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乐
- 作品数:104 被引量:37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五星教学法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五星教学法在骨肿瘤影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规培学员按照进入影像科的时间不同分为2组,传统教学法组(对照组) 25人,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穿插病例讲解;五星教学法组(教改组) 30人,以聚焦问题、激活旧知识、论证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和融会贯通5步进行教学。结果:教改组学习后对课程的兴趣和内容兴趣方面、内容掌握程度及影像思维能力方面的得分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对教学后学习的信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五星教学方法应用于骨肿瘤影像诊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激发规培学员的学习热情,改善规培学员在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提高规培学员对骨肿瘤影像的掌握程度和影像思维能力。
- 王冬梅戚乐陈勇丁建平陈晓飞
- 关键词:骨肿瘤影像诊断
- 鼻咽癌影像学诊断的进展被引量:10
- 2013年
-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首位。好发于鼻咽顶壁、侧壁,位置隐蔽,临床常无明显症状。放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但易复发。因此,鼻咽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放疗后随访尤为重要。近年来新兴影像学技术的出现,在鼻咽癌活体组织结构及功能代谢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鼻咽癌术前诊断、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 朱珊珊戚乐张彬彬潘博文丁建平余涛孙杨
- 关键词:鼻咽癌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技术恶性肿瘤
- 头颈部肿瘤CT灌注参数与血管生成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 <正>头颈部肿瘤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随着空气污染和病毒感染等因素,其发病率逐年呈增长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正确评价头颈部肿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对肿瘤血...
- 戚乐丁建平赵凯跃李圆杨文君朱珊珊陈仁彪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灌注参数
- MDCT冠状重组诊断阑尾炎的价值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冠状重组技术在阑尾显示率及阑尾炎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68例临床可疑阑尾炎患者(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阑尾炎52例,非阑尾炎16例)行MDCT检查,分析MDCT平扫横断位、静脉增强横断位、平扫冠状重组及静脉增强扫描冠状重组的影像表现,对比4组图像的阑尾显示率和阑尾炎诊断正确率。结果:68例MDCT平扫横断位阑尾显示率为89.7%(61/68),诊断正确率为82.4%(56/68);静脉增强扫描横断位阑尾显示率为97.1%(66/68),诊断正确率为92.6%(63/68);平扫冠状重组阑尾显示率为97.1%(66/68),诊断正确率为89.7%(61/68);静脉增强扫描冠状重组阑尾显示率为98.5%(67/68),诊断正确率为94.1%(64/68)。结论:MDCT平扫冠状重组技术在阑尾显示率及阑尾炎诊断正确率方面优越于平扫横断位,且平扫冠状重组技术与静脉增强检查的显示率与诊断正确率相近。
- 戚乐夏晓萍叶文琦丁建平陈仁彪
- 关键词:阑尾炎多排螺旋CT
- 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低场MRI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膝关节外伤后X线及低场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6例膝关节外伤X线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膝关节隐性骨折的骨折线表现为骨皮质下在T1WI、T2WI上呈线样、裂隙样低信号带,在T2WI低信号周围可见斑片状边界模糊的高信号,3例在T1WI低信号带周围可见点状、斑片状稍高信号,T2脂肪抑制序列显示更清楚。结论:MRI能够清楚显示隐性骨折,尤其当X线平片检查阴性而临床症状与体征怀疑隐性骨折时,MRI是本病的最佳检查方法。
- 顾基伟陈小启黄峰戚乐高国仙
- 关键词:骨折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 不典型胆脂瘤误诊一例
- 2005年
- 陈小启戚乐黄峰
- 关键词:胆脂瘤误诊进行性增大颅神经损伤左颞部穿刺抽吸
- 阑尾石MDCT征象诊断阑尾炎的价值
- 目的探讨阑尾石MDCT征象诊断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的87例阑尾炎和55例非阑尾炎患者的MDCT影像表现。统计分析阑尾石征象与阑尾炎的关系。结果阑尾石征象阳性43例(阑尾炎患者33例,非阑尾炎患者...
- 戚乐向军益丁建平陈仁彪
- 关键词:阑尾炎
- 腹膜腔转移性肿瘤的CT诊断(附17例报告)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腹膜腔转移性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腹膜腔转移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腹膜腔转移性肿瘤CT表现为:①腹水(12例);②壁腹膜增厚,呈宽带状(7例)、结节状(2例)、块状增厚(1例);③网膜及系膜改变:污垢状(7例)、饼状(5例)、结节状(2例);④肠系膜血管边缘模糊毛糙(3例);⑤腹腔内单囊性或多囊性占位改变(1例)。结论CT增强前后扫描可作为腹膜腔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 邓雪英陈小启戚乐黄峰
- 关键词:转移性肿瘤腹膜腔CT诊断肠系膜血管囊性占位结节状
-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瘤体均呈类圆形肿块(平均直径5.6 cm),边界清晰,CT平扫密度多不均匀,5例出现坏死和囊变,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具一定特征,CT可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内成分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合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
- 李跃兴陈小启黄峰戚乐高国仙
- 关键词:异位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 小腿恶性神经鞘膜瘤一例
- 2008年
- 患者 男,87岁。1年来左小腿胫前包块逐渐增大,发热1周入院。体检:体温39.2℃,左小腿中段前部可见大小约5cm×5cm的包块,呈浅褐色,质中,皮温高,活动差,无压痛:实验窀检查:C反应蛋白108mg/L,血沉28mm/1h.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血清梅毒实验阴性,结核抗体阳性。既往有肺结核病史50年。
- 陈小启戚乐黄峰杨文君
- 关键词:小腿胫前恶性神经鞘膜瘤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小腿中段包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