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静脉剥离的新方法
- 2008年
- 目前,虽然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尽可能应用动脉材料以提高术后远期通畅率,但多支病变病人仍然需要静脉桥。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采用下肢大隐静脉全长切口,大隐静脉暴露良好,但手术后会导致下肢伤口疼痛、感觉异常、切口裂开、浅表及深部感染、水肿等多种并发症。近年来,我们应用静脉剥离器,沿大隐静脉分段切开采集大隐静脉,可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 徐栋姜楠王联群郭志刚魏东刘建实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桥大隐静脉切口裂开多支病变
- 冠脉旁路移植术中静脉剥离的新方法
- 目的:探讨利用剥离器采集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1月至2007年4月,对132例冠脉搭桥病人应用剥离器制备大隐静脉(剥脱组),并与常规切开方法获取大隐静脉(常规组)140人进行比较,比较...
- 徐栋姜楠王联群郭志刚魏东刘建实
- 关键词:冠脉旁路移植术大隐静脉
- 文献传递
-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冠状动脉栓塞内外科联合治疗一例
- 2008年
- 患者男,18岁。间断发热6个月入院。6个月前发热,T37~38℃,持续10余天,外院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阴性,经验性给予“青霉素”治疗6周,仍间断发热。入院体检:T37.7℃,BP120/8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率80次/min,心尖部3/6级较粗糙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张迎怡丛洪良裴诚民姜华郭绪昆姜楠徐栋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冠状动脉栓塞并发间断发热入院体检肺呼吸音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左心室室壁瘤(LVA)切除术的外科治疗疗效。方法:统计我院2002-01至2007-12因冠心病合并LVA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患者资料。左心室成形术方法分为两种:梭形切除、线形缝合法和心内膜环缩成形术,旷置梗死的心肌组织,再缝合环缩后的切口。结果:手术无死亡病例,同术前比较,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减小,左心室收缩功能提高。结论:外科手术治疗LVA是有效的方法,两种室壁瘤的成形术式均可使患者的左心室形态功能得到改善,根据患者室壁瘤的病变程度合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王联群徐栋孟冬梅孙德权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39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心内膜炎是指感染累及心脏瓣膜组织或心脏内结构.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39例.现就诊断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 徐栋姜楠江力李庆和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抗生素
- 三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治疗合并右心衰竭的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比较三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治疗合并右心衰竭的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因右心衰竭行三尖瓣手术治疗的患者228例,其中127例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三尖瓣成形组),101例患者行三尖瓣置换术(三尖瓣置换组).收集围手术期资料,并随访65个月,分析和评价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合并右心衰竭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结果 三尖瓣成形组术前肝功能异常率、平均肺动脉收缩压均低于三尖瓣置换组术(P =0.023、0.033).三尖瓣置换组患者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及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明显高于三尖瓣成形组患者(P<0.01);三尖瓣成形组早期并发症率(15.8%与27.3%,P=0.042)、病死率(6.3%与16.8%,P=0.011)低于三尖瓣置换组.长期随访发现三尖瓣置换组患者三尖瓣血栓率高于三尖瓣成形组(P=0.036);三尖瓣成形组患者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复发率高于三尖瓣置换组(28.7%与8.8%,P<0.05);三尖瓣成形组患者术后3个月、1、3、5年生存率高于三尖瓣置换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31、0.089、0.133、0.078).结论 在合并右心衰竭的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治疗中,三尖瓣成形术早期治疗效果优于三尖瓣置换术,而术后中期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复发率高于三尖瓣置换术。
- 付金涛陈庆良徐栋赵丰刘子厚姜楠
- 关键词:三尖瓣闭锁不全三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
- 沃氏葡萄球菌致冠状动脉栓塞1例
- 动脉栓塞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诊断栓塞者约占15-35%,多见于病程后期,约1/3病人以栓塞为首发症状.栓塞发生部位以脑栓塞,最多见,还可见肾栓塞、脾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冠状动脉栓塞报道罕见。本文论述了某...
- 张迎怡丛洪良裴诚民郭绪昆姜华姜楠徐栋
- 关键词:动脉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研究
- 近年来,瓣膜疾患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病人逐步增加,因两者均对心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手术治疗的时间长使外科治疗的难度增加.本文将37例瓣膜手术同期进行冠脉搭桥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进行了总结。
- 王联群李庆和姜楠郭志刚李军山戴继民魏东徐栋李为民
-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手术
- 文献传递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行单极和双极射频消融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患者行单极与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我院心外科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50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极射频消融组20例(单极组)和双级射频消融组30例(双极组).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记录心电图,观察窦性心律的转复情况.根据心电图结果,将术后12个月随访患者(43例)分为窦性与非窦性心律组,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 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窦性心律转复率单极组分别为73.7%(14/19)、66.7%(12/18)、61.1%(11/18),双极组分别为82.8%(24/29)、85.2%(23/27)、88.0%(22/25).两组术后12个月转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单极组为55.0%(11例),双极组为26.7%(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心房颤动病史、左心房内径是影响窦性心律转复率的因素(P<0.05). 结论 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术前心房颤动病史长和左心房大的患者转复率低,且易复发.
- 张炳南陈庆良徐栋赵丰姜楠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
- 多瓣膜置换术中对严重三尖瓣病变的治疗
- 姜楠李庆和徐栋王强李军山阮昕华左景珍
- 该研究提出了对三尖瓣处理的新观念。通过三尖瓣置换术组和三尖瓣成形术组对比,显示置换组术后右心系统结构改善较明显,肺动脉压下降也较显著,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左心系统改善无明显差别。结论:重度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尤其...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