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娇君

作品数:20 被引量:16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耐药
  • 6篇耐药性
  • 4篇细菌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药性分析
  • 3篇葡萄球菌
  • 3篇球菌
  • 3篇耐药性分析
  • 3篇金黄色葡萄球...
  • 3篇黄色葡萄球菌
  • 3篇基因
  • 3篇肝脂
  • 2篇脂酶
  • 2篇手术
  • 2篇体外抗菌
  • 2篇体外抗菌活性
  • 2篇替加环素
  • 2篇启动子
  • 2篇细菌性

机构

  • 19篇华市人民医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金华市...
  • 1篇杭州市江干区...

作者

  • 20篇徐娇君
  • 9篇王惠姣
  • 4篇陈小平
  • 3篇应雅韵
  • 3篇倪培华
  • 3篇周燕霞
  • 3篇施金俏
  • 2篇吕火祥
  • 2篇应华永
  • 2篇周益琴
  • 2篇章丽琴
  • 2篇胡庆丰
  • 2篇郭辉
  • 2篇章勇
  • 2篇沈蓓琼
  • 2篇徐娟
  • 2篇朱根林
  • 2篇朱永泽
  • 2篇王文琴
  • 1篇徐秋莲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检验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2015浙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院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的临床特点、产酶情况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M)的临床特点、产酶情况与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EM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EM主要感染对象为年龄≥60岁、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疾病危险等级评分≥4分、接受过侵入性诊疗、有近期手术史、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激素时间≥2周、住院时间≥4周的患者。91株EM主要来自痰液标本(81.3%),主要分布于ICU、呼吸内科和肿瘤内科,分别占35.1%、26.4%和20.9%。所有EM均产ESBLs,79.1%产MBL。药敏试验结果表明,EM对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和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70.0%以上。结论高龄、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诊疗、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与激素、长时间住院是引起EM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EM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与其高产ESBLs、MBL相关。
俞容徐娇君金东芳谭文敏
关键词:医院感染耐药性
婴幼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学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谱及流行情况。方法收集1279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入选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鉴定。结果从1279例腹泻标本中检出各种细菌201株,检出率为15.7%(201/1279)。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志贺菌48.3%(97/201),大肠杆菌17.9%(36/201),副溶血弧菌11.4%(23/201),沙门菌8.5%(17/201),变形杆菌6.5%(13/201),铜绿假单胞菌等其他细菌7.5%(15/201)。婴幼儿以志贺菌和大肠杆菌检出率最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结论就诊患儿粪便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15,7%,201/1279),病原菌以志贺菌和大肠杆菌为主。〈1岁婴幼儿以大肠杆菌感染最常见,〉1岁以志贺菌为主。
王惠姣徐娇君朱根林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细菌
一种用于检测紫外线灯管辐照数值的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紫外线灯管辐照数值的辅助装置,包括:吊挂杆和色卡夹持总成;吊挂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可拆卸的第一杆段单元、第二杆段单元、第三杆段单元;在第一杆段单元的下端和第二杆段单元的下端均设有承接头,第二...
徐娇君王惠姣陈小平
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通过研究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并鉴定的10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替加环素的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结果:10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均>19 mm,对替加环素均为敏感。结论: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临床可根据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结果与本地区用药特点相结合,控制剂量,将替加环素合理应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感染。
殷伟吕火祥胡庆丰徐娇君沈蓓琼朱永泽徐娟
关键词:替加环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K-B法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检出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检出情况,为临床防治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金华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样本中分离的86株SA菌株,进行来源分析、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基因mecA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86株SA菌株主要来源于ICU、外科、老年医学科,分布比例为36.05%、26.74%、12.79%;经过鉴定后,其中30株(34.88%)SA含有mecA基因,表型鉴定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经过药物敏感性试验,SA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高,耐药率分别为80.23%、73.26%,对利福平、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替加环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存在不同程度敏感,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完全敏感,耐药率为0%;SA菌株中sea、seb、pvl、tsst-I、hld、clfA、clfB均有检出,检出率为39.53%、44.19%、50.00%、40.70%、58.14%、59.30%、55.81%,并检出多种毒力基因共存,包括sea+seb+pvl+tsst-I+hld+clfA+clfB(18.60%)、sea+seb+tsst-I(13.95%)、tsst-I+hld+clfA(10.47%)和pvl+clfA(10.47%)。结论该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中分离的SA菌株以MRSA为主,筛选出的敏感抗菌药物为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检出毒力基因为sea、seb、pvl、tsst-I、hld、clfA、clfB,存在多种毒力基因共存现象。
徐娇君王惠姣陈小平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毒力基因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 SDSE)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金华市人民医院32例SDSE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株SDSE主要分离自血液、痰液、伤口分泌物,分别占37.5%、25.0%、18.8%,检出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是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肿瘤内科,分别占43.8%、34.4%、12.5%。药敏试验表明SDSE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但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60.0%。结论 SDSE主要引起免疫力低下人群发生血流感染,治疗SDSE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周燕霞徐娇君范波
关键词:耐药性
胸腰椎手术治疗后发生感染的治疗及细菌学分析
2016年
目的对胸腰椎手术治疗后发生感染的治疗及细菌学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对骨外科胸腰椎手术后怀疑出现的感染并送检培养的35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0例为阳性结果,290例为阴性结果,按照阳性患者的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观察患者发生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记录生化检查结果及细菌培养相关数据。讨论起治疗策略并进行随访。结果28例为切口浅层感染者,表现为切口红肿热痛,有脓性液体渗出,将切口打开后,有渗出液积聚存在,体温均大于38.0°C,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3~19)×109/L,平均(16.79±2.17)×109/L,血沉为31~92mm/h,平均(59.37±18.64)mm/h,CRP为41~192mg/L,平均(99.28±54.74)mg/L。34例切口深部感染患者中,15例首先表现为体温上升,术后2~4天,体温大于39°C,切口初无显著的红肿热痛及农业渗出表现,但可有轻度按压同,采用抗生素治疗体温未见好转,切口区疼痛未改善。13例患者在术后第8天切口处有波动感。6例患者与术后10天后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下肢疼痛或伴有麻木感,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14~25)×109/L,平均(19.42±3.89)×109/L,血沉为58~101mm/h,平均(68.21±33.49)mm/h,CRP为71~136mg/L,平均(92.81±39.42)mg/L。讨论胸腰椎后路手术治疗后如果发现感染,需对患者整体状态进行评估,准确判断是早期感染还是远期感染,根据细菌学检查选择有效的抗生药物治疗,对于手术清理患者要扩创冲洗引流,对内固定感染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将内固定取出,均可得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徐娇君沈晓震
关键词:胸腰椎手术术后感染
2010年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临床分离1541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3.5%,革兰阳性菌占26.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78.7%和86.2%,其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但仍有61.9%的MRSA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87.0%的MRCNS对利福平敏感;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的检出率为52.1%,首次高于粪肠球菌检出率的25.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中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53.8%和43.1%,产ESBLs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未发现碳青霉烯类耐药株,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2.4%、60.2%;铜绿假单胞菌对两者的耐药率分别为9.6%、9.1%;米诺环素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均>95.0%;出现7株泛耐药的铜绿单胞菌和5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高,不动杆菌属对两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50.0%,并出现部分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应引起重视,及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俞北伟章丽琴徐娇君金美珠应华永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试验泛耐药超广谱Β-内酰胺酶
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监测2009年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氏不动杆菌320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所有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药敏性,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 5.4软件。结果鲍氏不动杆菌除对多黏菌素E全部敏感外,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62.5%;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52.8%和49.1%;对左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45.3%和44.4%;不同科室分离株的耐药率不同,其中以ICU分离株耐药率最高,外科病房次之,内科病房耐药率最低;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占89.4%。结论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多数菌株往往呈多药耐药性;不同科室来源的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报告针对性地合理用药,以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并延缓耐药株的产生。
俞北伟徐娇君金美珠应华永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药物敏感试验
单宁酸联合氟康唑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混合生物膜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单宁酸联合氟康唑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混合生物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临床分离的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别命名为SA1,SA2和SA3;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单宁酸单独或联合氟康唑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DAY185混合菌群生长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对混合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单宁酸联合氟康唑对混合生物膜结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白念珠菌DAY185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ALS1、ALS3和RBT1)和SA1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icaA、sarA和cidA)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单宁酸可以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混合菌群的生长能力和混合生物膜形成能力,当联合氟康唑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单宁酸联合氟康唑可以明显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白念珠菌菌丝上的黏附;qRT-PCR结果表明:单宁酸联合氟康唑主要可以降低混合生物膜中白念珠菌ALS3基因(P<0.0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icaA和sarA基因(P<0.05)的表达量。结论单宁酸联合氟康唑可以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混合生物膜的形成,其机制主要通过降低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相关基因ALS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相关基因icaA和sarA的表达水平。
俞容徐娇君俞北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单宁酸氟康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