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病
  • 2篇造影
  • 2篇冠心病
  • 1篇低危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影像数据
  • 1篇造影特点
  • 1篇支架置入
  • 1篇支架置入术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 1篇手术
  • 1篇栓塞
  • 1篇糖尿

机构

  • 4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戴萌
  • 3篇王忠明
  • 2篇李滨
  • 2篇董秋立
  • 1篇雷学
  • 1篇杨雪佳
  • 1篇毕艳华
  • 1篇王润辉
  • 1篇范振增
  • 1篇张海涛
  • 1篇王淑萍
  • 1篇马艳艳

传媒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用影像数据坐标转换定位头颅外体表标志与颅内靶点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利用螺旋CT图像及其后处理工作站,结合颅外标志,寻找颅内病灶与头皮各点的对应位置关系。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的CT及后处理工作站(AW4.0),选择患者头颅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立体、水平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等4种图像重建,从中获得双侧外耳门上缘、病灶侧颧弓上前缘皮肤点、手术靶点的原始三维坐标值。设病灶侧外耳门上缘为原点,颧弓上前缘皮肤点位于x轴,对侧的外耳门上缘位于xoy平面上,将原始坐标数据代入坐标转换数学公式,求出上述4个点在新坐标系的新三维坐标值x_1,y_1,z_1,即x_1值为靶点距原点外耳门上缘前(后)的距离,z_1值代表靶点距原点外耳门上缘上(下)的距离,y_1值代表靶点垂直深度距离。该法用于13例需手术定位患者,验证其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能成功定位靶点。结论利用螺旋CT和CT工作站,获得颅外体表标志以及颅内靶点的原始三维坐标值,建立以病灶侧外耳门上缘为原点,眶耳线为x轴的新三维坐标系,通过数学方法转化,获得靶点在新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实现对颅内靶点的体表定位。该方法实用可靠,是一种新的简易颅内病灶定位方法 。
李滨雷学戴萌王润辉毕艳华范振增
关键词:放射外科手术
老年人ST段水平延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疑似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中ST段水平延长≥0.12s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辅助检测中的作用,通过这一新的心电图学指标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效果。方法:184例老年疑似冠心病患者,其中ST段水平延长≥0.12s的老年患者100例(延长组),ST段<0.12 s老年患者84例(非延长组),均做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与ST段是否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延长组中,男性阳性者58例(93.5%),女性26例(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判断,延长组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9%,特异性82%,阳性预测值84%,阴性预测值88%。结论:ST段水平延长≥0.12 s老年患者心肌缺血可能性大,ST段水平延长≥0.12 s可作为那些既不愿意做冠状动脉造影又不能做心脏负荷试验的老年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辅助指标。
王忠明戴萌王淑萍张海涛马艳艳
关键词:心电图ST段水平延长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及冠脉支架置入术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及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64例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冠脉造影,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两组冠脉造影结果、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以三支病变及多支多节段弥漫病变为主,分别占总病变发生率的31.3%,37.5%。对照组以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为主,分别占总病变发生率的42.2%,37.5%。观察中重度狭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查后经冠脉造影未见再狭窄发生,两组再狭窄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脉造影特点,采取相应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手术成功率高,随访复发率低,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
戴萌王忠明董秋立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冠脉造影冠脉支架
抗栓治疗在低危和中危非瓣膜性房颤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抗栓治疗在低危、中危非瓣膜性房颤(NVAF)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HA2DS2-VASc评分将其分为低危组(62例,CHA2DS2-VASc评分为0分)和中危组(66例,CHA2DS2-VASc评分为1分)。将低危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A组,30例)和阿司匹林组(B组,32例)。将中危组6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C组,32例)和华法林组(D组,34例)。评价四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C组和D组患者发病原因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D组患者心功能均以NYHA I级为主,四组在心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D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出血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C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高于D组(χ2=4.3453,P=0.0371),C组血栓栓塞发生率高于D组(χ2=5.5479,P=0.0185)。结论阿司匹林对预防低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无明显影响。华法林可减少中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且并未明显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戴萌李滨王忠明董秋立杨雪佳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抗栓治疗血栓栓塞出血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