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龙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瓣
  • 2篇动脉
  • 2篇缺氧
  • 2篇缺氧诱导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骨细胞
  • 1篇带蒂
  • 1篇带蒂皮瓣
  • 1篇带蒂皮瓣修复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指标
  • 1篇丹参
  • 1篇丹参川芎嗪
  • 1篇丹参川芎嗪注...
  • 1篇蛋白
  • 1篇蒂皮瓣
  • 1篇第1跖背动脉
  • 1篇凋亡

机构

  • 11篇潍坊市益都中...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昆明市中医医...
  • 1篇解放军第40...

作者

  • 11篇张龙强
  • 7篇赵光宗
  • 7篇方军
  • 5篇李华壮
  • 1篇高克海
  • 1篇王善涛
  • 1篇程国良
  • 1篇车力凡
  • 1篇尹华山
  • 1篇陈景明
  • 1篇吴刚
  • 1篇孙子伟
  • 1篇李雪芹
  • 1篇窦洪磊
  • 1篇刘瑶
  • 1篇苑广科
  • 1篇李济文
  • 1篇丁刚

传媒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烧伤与创...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素β1促进GIT1表达而影响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的研究
2021年
目的;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骨关节炎模型;主要探讨整合素pI和GIT;1对软骨细胞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调控关系。以便对临床上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起指导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我们采用约一周龄的年乳大鼠20只;雌雄不限。分别采用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对照组、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pcDNA3.1-GIT;1过表达组、pcDNA3;.;I;-integrin-p1过表达组、integrin-p;1;siRNA组和NC;siRNA组中;integrin-p1和GIT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来判断integrin-p1和GIT1之间的调控关系。结论;在体外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模型中发现;integrin-pl和GIT1均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发生。integrin-印的过表达可以提高GIT1的表达;反过来;GITI的高表达对integrin-pI没有影响;说明integrin-p1可以调控GIT1的表达;GTI1可能是位于integrin-pI下游的一个关键分子。
张龙强赵光宗苑广科方军尹华山
关键词:关节软骨细胞细胞增殖与凋亡
以第1跖背动脉为蒂的足背皮瓣血供范围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墨汁灌注及血管铸形标本的制作,从解剖学探讨以第1跖背动脉为蒂的足背皮瓣的血供范围,为临床以第1跖背动脉为蒂的带足背皮瓣的第2足趾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0侧新鲜截肢单足标本解剖分离后,从第1跖背动脉灌注墨汁,观测其染色范围。然后在显微镜下将皮瓣从深筋膜下掀起,观察细小皮支的染色范围。另取3侧标本,制作血管铸型标本。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墨汁灌注染色:10侧标本染色范围为:内侧界达趾胫侧,外侧界达第3趾蹼间隙,远侧界达趾端,近侧界达跖跗关节。(2)铸型标本观察:第1、2趾近端动脉分支分布密集,并可见第1、2、3跖背动脉之间的交通支。结论 (1)以第1跖背动脉为蒂的足背皮瓣胫侧血供丰富,腓侧血供范围可达第3趾蹼腓侧。(2)在临床上设计带菱形或舵样足背皮瓣时,腓侧皮瓣不宜设计过大。
张龙强徐晓燕程国良
关键词:足背皮瓣第1跖背动脉足趾移植
拉喹莫德抑制成骨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2α的表达及其功能被引量:4
2016年
背景:由于骨折会诱导骨细胞缺氧,使骨细胞中的氧张力明显下降,现已证明,其中低氧诱导因子2α是机体在低氧状态下调剂机体功能的一种重要氧依赖转录激活因子,其介导骨折发生时多种炎性因子的释放。目的:探讨拉喹莫德对成骨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2α的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缺氧处理前分别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或N-乙酰基-亮氨酰-亮氨酰-正亮氨酸存在和不存在的情况下,用10-100μmol/L的拉喹莫德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克隆14)。然后分别在体积分数1%或21%氧张力下进行1-24 h的预处理。结果与结论:(1)缺氧诱导因子2α在成骨细胞缺氧中表达明显增高。而拉喹莫德可以抑制成骨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2α及其目标基因在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中的表达。(2)拉喹莫德以蛋白酶依赖、von Hippel-Lindau(VHL)蛋白不依赖的方式促进缺氧诱导因子2α的降解,可打断缺氧诱导因子2α和它的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90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缺氧诱导因子2α和激活的蛋白酶C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结果显示拉喹莫德可能通过影响缺氧诱导因子2α蛋白的折叠和成熟从而促进其降解,可通过改变与伴侣蛋白热休克蛋白90和RACK1的功能性相互作用来抑制成骨细胞中的缺氧诱导因子2α。
赵光宗方军丁刚张龙强李华壮高克海
关键词:成骨细胞缺氧热休克蛋白90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游离皮瓣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在游离皮瓣围手术期中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本院行游离皮瓣围手术的患者80例分成丹参川芎嗪组(试验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试验组患者术后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72 h、术后6 d P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时间点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6 d FB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试验组血浆黏度、RBC压积、RBC变形指数、RBC聚焦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2 h对照组仅血浆黏度、RBC聚焦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血浆粘度、RBC压积、RBC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游离皮瓣围手术期中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显著。
张龙强冯昭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游离皮瓣围手术期
唑来膦酸对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骨丢失标志物血清水平影响的研究
2020年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对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骨丢失标志物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64例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患者经过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天的抗酒石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羧端交联肽原(ICTP)、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结果治疗前,患者的RACP5b、ICTP、PINP、BALP水平分别为(4.56±0.78)U/L、(8.89±0.43)μg/L、(114.53±23.98)ng/ml、(682.96±46.88)U/L,治疗后第7天患者的TRACP5b、ICTP、PINP、BALP水平分别为(4.25±0.90)U/L、(7.25±0.55)μg/L、(89.75±22.82)ng/ml、(625.85±55.77)U/L,治疗后第14天,患者的RACP5b、ICTP、PINP、BALP水平分别为(3.93±0.76)U/L、(5.69±0.63)μg/L、(61.58±20.76)ng/ml、(518.95±40.63)U/L,治疗后第21天,患者的RACP5b、ICTP、PINP、BALP水平分别为(3.64±0.88)U/L、(4.79±0.54)μg/L、(48.94±11.25)ng/ml、(490.65±25.85)U/L;治疗后第7、14、21天,患者的TRACP5b、ICTP、PINP、BAL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21天,患者的TRACP5b、ICTP、PINP、BALP水平均低于治疗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1天,患者的TRACP5b、ICTP、PINP、BALP水平均低于治疗后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TRACP5b、ICTP、PINP、BALP的血清水平,以此评定唑来膦酸治疗肺癌脊柱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赵光宗张龙强方军李华壮梁志勇王善涛
关键词:唑来膦酸肺癌脊柱转移瘤
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VEGF、HIF-1α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共纳入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脊柱创伤骨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男性病例123例,其中骨量正常组34例、低骨量组39例、骨质疏松组50例,测定HIF-1α、VEGF及骨代谢及骨转化指标水平[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human cross-linked 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I)],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骨量正常组与低骨量组BAL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BALP指标显著低于其余2组(P〈0.05)。3组间HIF-1α、VEGF及TRACP 5b、TGF-β1及CTX-I指标随骨量降低而升高,BGP随骨量降低而降低(P〈0.05)。HIF-1α与VEGF呈正相关(P〈0.05),与BALP、TRACP 5b、TGF-β1及CTX-I呈正相关,与BGP呈负相关(P〈0.05)。VEGF与TGF-β1及CTX-I呈正相关,与BGP呈负相关(P〈0.05)。结论 HIF-1α及VEGF与骨代谢、骨转化指标显著相关,是骨质疏松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赵光宗孙子伟方军张龙强崔好才
关键词:骨质疏松VEGFHIF-1Α骨代谢
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中HIF-1α因子水平变化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40只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大鼠模型40只作为对照组。选择两组大鼠的腰椎间盘组织经冲洗、超声粉碎、离心等一系列过程取得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腰椎间盘组织中的HIF-1α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中每只大鼠的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均有HIF-1α的表达,但表达含量存在明显的不同。HIF-1α在观察组中的表达含量为(25.12±4.02)pg/g,HIF-1α在对照组中的表达含量为(7.84±2.19)pg/g,HIF-α在观察组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在腰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的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推测其可能参与了人类的椎间盘退变过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赵光宗刘瑶方军程美建李华壮张龙强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缺氧诱导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法
全头皮撕脱并严重挫伤再植成功一例
2008年
2007年12月24日,对全头皮撕脱行再植术。术后再植头皮95%存活,术后2个月头发、眉毛生长,双侧眼睑可基本正常开闭。头皮完全撕脱后,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吻合血管的原位再植。提高再植成功率包括术中彻底清创、创面彻底止血、熟练的血管吻合技术、静脉与动脉吻合比例和血管无张力缝合。头皮撕脱后血管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无张力吻合血管是保证再植成功的关键。头皮再植时,一定要使之与颅骨面紧密相贴,避免留有死腔,减少头皮下血肿形成,我们采取术后适当加压包扎.应用负压吸引器的方法。
李济文窦洪磊张龙强陈景明孙绳亮
关键词:全头皮撕脱吻合血管挫伤血管吻合技术再植成功率
Kalish截骨治疗中、重度(足母)外翻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Kalish截骨内固定治疗中、重度(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21例(男4例,女17例)患者29足(左12足,右17足)因中、重度(足母)外翻行Kalish截骨内固定并外侧软组...
吴刚张龙强李克峰张世虎刘宁张建中
三维CT血管造影辅助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辅助下采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5月—2021年8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脊柱创伤骨科收治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9~55岁,入院时创面面积为4.0 cm×3.0 cm~9.0 cm×8.0 cm。术前采用CT扫描机扫描患者股骨髁上至腓骨中段区域,将获得的数据提取到Mimics16.0软件并进行分析以确定预选穿支,然后对预选穿支侧图像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标记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穿出点在小腿区域的体表投影位置。在前述检查的基础上,按患者足部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并切取皮瓣,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4.0 cm~10.0 cm×9.0 cm。将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覆盖。观察并比较术前3D-CTA检查下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类型、穿支起始处及穿出点管径、穿支穿出点位置与术中情况是否一致。记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随访时记录患者对创面修复效果的满意度、受区皮瓣的感觉恢复情况、供区创面愈合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对肢体功能有影响的并发症。对数据行Kappa一致性检验、等效性检验(穿支管径、穿支穿出点位置测量差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50~0.50 mm、-2.0~2.0 cm)。结果术中观察到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类型为Ⅰ型者3例、ⅡA型者6例、ⅡB型者8例、Ⅲ型者1例,与术前3D-CTA检查结果一致(Kappa=1.00,P<0.05)。术前3D-CTA探测到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起始处血管管径为(1.81±0.39)mm,穿支穿出点血管管径为(0.83±0.21)mm,分别与术中实际测量的(1.83±0.43)、(0.86±0.22)mm相近;等效性检验显示,术前及术中测量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起始处血管管径、穿支穿出点血管管径差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8~0.22、-0.08~0.14 mm,P值均<0.05。术前3D-CTA探测到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深筋膜处穿出位置,即其与�
方军赵光宗李华壮张龙强梁志勇李雪芹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穿支皮瓣伤口愈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