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凤娇

作品数:16 被引量:392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小麦
  • 10篇冬小麦
  • 4篇施氮
  • 3篇灌水
  • 2篇氮肥
  • 2篇氮量
  • 2篇施氮量
  • 2篇土壤
  • 2篇强筋
  • 2篇强筋小麦
  • 2篇小麦产量
  • 2篇
  • 1篇氮肥处理
  • 1篇氮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品质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分
  • 1篇调节剂

机构

  • 13篇山东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6篇徐凤娇
  • 11篇杨玉双
  • 11篇常旭虹
  • 11篇赵广才
  • 7篇马少康
  • 6篇杨桂霞
  • 6篇田奇卓
  • 6篇刘鑫
  • 6篇丰明
  • 4篇李娜娜
  • 4篇王德梅
  • 4篇李慧
  • 3篇裴艳婷
  • 3篇石玉华
  • 2篇许轲
  • 1篇王树亮
  • 1篇尹承苗
  • 1篇谢连杰

传媒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核农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肥水运筹对两类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为探明不同施氮量、施氮时期、灌水时期和比例,对两种品质类型4个品种冬小麦产量构成、磨粉品质、加工品质及部分生理指标的调控效应,为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于2009年9月~2010年6月年在中国农业...
徐凤娇
关键词:冬小麦施氮量施氮时期
文献传递
农业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被引量:37
2011年
综合论述了农业隐性灾害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对策。重点讨论了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更能适应和利用环境。分析了农业生产中主要隐性灾害的形式和内容,指出了农业隐性灾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探讨了农业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指出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大,涉及的范围广,常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最终都会导致减产,降低农民收益。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隐性灾害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预防或减轻农业隐性灾害的研发重点。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徐凤娇
关键词:农业小麦生产
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以有色小麦皖麦38、绿麦1号和kz6061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处理对有色小麦千粒重、容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影响不显著,灌3水较灌2水处理显著提高有色小麦醇溶蛋白含量,而显著降低干、湿面筋含量。不同粒色小麦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差异显著,kz6061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显著高于皖麦38和绿麦1号。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沉降值、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在不同粒色小麦中差异显著,沉降值和面筋指数以皖麦38最高,干、湿面筋含量以kz6061最高。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皖麦38的清蛋白和球蛋白,绿麦1号的球蛋白,kz6061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对有色小麦面筋指数亦有显著影响。
杨桂霞赵广才许轲常旭虹杨玉双马少康丰明徐凤娇
关键词:灌水生长调节剂
我国主要春小麦不同区域高产创建技术简介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春小麦在我国播种面积180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黑龙江、宁夏、青海等地。总产约700万t,平均3 800kg/hm2左右。规范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对各地春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分别就东北春麦区、西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新疆冬春麦区和青藏春冬麦区的春小麦高产创建技术规范进行了介绍,供各春小麦种植区的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参考。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徐凤娇
关键词:春小麦高产创建
播种深度和播后淹水时间对冬小麦出苗率及冬前幼苗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探讨淹水时间和播深对不同小麦品种出苗率及冬前幼苗健壮程度的影响,为秋种时易涝麦田合理播深提供依据;在池栽控制条件下,采用4个不同类型品种对播深和淹水时间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后淹水1~4天,可导致5种播深TN18的平均出苗率降低22.43%,越冬期单株干物重降低21.56%;JM20分别降低23.43%和18.46%;SN8355分别降低9.66%和19.86%;LM14分别降低6.21%和23.20%;说明淹水对两品种TN18和JM20出苗率的影响显著低于SN8355和LM14。淹水可使3cm地温降低0.47℃,5cm降低1.15℃。在淹水时间相等条件下,随播种深度的增加,对出苗率和幼苗质量的影响逐渐增大;在播深相同时,淹水时间越长影响越大。在播深2~6cm范围内,播种越浅出苗率和越冬期单株干物重越高,淹水对其的影响也越小,浅播是降低易涝地区渍涝灾害的有效措施;但由于浅播分蘖节基本处在2cm处,不利于抗寒和抗旱,因而该结果仅适于渍涝麦田应用。
刘鑫尹承苗李慧李娜娜石玉华徐凤娇田奇卓
关键词:冬小麦播种深度出苗率幼苗质量
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2
2012年
为了明确施氮量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关系,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皖麦38和中筋小麦京冬8、中麦8共2种品质类型4个小麦品种,研究了施氮量对其产量性状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N 0~360 kg/hm2的范围内,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有效缓解叶绿素降解,抑制旗叶全氮含量降低,缓解叶片衰老,延长旗叶功能期;强筋小麦品种比中筋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和氮素含量下降缓慢。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提高,施氮N 27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增加到360 kg/hm2时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开始下降。强筋小麦蛋白质产量和子粒产量高,中筋小麦穗数、穗粒数多,千粒重高。施氮有利于子粒出粉率、硬度、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提高。施氮N 180 kg/hm2时可以显著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降低吸水率,面包总体评分最高。强筋小麦硬度大,蛋白质含量、出粉率和沉降值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长,面包体积大、评分高。
徐凤娇赵广才田奇卓常旭虹杨玉双王德梅刘鑫
关键词:施氮量冬小麦
不同追施氮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4
2011年
以不同品质类型的2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品种和氮肥追施处理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肥量和追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适当增加开花期追施氮肥的比例有利于提高产量,处理间差异显著,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追肥处理对总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对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影响显著;追肥处理间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差异均显著;品种间植株性状、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籽粒硬度、沉降值、湿面筋、面筋指数、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差异均显著。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丰明马少康杨桂霞徐凤娇
关键词:追施氮肥冬小麦
不同水、氮处理对济麦20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材料,在防雨棚肥水控制池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和施氮处理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灌水有利于抑制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叶片含氮量,延长旗叶功能期;开花期灌水和灌浆期灌水有利于小麦产量和千粒重的提高,以春季灌3水(春5叶露尖+开花+灌浆)最高;在180kg.N/hm2条件下,籽粒产量及千粒重、容重和穗粒数均高于270kg.N/hm2的处理,对穗粒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籽粒蛋白质及各组分的含量,除球蛋白外,均以B3处理(灌春2叶露尖水和春5叶露尖水)最高;增施氮肥有利于谷蛋白含量的提高。籽粒蛋白质产量以B4处理(春5叶露尖水+开花水+灌浆水)最高,与B2处理(春5叶露尖水+开花水)差异不显著;180kg.N/hm2处理的蛋白质产量高于270kg.N/hm2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180kg/hm2的施氮量处理结合春5叶露尖灌水和开花期灌水有利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共同提高。
马少康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杨桂霞徐凤娇丰明
关键词:强筋小麦蛋白质品质
灌水时期和比例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在自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水时期和灌水比例对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中麦8两个品种产量性状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比例为1∶3的处理(B1:春2叶灌300m3.hm-2+春5叶灌900m3.hm-2)和3∶1的处理(B4:春5叶灌900m3.hm-2+开花期灌300m3.hm-2)有利于减少旗叶中脯氨酸含量,缓解旗叶氮素流失,延长叶片功能期,供试品种间旗叶脯氨酸含量和氮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灌水比例为1∶3和3∶1的处理增加了穗数,提高了蛋白质含量,而灌水比例为1∶1的处理(B2:春2叶灌600m3.hm-2+春5叶灌600m3.hm-2,B3:春5叶灌600m3.hm-2+开花期灌600m3.hm-2)增加了穗粒数。春5叶灌水+开花期灌水(B3,B4)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和改善产量构成因素。中麦8在各灌水处理中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均高于济麦20,蛋白质产量则显著低于济麦20。处理B2和B4的灌水方式提高了小麦沉降值,增加了湿面筋含量,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春2叶灌水+春5叶灌水处理(B1,B2)延长了面团形成时间,改善了小麦加工品质。
徐凤娇赵广才田奇卓常旭虹杨玉双王德梅刘鑫
关键词:灌水时期冬小麦
土壤肥力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两类氮源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为明确土壤肥力和施氮方式与冬小麦对两种氮源吸收利用的关系,采用15 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中两种土壤肥力和不同施氮方式下小麦植株对两种氮源的吸收利用特点。结果表明,在八个试验处理中,以高肥土壤、氮肥基施深度20cm、底追各50%处理的籽粒产量及构成三因素最高,是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最佳处理组合。越冬、拔节、开花、花后20d和成熟期小麦吸收肥料氮的平均比例随生育进程逐步递减,吸收土壤氮的比例则随生育进程逐步递增。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总量,使成熟期肥料氮当季利用率提高10.51个百分点,肥料氮损失率降低4.6个百分点,但同时也降低了生育中后期对肥料氮的吸收及向籽粒的分配比例。施肥深度仅对拔节前氮素吸收积累和不同氮源比例影响显著,但深施可显著提高成熟期肥料氮的利用率并降低损失率。氮肥全部底施可提高越冬和拔节期的总吸氮量,并降低土壤氮的吸收比例;底追各50%施氮方式有利于生育后期氮素吸收积累,使成熟期肥料氮的当季利用率和损失率分别提高和降低2.72和13.5个百分点,但来自肥料氮和分配到籽粒中的比例却显著低于全部底施处理。
徐凤娇田奇卓裴艳婷李慧刘鑫李娜娜石玉华
关键词:冬小麦土壤肥力施氮方式不同氮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