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贤继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云南水禽资源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3
- 1988年
- 根据调查及文献记载,迄1987年冬为止,共记录云南省境内所分布的水禽为112种,另5亚种。隶属7目,19科,58属。本文探讨了云南水禽区系组成的情况及其变化,资源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 杨岚韩联宪王淑珍文贤继
- 关键词:区系组成资源评价
- 血雉属的分类研究被引量:5
- 1994年
- 通过查看采自中国各地的血雉标本259号(165♀♀,94♀♀)及有关文献资料,作者将血雉属鸟类列为1个种,另9个亚种及1个混交类型。并发现血雉羽色的地理变异规律,雄鸟头、颏、喉和胸部的红色以采自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西南部地区的标本最为鲜艳,其范围也最大,而向东、向西和向北头、颏、喉和胸部的红色渲染程度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这与Vaurie(1965)和郑作新等(1978)的记述基本相符。国内所分布各亚种的165号雄性成鸟标本的翅长量度比较结果表明,分布于最南方的kuseri和tibetanus两亚种的翅长为最短,而分布于最北线的beicki和michaelis两亚种为最长;进行方差分析,在0.05水平上,michaelis亚种与cruentus、tibetanus、kuseri等亚种的翅长量度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 杨岚文贤继杨晓君
- 关键词:亚种分化鸟纲
- 澜沧江下游/湄公河上游片断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动态(英文)被引量:34
- 2004年
- 在澜沧江下游/湄公河上游的滇南西双版纳地区,通过样方法比较了热带雨林的连片与 3个小片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与连续森林比较,片断热带雨林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都比较低,而且有相当低比例的大高位芽、中高位芽和附生等生活型植物,而藤本、小高位芽和矮高位芽等生活型植物的比例则较高;泛热带、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的区系成分比例较高,而当地成分则减少;群落的上层树木比下层树木更加稳定。同样,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衡度在片断热带雨林中都较低,与其密切相关的是片断热带雨林的环境质量,而不是片断的大小。此外,也探讨了片断热带雨林物种变化与森林小气候的关系,阐明了由凉湿向干暖转化的 林内效应"是其物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许再富朱华王应祥杨岚刘宏茂杨大荣杨大同李朝达陈志平文贤继王洪马友鑫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热带雨林森林小气候
- 云南东南部和西北部绿孔雀分布的调查被引量:6
- 1997年
- 云南东南部和西北部绿孔雀分布的调查THERANGEOFGREENPEAFOWL(Pavomuticusimperator)INSOUTHEASTANDNORTHWESTYUNNANPROVINCE,CHINA关键词绿孔雀,分布,云南东南部和西北部Ke...
- 杨晓君文贤继杨岚
- 关键词:鸟纲绿孔雀
- 绿孔雀在中国的分在现状调查被引量:31
- 1995年
- 绿孔雀在中国现仅见于云南西部、中部和南部,通过1991年至1993年的调查,绿孔雀现存数量较多的地区有云南省瑞丽县、陇川县、昌宁县、永德县、新平县、普洱县、墨江县、景东县、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过去有分布记录现已绝迹或濒临绝迹的地区有盈江县、沪水县、腾冲县、蒙自县、河口县。永仁县的中和、直左为新近发现的分布点,据当地群众反映,在维西县的叶枝,德钦县的拖顶和奔子栏也发现绿孔雀。由于栖息地生境的破坏,导致绿孔雀现存种群形成小家族群点状隔离分布。据估计,中国现存野生种群数量约为800~1100只。
- 文贤继杨晓君韩联宪杨岚王为民
- 关键词:绿孔雀种群数量鸟纲
- 笼养白腹锦鸡觅食活动的观察被引量:17
- 1994年
- 笼养条件下白腹锦鸡(Chrysolophusamherstiae)的日觅食活动呈现早(7:00-8:00)和晚(18:00-19:00)两个明显高峰期,不同季节和天气其觅食节律有一定的差异;在一年中9月至翌年4月的觅食频次较高,这可能与鸟类补充繁殖期能量消耗、积累能量御寒和保证生殖腺发育有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雄鸟觅食活动的主要因素为求偶、理羽和游走;影响雌鸟觅食的主要因素是游走、理羽和静栖。
- 杨晓君文贤继杨岚
- 关键词:笼养雉科
- 西双版纳部分地区鸟类多样性初步考察被引量:14
- 1998年
- 1992年12月,1993年11月及1994年4~5月,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外的数个工作点进行了鸟类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共记录鸟类190种。分析表明雀形目鸟类物种多样性状态尚佳,而非雀形目鸟类类群(科种)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状态均有恶化趋势。保护区内鸟类物种多样性状态明显较好。傣族墓葬地之龙山因依傍村落、农田及其他多种生境而具有相当丰富的鸟类物种多样性,是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研究表明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生境多样是决定鸟类物种数量的关键因素。但评价环境中鸟类多样性还必需考虑环境中所生存的具体鸟类种类,简单地应用种数或多样性指数评价环境可能产生误导。
- 江望高文贤继杨晓君杨晓君
- 关键词:鸟类类群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 云南鸟类的分类区系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
- 杨岚杨晓君文贤继韩联宪王淑珍石文英杨德华江望高
- 云南鸟类的分类区系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建所初期就设定的研究项目;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杨岚等鸟类研究组人员,通过将近43年对云南及其邻近地区的调查研究,共采集收藏鸟类标本19 363号,隶属19目、6...
- 关键词:
- 关键词:分类区系保护生物学
- 笼养大紫胸鹦鹉取食活动被引量:7
- 2000年
- 采用扫描、焦点动物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条件下大紫胸鹦鹉 (Psittaculaderbiana)的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笼养大紫胸鹦鹉取食活动占观察时间的 14 5 1% ,是其主要行为活动之一。日取食活动呈现早(7:0 0~ 10 :0 0 )、晚 (15 :0 0~ 19:0 0 ) 2个明显的高峰。每日取食 (32 12± 14 2 8)次 ,累计日取食时间 (15 3 2 3±73 11)min。每次取食的时间平均为 (5 2 9± 1 0 6 )min。两性和成幼间以及不同时期的取食活动有一定的差异。在整个取食过程中 ,除拾取 (45 47% )和咀嚼 (46 49% )两种取食行为外 ,还有身体护理 (2 5 1% )、运动 (3 5 9% )、静栖 (1 72 % )、攻击 (0 12 % )、求偶 (0 1% )等活动出现。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影响大紫胸鹦鹉成鸟取食活动的主要因素是生物学因素 ;5月龄以前幼鸟的取食行为除受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外 。
- 杨晓君文贤继王淑珍杨岚杨红军董荣梅张玉坤董鑫李元春
- 关键词:大紫胸鹦鹉取食笼养
- 笼养白腹锦鸡幼鸟骨骼系统生长的研究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笼养白腹锦鸡幼鸟从孵出之日起至143日龄的骨骼系统生长发育情况,并对部分骨骼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拟合。探讨了白腹锦鸡幼鸟生长模式对提高幼鸟成活率的意义。
- 文贤继杨岚
- 关键词:幼鸟骨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