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枫
作品数:
4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哲学宗教
更多>>
合作作者
赵普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文学
1篇
哲学宗教
主题
2篇
小说
1篇
性意识
1篇
修养
1篇
人性
1篇
式微
1篇
事功
1篇
女性
1篇
女性意识
1篇
文体
1篇
文学
1篇
历史小说
1篇
焦虑
1篇
存在焦虑
机构
3篇
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3篇
徐枫
1篇
赵普光
传媒
2篇
文教资料
1篇
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1篇
2016
1篇
2015
1篇
2012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英雄的式微——施蛰存历史小说探析
2012年
施蛰存通过对“英雄”自身心理的剖析、对人民群像或个体的塑造以及处于“英雄”对立面的女性形象的刻画.使曾经的英雄走下了神坛,他们深陷在对性欲的苦闷和对女性的崇拜之中不能自拔,从而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施蛰存人民意识、平等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于女性心理、命运的关注。本文以《将军的头》小说集为例探析施蛰存历史题材小说。
徐枫
关键词:
历史小说
女性意识
文学“挽救”的可能及其限度——余一鸣小说论
2016年
余一鸣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揭示"—"挽救"的基本模式,其叙述网络隐含着双重构成:乡村到城市的位移、"父与子"关系的塑造。余一鸣小说对于"人性"的依赖以及小说有关人性卑污的描述与关注,形成了对于现实权力的祛魅和解构,进而折射出对文学"挽救"何以可能的思索时的矛盾、无奈与无力。
赵普光
徐枫
关键词:
人性
文体·抽象·焦虑——沈从文《烛虚》与朱光潜《谈修养》比较
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从形式和内容分析比较了《烛虚》和《谈修养》的异与同,最后将重点落在沈从文作出的关于"生命"的抽象思索,这一抽象思索不同于当时主流国家—民族政治话语。
徐枫
关键词:
存在焦虑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