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愫芬
-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枣庄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我国大学校训中蕴涵的大学理念解析
- 2009年
- 大学校训是大学理念的一个载体,是大学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我国大学校训集中体现了三大经典大学理念,即传播知识、探索真理的认识论理念,学以致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政治论理念以及崇尚道德、止于至善的道德论理念。
- 徐愫芬
- 关键词:大学校训大学理念认识论政治论道德论
- 一种VR教育交互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R教育交互设备,涉及VR技术领域,包括电路元件,所述电路元件的外壁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的顶端安装有矫正机构,所述矫正机构的底端位于电路元件的一侧连接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的外壁设置有限位隔板,...
- 徐愫芬
- 摭探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发展及其现实启迪
- 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古代(鸦片战争以前)、近代(清朝末年至新中国成立)、现代(新中国成立至今)三大阶段.现代我国大学校训的发展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迷失自我阶段(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自我意识苏醒阶段(19...
- 韩延明徐愫芬
- 关键词:大学校训文化建设
- 文献传递
- 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构被引量:22
- 2015年
-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核心工作。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
- 徐愫芬
- 关键词:课程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转型
- 一种教学用多功能教学桌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学用多功能教学桌,属于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桌体,桌体的一端设置有储物箱,桌体上设置有与储物箱相对应的限位滑轨,储物箱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桌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桌体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与支撑底板相对...
- 徐愫芬
- 文献传递
- 我国大学校训的文化解读与优化研究
- 校训是指学校确定的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指向和激励意义的、反映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凝炼的词语或名言.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是一所大学所锤炼的对全校师生员工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勉励性的训示...
- 徐愫芬
- 关键词:大学校训文化解读
- 文献传递
- 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发展及现实启迪被引量:5
- 2013年
- 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古代(鸦片战争以前)、近代(清朝末年至新中国成立)、现代(新中国成立至今)三大阶段。我国现代大学校训的发展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迷失自我阶段(1949—1978年)、自我意识苏醒阶段(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校训文化自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校训文化繁荣阶段(进入21世纪至今)。梳理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发展,厘清我国大学校训的发展阶段,了解我国大学校训文化建设的现状,能让我们更全面、更理性、更深刻地认识我国大学校训,也启迪我国当今大学校训文化建设要做到:大学校训的形式要坚持凝练性与多样化相统一;大学校训的内容要坚持独特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大学校训的教育要坚持文本化与实践化相统一。
- 韩延明徐愫芬
- 关键词:大学校训历史发展现实启迪
-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问题探析
- 2011年
- 质量既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又是高等学校的"生命"和"灵魂"。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管理、专业建设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保证措施。
- 徐愫芬刘书银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
- 大学校训的功能探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校训作为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本身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大学校训对于大学自身具有教育激励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凝聚团结功能和宣传导向功能;对于社会具有辐射功能和引领功能。
- 徐愫芬
- 关键词:大学校训
- “金课”建设背景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探究被引量:2
- 2021年
- 高等教育中,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建设“金课”是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探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明确教育目标,即致力于培养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选择教育经验,着力构建“五位一体”课程体系;组织教育经验,小学教育专业要坚持全科培养、全面发展,注重实践,联合培养,尊重差异、学有专长;评价教育结果,以课程评价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 徐愫芬王云
- 关键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