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全晓

作品数:38 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细胞
  • 10篇胃癌
  • 7篇淋巴
  • 6篇晚期
  • 6篇腺癌
  • 6篇化疗
  • 5篇肿瘤
  • 4篇亚群
  • 4篇杀伤
  • 4篇杀伤细胞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4篇树突状细胞
  • 4篇疗效
  • 4篇恶性
  • 3篇蛋白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食管
  • 3篇晚期胃癌

机构

  • 33篇南阳市第一人...
  • 3篇石河子大学医...
  • 3篇新乡医学院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南阳理工学院
  • 2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林州市肿瘤医...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安阳地区医院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 2篇商丘市第一人...
  • 2篇南阳医学高等...
  • 2篇新乡市中心医...
  • 2篇安阳市肿瘤医...

作者

  • 37篇徐全晓
  • 15篇马磊
  • 12篇贺利民
  • 12篇常占国
  • 7篇赵旭林
  • 5篇杨卫
  • 4篇张晓冬
  • 3篇李媛媛
  • 2篇杨海军
  • 2篇王立东
  • 2篇鲍启德
  • 2篇宋昕
  • 2篇石淑英
  • 2篇库建伟
  • 2篇高社干
  • 2篇万里新
  • 2篇任景丽
  • 2篇朱富国
  • 2篇吴广胜
  • 2篇周福有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卡培他滨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应用卡培他滨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两种药物分别联合奥沙利铂对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胃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胃癌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与奥沙利铂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晚期胃癌疾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胃癌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胃癌疾病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胃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徐全晓赵旭林
关键词: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晚期胃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8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现已证实是因免疫机制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o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该病机制错综复杂,目前尚未明确。本文就IT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龙珍珠玛郎涛王燕徐全晓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奥正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5例老年晚期胃腺癌患者中,19例为初次化疗患者,15例为曾接受术后化疗,31例为未手术而接受过化疗的患者。紫杉醇80mg/m2d1,d8,静脉滴注3小时;奥沙利铂85mg/m2d2;21天为1个周期。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后进行评效,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1例,有效率为49.2%,临床控制率为87.7%。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脱发,关节肌肉疼痛及骨髓抑制。结论: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案之一。
常占国徐全晓
关键词:紫杉醇奥沙利铂胃癌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FOLFOX4方案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结直肠癌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对患有转移性结直肠癌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徐全晓赵旭林马磊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FOLFOX4方案转移性结直肠癌
CIK细胞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胸腹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化疗药物灌注):顺铂60 mg+地塞米松5 mg,每3 d1次;试验组(CIK细胞灌注):CIK细胞每次2~5×1010个,每天1次,连续灌注3 d。结果恶性胸腹腔积液缓解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毒副反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IK细胞胸腹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常占国徐全晓马磊
关键词:恶性胸腹腔积液胸腔灌注CIK细胞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危险因素及GCH1基因多态性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危险因素及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2016年1月-2020年3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HN分为PHN组(n=31)和非PHN组(n=72)。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GCH1基因rs3783641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HN与应用激素史、初治时间、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存在关联(P<0.05),与年龄、皮损面积、性别、发病部位、治疗疗程无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应用激素史、抑郁程度较高、焦虑程度较高是带状疱疹发生PH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HN组患者与非PHN组患者GCH1基因rs3783641位点基因型分布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646,P=0.009);PHN组AT基因型频率低于非PHN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PH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AA、AT、TT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3.18±1.09)分、(4.12±1.34)分、(5.75±1.62)分,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N与应用激素史、初治时间、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存在关联,GCH1基因多态性与PHN发生及疼痛程度存在关联,可作为筛查指标。
张丽君毕晓东徐全晓
关键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基因多态性视觉模拟评分
免疫球蛋白G Fc段结合蛋白低表达与结肠腺癌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G Fc段结合蛋白(FCGBP)低表达与结肠腺癌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中记录结肠腺癌肿瘤组织数据的455例患者(观察组)和记录癌旁组织数据的41例患者(对照组)。以FCGBP表达水平中间值(6.126 TPM)为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FCGBP高表达组(228例)和FCGBP低表达组(227例)。剔除失访患者后,按照“是否发生转移”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转移组(52例)和非转移组(333例)。比较FCGBP高表达组和FCGBP低表达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FCGBP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转移组、非转移组与对照组FCGBP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Log-rank检验绘制Kaplan-Meier曲线对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评估FCGBP基因的表达在结肠腺癌中的预后价值。对FCGBP基因的表达情况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绘图。结果FCGBP高表达组中浸润深度为T3~T4、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比例均低于FCGBP低表达组,FCGBP高表达组中浸润深度为T1~T2和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比例均高于FCGBP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移组和非转移组FCGBP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5.0±2.1)TPM、(5.9±2.1)TPM比(9.5±1.0)TPM],转移组低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转移组的中位生存期低于非转移组(2.1年比8.2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01)。Cox回归方法分析表明FCGBP表达水平越低,患者的总生存期越短,预后越差(风险比=4.434,95%置信区间:2.778~7.077,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结肠腺癌患者的FCGBP基因的表达与B淋巴细胞、CD_(4)^(+)T细胞、CD_(8)^(+)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低水平FCGBP mRNA与结肠腺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并且与结�
贺苗王琦孙星徐全晓
关键词:结肠腺癌预后
自体树突状细胞瘤苗对Ⅲ期胃癌化疗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瘤苗对Ⅲ期胃癌化疗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Ⅲ期胃癌化疗后患者83例,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3例。制备自体DC瘤苗,观察组化疗后采用自体DC瘤苗进行免疫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对照组于化疗后第2、8周、观察组于相应时间采集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3CD+4、CD+3CD+8、CD+4/CD+8、CD+19、CD+16CD+56T细胞亚群。化疗后第8周按RECIST标准评定近期疗效,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评估生活质量,NCI-CTC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成功培养成熟的DC并制备DC瘤苗。观察组(75.0%)与对照组(69.8%)总有效率相比,P>0.05。观察组注射DC瘤苗的不良反应为寒战、发热、肌肉酸痛、皮肤瘙痒、胸闷及一过性全身无力,大部分为自限性。化疗后第8周,观察组淋巴细胞绝对数高于对照组,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体DC瘤苗可上调Ⅲ期胃癌化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可能产生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
常占国马磊李媛媛杨卫贺利民徐全晓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瘤苗胃癌淋巴细胞亚群
LncRNA NNT-AS1通过靶向miR-496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NNT-AS1(LncRNA NNT-AS1)靶向微小核糖核酸(miR)-496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NNT-AS1与miR-496在卵巢癌细胞及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ncRNA NNT-AS1与miR-496之间的相互作用。MTT实验检测抑制LncRNA NNT-AS1及miR-496过表达后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检测抑制LncRNA NNT-AS1及miR-496过表达后卵巢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情况。qRT-PCR检测LncRNA NNT-AS1与miR-496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相比,LncRNA NNT-AS1在卵巢癌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miR-496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LncRNA NNT-AS1可miR-496特异性结合并可调控miR-496表达;抑制LncRNA NNT-AS1表达与miR-496过表达后均可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抑制miR-496表达可逆转抑制NNT-AS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结论LncRNA NNT-AS1可通过靶向调控miR-496表达进而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张欣萍史天云徐方方徐全晓
关键词:卵巢癌增殖
DC、CIK自体回输对化疗后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自体回输对化疗后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将9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行常规化疗,观察组于化疗结束后1个月实施DC、CIK自体回输治疗,治疗时间>2个疗程。采集两组化疗前后及观察组DC和CIK自体回输之后4周的外周血,以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结果两组化疗后CD+3、CD+4、CD+4/CD+8、NK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DC与CIK回输后CD+3、CD+4、CD+4/CD+8、NK水平明显高于本组及对照组化疗后,P均<0.05。结论化疗后胃癌患者DC、CIK自体回输后CD+3、CD+4、CD+4/CD+8、NK水平升高,即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张晓冬郭明浩常占国徐全晓马磊贺利民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胃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