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自为

作品数:50 被引量:389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8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涡动
  • 14篇涡动相关仪
  • 13篇热通量
  • 12篇孔径
  • 12篇大孔
  • 12篇大孔径
  • 8篇通量
  • 7篇蒸散
  • 6篇流域
  • 6篇河流域
  • 5篇蒸散量
  • 5篇下垫面
  • 5篇感热
  • 4篇农田
  • 4篇潜热
  • 4篇潜热通量
  • 4篇黑河流域
  • 4篇感热通量
  • 3篇地表
  • 3篇蒸散发

机构

  • 50篇北京师范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北京市气象局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环境遥感与数...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北京依锐思遥...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水利部海河水...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安徽省人工影...
  • 1篇北京市水利水...
  • 1篇河北省环境演...
  • 1篇重庆市气候中...

作者

  • 50篇徐自为
  • 40篇刘绍民
  • 11篇徐同仁
  • 8篇朱忠礼
  • 7篇王介民
  • 5篇卢俐
  • 5篇施生锦
  • 4篇刘寿东
  • 4篇孙睿
  • 4篇王维真
  • 3篇黄彬香
  • 3篇鞠英芹
  • 3篇贾贞贞
  • 3篇李小文
  • 3篇白洁
  • 3篇朱明佳
  • 2篇李新
  • 2篇张蕾
  • 2篇宫丽娟
  • 2篇张智慧

传媒

  • 14篇地球科学进展
  • 7篇高原气象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2020年海河流域农田水热碳通量及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集
2024年
本研究以海河流域官厅水库旁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渗仪、涡动相关仪、大孔径闪烁仪和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梯度等观测系统,开展农田生态系统多尺度通量和气象要素的长期定位观测。本数据集由多尺度通量(米,百米,公里级)和气象要素数据组成,观测项目包括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潜热通量/蒸散发、感热通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向下/上短波辐射、向下/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大气压、降水、红外辐射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热通量、平均土壤温度等。本数据集经过了严格的处理和质量控制,可用于研究水库消涨对周边生态系统碳水等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带来的影响,也可为相关遥感模型或过程模型等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
徐自为刘绍民肖青柏军华朱忠礼
关键词:涡动相关仪自动气象站蒸渗仪农田
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95
2008年
涡动相关仪能够较准确地直接测量地表—大气间的湍流交换,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的使用是有条件限制的,如果不进行必要的修正,得到的通量就可能有较大的误差。以密云观测站一年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点值剔除、坐标旋转以及超声温度订正对地表感热、潜热等通量的测量结果影响均在±1%之内,但坐标旋转对动量通量影响较大,必须对潜热和CO2通量进行空气密度效应订正;湍流谱在惯性副区基本满足-2/3次方定律,协谱基本满足-4/3次方定律。经过对观测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后,约75%的观测数据质量较好,2%的数据需要剔除。通量贡献源区分析表明,全天和白天均有超过70%的通量源区落在感兴趣区域内,超过90%的通量贡献最大点落在感兴趣区域内。
徐自为刘绍民宫丽娟王介民李小文
关键词:涡动相关仪湍流通量
张掖灌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响应被引量:10
2014年
采用涡动相关法对张掖灌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生长季(6—9月)CO2通量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玉米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CO2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以碳吸收为主,夜间以碳排放为主,CO2吸收的最大值出现在灌浆期,峰值为-1.426 mg·m-2·s-1;农田生态系统在4个生育期均表现为碳吸收,但吸收CO2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日吸收总量灌浆期>拔节期>成熟期>苗期。利用Michaelis-Menten方程和指数曲线拟合方法,分别分析了光合有效辐射对白天CO2通量的影响,及温度对夜间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CO2吸收强度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大而增大,在低光阶段,光照是控制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之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大,净吸收量增加减缓;玉米的光量子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0.00098~0.0022 mg·μmol-1。夜间生态系统呼吸与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关系,不同生育期的主导因子不同,苗期土壤温度是主导因子,其余生育期气温是主导因子。
张蕾孙睿乔晨刘绍民徐自为唐侥郝虑远张荣华
关键词:CO2通量光合有效辐射
张掖湿地甲烷通量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
2017年
于2012年7月—2014年6月对地处干旱区的张掖湿地甲烷(CH_4)通量进行观测,分析其CH_4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CH_4通量的日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白天大于夜间;不同季节CH_4通量排放特征差异明显,夏季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CH_4通量日总量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之间指数相关关系显著,其中4 cm处土壤温度与之相关性最强;1—6月摩擦风速(U*)与CH_4通量显著正相关;结合CO_2通量观测数据,研究时段张掖湿地净碳吸收量为495.92 g C m^(-2)a^(-1),为明显碳汇。
张强张强张强蒋国庆孙睿
关键词:湿地CH4通量温度
一种地表水热通量的多尺度观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表水热通量的多尺度观测方法,该方法包括:S1、选择对应观测区域的且精度在预设范围内的多个观测仪器;S2、借助于均匀下垫面仪器比对与标定的方式,使所有观测仪器中同类仪器的观测精度一致;S3、根据非均匀地表观...
徐自为刘绍民徐同仁朱忠礼
文献传递
一种碳水通量数据插补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水通量数据插补的方法,包括:S1、获取指定时间段内的通量数据和气象数据;其中,指定时间段内的通量数据包括按照所对应的时间戳的顺序依次排列的多个碳水通量数据;每一碳水通量数据分别与采集该碳水通量数据的时间戳...
徐自为刘绍民徐同仁
一种大尺度水热通量观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度水热通量观测系统,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包括:高功率发射光源模块,用于提供相应波长的光信号;功率放大模块,用于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发射光信号调制模块,用于对经过功率放大处理的光...
刘绍民施生锦黄彬香徐自为
文献传递
国产光学型大孔径闪烁仪的技术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2009—2012年在北京密云、青海阿柔、河南济源、甘肃张掖、河北馆陶和沽源的野外对比试验数据,分析了国产光学型大孔径闪烁仪的观测精度、稳定性和一致性,为国产光学型大孔径闪烁仪的后续生产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表明:(1)以德国BLS900闪烁仪观测值作为参考值,张掖巴吉滩3套和沽源站5套国产大孔径闪烁仪样机感热通量观测值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91 W·m^(-2)和9.81 W·m^(-2);样机感热通量观测值均值与涡动相关仪观测值比较,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1.08 W·m^(-2)和12.87 W·m^(-2),表明国产大孔径闪烁仪具有较好的观测精度;(2)国产大孔径闪烁仪在高温、低温、高湿或低湿的恶劣天气条件下以及长时间序列的观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3)样机观测感热通量之间的回归斜率差异较大,为6%,相关系数大于0.98,表明国产大孔径闪烁仪的一致性较好。综上所述,国产光学型大孔径闪烁仪基本达到了国外同类仪器的性能水平。
李怀香刘绍民施生锦徐自为朱忠礼
关键词:稳定性一致性
时间连续的地表蒸散发数据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连续的地表蒸散发数据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在非晴好日,使用SCE_UA算法利用代价函数计算出能量分配项的调整因子α和植被冠层阻抗项的调整因子β;根据所述能量分配项的调整因子α和植被冠层阻抗...
徐同仁许蕗刘绍民徐自为孟杨繁宇
文献传递
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的运行、维护与数据质量控制被引量:8
2020年
当前,以全球、区域(流域)为单元建立分布式的观测网已成为陆地表层系统观测的主流方向,而良好的运行与维护、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是获取高质量观测数据的前提。本文以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为例,概述了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的相关情况,总结了该观测网的运行与维护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日-旬-月-年尺度的运行与维护流程,由仪器比对与标定、数据处理、筛选与审核等构成的数据质量控制流程等。以2018年3个超级站为例展示了观测数据成果,并介绍了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的成效。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许多相近内陆河流域的野外观测与数据质量控制等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徐自为刘绍民车涛张阳任志国吴阿丹谭俊磊朱忠礼徐同仁马焘
关键词:数据质量控制黑河流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