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凤霞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动物
  • 5篇瘤胃
  • 5篇反刍
  • 5篇反刍动物
  • 3篇饲料
  • 3篇禽网状内皮组...
  • 3篇瘘管
  • 3篇网状内皮组织
  • 3篇病毒
  • 2篇养牛
  • 2篇养牛业
  • 2篇营养
  • 2篇营养代谢
  • 2篇十二指肠
  • 2篇体内外
  • 2篇尿素
  • 2篇尿素利用率
  • 2篇禽网状内皮组...
  • 2篇禽网状内皮组...
  • 2篇网状内皮组织...

机构

  • 15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和康源生...

作者

  • 15篇徐凤霞
  • 3篇谢宝柱
  • 3篇赵鹏
  • 3篇王一新
  • 3篇刘美
  • 3篇常爽
  • 2篇黄静龙
  • 2篇王中华
  • 2篇王岩蕾
  • 2篇王俊锋
  • 2篇高立海
  • 1篇李海燕
  • 1篇李兵
  • 1篇王云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2篇饲料工业
  • 1篇饲料博览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饲料研究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养殖与饲料
  • 1篇山东饲料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刍动物葡萄糖的营养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4年
王俊锋刘美徐凤霞黄静龙
关键词:反刍动物葡萄糖营养代谢瘤胃发酵
REV不同感染方式对SPF鸡的致病性及Ⅰ型干扰素对REV的体内外抑制作用研究
徐凤霞
反刍动物烟酸的营养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3年
王俊锋黄静龙王云徐凤霞
关键词:反刍动物烟酸营养代谢维生素饲料添加剂
提高反刍动物尿素利用率和安全性的方法被引量:2
2005年
谢宝柱徐凤霞王岩蕾
关键词:反刍动物蛋白质饲料饲料资源尿素养殖业饲料工业
关于提高反刍动物尿素利用率和安全性的研究
2004年
尿素作为一种反刍动物蛋白的补充饲料,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如何安全而高效的利用尿素成了尿素利用中的关键问题。如果尿素要想推广利用,必须有一套解决尿素中毒及高效利用的措施。此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尿素在反刍动物上应用原则.注意的问题以及有效的利用途径做了全面介绍。
谢宝柱徐凤霞王岩蕾
关键词:反刍动物尿素中毒补充饲料利用率利用途径
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体内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2024年
为明确禽源α干扰素(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体内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分别采用鸡胚成纤维(DF-1)细胞和海兰褐鸡作为模型,于REV接种前(预防)和接种后(治疗)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禽IFN-α处理,分析禽IFN-α在体外和体内对REV增殖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治疗组72 h细胞和上清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预防组72 h细胞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通过比较各组海兰褐鸡的平均体重、血液中REV阳性率和病毒载量、泄殖腔REV阳性率和排毒量、免疫器官指数和病毒载量系统评估禽IFN-α对REV体内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1 500 IU的治疗组海兰褐鸡21和28日龄时体重显著升高(P<0.05),14日龄时肝脏发育指数以及14和28日龄时的脾脏发育指数显著降低(P<0.05),14日龄时血液和脾脏中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5),7和21日龄时泄殖腔排毒量显著降低(P<0.05)。本试验在体外细胞和体内动物2个层面均证实了禽IFN-α对REV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这不仅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辅助手段,也为未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徐凤霞孙万里张亚文常爽常爽王一新
关键词:干扰素
缓冲剂在养牛业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高立海徐凤霞
关键词:缓冲剂养牛业瘤胃酸碱度
桥型瘘管的安装及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谢宝柱王中华徐凤霞刘美
关键词:反刍动物术后护理
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动态监测
2024年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染REV模型,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不同日龄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死亡情况,并综合运用反转录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3种检测方法对各感染组进行REV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腔感染组和卵黄囊感染组SPF鸡体重增长在感染后第21~70天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9和63天显著升高(P<0.05),腹腔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2天显著升高(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血浆中REV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1天显著高于腹腔感染组(P<0.05);(2)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自出壳即可检测到病毒血症阳性,并在感染后第21天时达到排毒高峰,腹腔感染组SPF鸡在感染后第14天时达到排毒高峰;(3)卵黄囊感染同居组的10只SPF鸡在感染后第7天时即检测到2只鸡呈病毒血症阳性,腹腔感染同居组SPF鸡在感染后第21天时检测到1只鸡呈阳性;(4)3种检测方法中,RT-qPCR和IFA检出REV效果更好。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途径感染REV后鸡群血浆中的带毒状态,为REV感染的科学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数据。
徐凤霞孙万里张亚文常爽王一新赵鹏
关键词:排毒规律
酪蛋白灌注水平对瘤胃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本试验以安装瘤胃瘘管及十二指肠过桥瘘管的两只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酪蛋白灌注水平对瘤胃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酪蛋白灌注水平对绵羊瘤胃液中游离氨基酸(FAA)、总氨基酸(TAA)、肽(PEP)、氨态氮(NH3-N)和瘤胃内微生物蛋白(MCP)的浓度都有影响。其中FAA、TAA和NH3-N在酪蛋白灌注量为40 g/d时浓度最高,PEP的浓度在灌注量为50 g/d时浓度最高。
李海燕徐凤霞王中华
关键词:酪蛋白瘤胃十二指肠瘘管消化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