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莹

作品数:29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政治法律
  • 7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政府
  • 9篇政府组织
  • 9篇国际非政府组...
  • 9篇非政府组织
  • 6篇外交
  • 3篇政治
  • 3篇政治机会
  • 3篇中国留学
  • 3篇中国留学生
  • 3篇留学
  • 3篇留学生
  • 2篇援助
  • 2篇政治机会结构
  • 2篇全球治理
  • 2篇人道主义救援
  • 2篇主义
  • 2篇救援
  • 1篇第二轨道外交
  • 1篇独立性
  • 1篇对抗性

机构

  • 26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爱德基金会

作者

  • 26篇徐莹
  • 2篇刘静
  • 1篇李宝俊
  • 1篇路军
  • 1篇杨倩
  • 1篇刘化军
  • 1篇吕梦捷

传媒

  • 3篇黑龙江社会科...
  • 3篇宁夏党校学报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现代国际关系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绿叶
  • 1篇理论视野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 1篇公共外交季刊
  • 1篇文化纵横
  • 1篇区域与全球发...
  • 1篇区域国别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援助视域下的文化遗产外交:表象、实质与启示
2022年
文化遗产外交是近年来西方学界新创设的一个学术话语,旨在描述围绕文化遗产保护而进行的国际交流合作及协同治理的外交行为。在学术层面,它是遗产人类学与外交学的交叉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因文化主流化在国际发展议程中的凸显,文化遗产外交与国际援助中的人道主义救援和发展援助开始紧密相交。多边文化遗产外交实践呈现出多元行为体依托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协作助推国际援助,实现贯通文物保护、人道救援、社会发展、灾后重建等多个领域的跨国治理;双边文化遗产外交则因欧美主要国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被全面纳入其官方发展援助之中。尽管文化遗产外交的基本表象因其扶危救困和助力发展国际援助的特性而广受好评,但在其积极正面的外观之下也隐含着特定主权国家精细计算之后的多重外交考量。对在文化遗产外交领域刚刚起步的中国而言,携坦荡历史促多边文化遗产外交,以双边文化遗产外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启对文化遗产外交的总体战略设计和相关跨学科研究,应是中国文化遗产外交实践与学术探索的可行进路。
徐莹
关键词:国际援助人道主义救援发展援助
中国参与能源国际组织的现状及前景被引量:2
2010年
中国参与能源国际组织的历程开始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之时,迄今历时40年,而双方关系的发展期和勃兴期则是近20年的事。中国参与能源国际组织的特点集中表现为重视对话型组织的沟通平台作用,对不同类型的组织分别采取实质合作或务实接触的政策,促进周边区域能源合作的多维发展等几个方面。展望未来,中国与能源国际组织的互动将保持原有的基本合作方式,但合作对象会进一步增加、合作形式会进一步创新、合作议程将实现新的突破。
徐莹
关键词:对外经济合作
中国留学生国际交流调查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下,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交流与公共外交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本文以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组成的实证研究为主,旨在研究以中国留学生为主体的国际交流的现有方式、作用及不足。
杨奕捷徐莹
政治机会结构背景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国际政治作用
徐莹
关键词:国际非政府组织政治机会结构
新型浮息债及其定价探索
徐莹
关键词:基准利率
中美智库对两国“第二轨道”外交的参与被引量:2
2007年
近些年来,中国这个新兴大国和美国这个守成大国之间的矛盾在多个领域不断凸现。虽然中美之间的"第一轨道"外交渠道愈益畅通,但毕竟官方外交的回旋空间有限,特别是面对涉及双方核心国家利益的敏感问题时,拓展双方智库参与的"第二轨道"外交路径不失为一项重要的外交策略选择。"第二轨道"外交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外交实践。来自中美两国政治或经济中心的重要智库积极参与其中,围绕涉及中美关系的广泛敏感议题进行频密的互动沟通,可以为中美官方层次的外交提供持续而有力的技术支持。
徐莹
关键词:智库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32
2004年
近二三十年来,国际非政府组织因其庞大的数量、宏观的全球视野、不断增强的作用和强烈的道义性成为世界政治领域内十分活跃的非国家行为主体。作为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外交行为从不同角度影响着主权国家,但是,国际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各种结构性困难又不同程度地制约其全球影响力的发挥。面对这一国际政治现实,崛起的中国应在加强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研究的同时,以积极稳妥的方式促成同国际非政府组织间的良性互动。
徐莹李宝俊
关键词: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治理
中国留学生国际交流调查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下,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交流与公共外交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本文以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组成的实证研究为主,旨在研究以中国留学生为主体的国际交流的现有方式、作用及不足。
杨奕捷徐莹
文献传递
把握国际政治机会--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的路径
2021年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社会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组织近年来的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在这一进程中,部分长期致力于国内灾害救援并多次试水跨国人道主义援助的中国社会组织,开始谋求加入联合国主导下的全球人道主义援助体系,并尝试在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联合国人道体系因持续的系统承压释放出的国际政治机会,最终促成它与中国社会组织的不断走近和成功对接。中国社会组织通过参与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体系而走向国际化的路径,对于其他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颇具典型示范意义。
徐莹钱霄峰
关键词: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与气候变化类国际组织的互动关系
2012年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气候变化类国际组织为中国提供了一条践行节能减排承诺、消解外界舆论苛责的有效合作途径。中国正在从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参与政府间和非政府类气候变化国际组织的项目运作,以开放姿态回应非政府类气候变化组织倡议等方面与气候变化类国际组织进行积极互动。在可见的未来,中国将在政府层面以更大的决心与耐心,更为务实与灵活的方式与气候变化类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同时,在民间层面,中外气候变化组织也将进一步彼此接近,以共同探讨气候变化的应对之策。
徐莹
关键词:关系互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