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考虑执行延迟最小化和资源约束的改进层划分算法被引量:7
- 2012年
-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层划分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划分块的最小执行延迟和尽可能充分利用可重构资源,能够跟踪层划分算法节点分配过程并进行调整,消除了经典层划分算法不能动态更新就绪节点列表选取节点进行划分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与层划分算法相比,所提出的改进层划分算法在模块数、执行延迟和跨模块间的I/O边数等三个方面均获得了改进.与现有的簇划分、增强静态列表、多目标时域划分、簇层次敏感等四种划分算法相比,新算法能获得最少的执行延迟,并且随着可重构处理单元面积的增大,模块数的均值也是最小的.
- 陈乃金江建慧陈昕周洲徐莹
- 关键词:可重构计算时域划分资源约束
- 动态可重构系统的时域划分及其行为级算法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对近20年来可重构系统的时域划分算法进行了分析,把它们分为网表级和行为级算法两大类.网表级时域划分算法主要采用网络流方法,使电路的面积、割网的个数等最小化,并使电路获得较小的时延和通信代价.我们对层划分、簇划分、增强静态列表调度、多目标时域划分等四种行为级时域划分算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划分后的模块数、跨模块的输入/输出边数、划分后所有模块的执行总延迟.实验结果表明,层划分是四个算法划分后所有模块执行总延迟最小的;簇划分算法获得较少的跨模块的输入/输出边数;增强的静态列表调度和多目标时域划分两个算法在三个指标之间获得了一个好的折中.然而,这四个算法均没有考虑划分后的模块形状及模块的跨层映射成本.
- 陈乃金江建慧陈昕周洲徐莹潘诚
- 关键词:可重构计算粒度时域划分
- 基于任务划分算法的基准程序研究
- 2011年
- 为了提高任务在可重构系统上的执行效率和硬件资源利用率,需要对任务进行划分,划分成多个子任务,子任务分时复用硬件资源。本文在对任务划分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估任务划分算法的指标体系,并借鉴已有的基准构造方法,结合任务划分算法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多媒体应用的特点,给出了评估任务划分算法的基准程序的构造方法。
- 徐莹
- 关键词:可重构计算数据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