术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和处理。大鼠在HI 24 h后被处死,取损伤侧海马进行组织匀浆,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肌肽对HI大鼠脑组织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肌肽不但明显降低HI大鼠脑组织MDA水平,而且明显增加了SOD活性。结论:肌肽可有效减轻HI后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张香敏 张展 程秀永 徐发林 贾天明 栾斌 张晓莉关键词:肌肽 氧化应激 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仔鼠海马鸟苷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GCs)对仔鼠海马鸟苷酸脱氢酶(ODC)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孕18d时(E18)随机分为3组:多疗程组,E18开始每天肌注地塞米松0.48mg/(kg.次),q4h,4次/d,连用3d;单疗程组,E18肌注地塞米松0.48mg/(kg.次),q4h,4次为1个疗效,共1个疗程,余2d以等容积9g/L盐水代替;对照组以等容积9g/L盐水代替。于出生第3、15天(P3、P15)取仔鼠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其海马部位ODC酶的活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3时仔鼠海马部位ODC酶的活性在各组均有表达,其COD值分别为5.78±1.62、10.37±1.36、11.96±1.13,但多疗程组较单疗程组、对照组明显降低(Pa<0.01);P15多疗程组仔鼠海马部位ODC活性明显增高,单疗程组明显降低,对照组几乎消失,其COD值分别为12.47±1.52、6.73±1.08、5.12±0.78;P3、P15单疗程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别(Pa>0.05)。结论产前多疗程应用GCs可导致仔鼠脑组织海马部位ODC活性表达的改变,从而影响海马的功能,如学习记忆能力;临床上对高危早产孕妇产前重复应用GCs需权衡利弊。 智月丽 张香敏 徐发林 程秀永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海马 产前应用GCs对仔鼠海马11β-HSD1、11β-HSD2及ODC活性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s)是一类具有神经活性的甾体激素,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必须的激素.自从Liggins报道产前应用激素可以降低NRDS发病率以来,GCs在产科的应用已有30年余.最近... 张香敏关键词:海马 文献传递 鼠神经生长因子干预早产儿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干预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儿科门诊就诊的98例早产儿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9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口服脑蛋白口服液+赖氨肌醇B12口服液,干预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18μg+生理盐水2 ml肌注,隔日1次,每个疗程1个月,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及智力运动发育评估(Children,s De⁃velopment Center of China,CDCC)评分结果。结果:CDCC评分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9.8%,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5);疗程结束后CDCC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27、4.309,P值均<0.05);随访至纠正胎龄1岁时CDCC评分比较,干预组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013、3.238,P值均<0.05)。结论:应用mNGF单药早期干预早产儿脑损伤,可加快患儿症状改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肯定,且经济方便,可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临床值得推广。 张香敏 刘依霖 王军 徐发林 王芳 刘宗源 韩倩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 早产儿 脑损伤 疗效 窒息新生儿肾功能变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窒息对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共298例,其中轻度窒息患儿236例,重度窒息患儿62例。对入院后2h内所做的肾功能包括尿素氮、肌苷、尿酸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肾功能及异常率的比较:重度窒息组尿素氮、肌酐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尿酸二者之间无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窒息组伴肾功能降低者死亡率明显升高。结论窒息新生儿容易出现肾功能降低。因此,必须及早改善肾功能,控制液体输入量,以提高生存率。 张香敏 程秀永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肾功能 尿素氮 肌苷 尿酸 169例婴儿不自主抖动临床病因分析 2021年 目的:研究分析婴儿不自主抖动的病因,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婴儿不自主抖动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169例不自主抖动患儿中维生素D缺乏症120例(71.0%),生理性肌阵挛18例(10.6%),战栗发作13例(7.7%),癫痫12例(7.1%),维生素B 12缺乏症6例(3.6%)。VD缺乏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之间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4.772,P<0.05)。而且,维生素D缺乏还与季节、胎龄有关。结论:婴儿不自主抖动病因复杂,临床医生要注意早期识别,以免误诊误治。 张香敏 韩倩 刘宗源 王芳 徐发林关键词:婴儿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B12 肌肽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凋亡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肌肽对缺氧缺血性后大鼠脑组织凋亡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2只,出生后7d结扎并切断左侧颈总动脉,吸入8%氧氮混合气2h即制成缺氧缺血(HI)模型,随机将SD大鼠分为3组:(1)肌肽预处理组:在HI诱导前30min腹腔注射肌肽1次250mg/kg;(2)HI组:在相同条件下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3)假手术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和处理。大鼠在HI后24h被处死,用TUNEL法检测缺氧缺血侧大脑皮质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通过Real-time PCR及Wa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肌肽对HI大鼠脑组织AIF、Caspase-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UNEL染色结果显示:HI组大脑皮质的原位末端标记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肌肽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组海马CA1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亦明显多于肌肽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al-time PCR结果表明:HI组动物的AIF mRNA表达及Caspase-3mRNA水平高于肌肽预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表明:HI组动物的AIF蛋白及Caspase-3水平高于预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肽预处理组AIF和Caspse-3蛋白水平低于H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肽可有效减轻HI后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张香敏 张展 程秀永 徐发林 贾天明 栾斌 贾莉婷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 窒息 肌肽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