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峰 作品数:27 被引量:154 H指数:7 供职机构: 江汉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文化科学 理学 更多>>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药学“色谱分析”教学 2018年 色谱分析法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是色谱分析教学应该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药学实际需求,通过引入案例启发性教学,优化具体教学内容,整合色谱实验等教学方法实践,使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实践性的锻炼。 曹晓琴 方振峰 万明 张涛 陈中强 房辉 施璐关键词: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 色谱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多种食品和饲料中的胶霉毒素 2018年 建立了加压溶剂萃取结合全自动固相萃取技术-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玉米和小麦等禾谷食品、猪的肌肉和肝脏等动物源食品及猪和鸡的饲料中胶霉毒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前处理时依次采用加压溶剂萃取(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PLE)和全自动固相萃取(automated solid phase extraction,ASPE)技术,乙腈/水(50/50,V/V)为玉米、小麦及饲料样品的加压溶剂萃取液,乙腈/正己烷(60/40,V/V)为猪的肌肉和肝脏样品的加压溶剂萃取液,甲醇/水(85/15,V/V)为所有样品的全自动固相萃取洗脱液。HPLC-MS/MS检测,基质匹配工作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不同样品中胶霉毒素在0.2~1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5 8;不同样品中的胶霉毒素最低检出限在0.09~0.15μg/kg,最低定量限在0.23~0.31μg/kg;添加不同浓度水平的胶霉毒素,平均回收率为81.8%~95.4%,变异系数≤13.2%。 曹晓琴 张涛 施璐 房辉 陈中强 方振峰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食品 饲料 中药鬼箭羽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鬼箭羽为卫矛科(Celastraceae)卫矛属(Euonymus)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Thunb.)Sieb.的带翅嫩枝或枝翅,又叫卫矛。味苦,性寒,归足厥阴经,具有破血、通经、杀虫的功效,用于经闭... 方振峰关键词:卫矛科植物 鬼箭羽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药物活性 中药化学 文献传递 “微故事-思维导图”结合BOPPPS教学法在药物分析课堂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21年 当前,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在线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更好地面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医药应用人才,该文以微故事为引入,思维导图为基础,按照BOPPPS有效教学"模块"精心设计,在课程准备、课程中、课后总结与评价3个阶段引进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建立起对应的逻辑体系,调动创新思维,通过微故事激发热爱药学的责任感,提升药物分析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 曹晓琴 方振峰 张涛 陈中强 施璐关键词:思维导图 药物分析 教学方法 湖北地区野生花椒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湖北谷城、武当山野生花椒中挥发油的成分。方法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提取湖北两地野生花椒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花椒挥发油成分并在NIST中检索结果。结果检测发现湖北地区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区别较大,谷城、武当山以及四川分别测得16、14、14种花椒挥发油成分。其中湖北地区的烃类、醇类总含量更高,主要为D-Limonene、Eucalyptol and Linalool;四川地区挥发油主要成分为Xanthoxylin(71.23%),远高于湖北地区。结论该研究通过对湖北地区野生花椒挥发油的成分进行GC-MS分析,旨在促进湖北谷城、武当山等地野生花椒产业开发以及花椒挥发油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科学实验依据。 李韵琪 雷咪 张涛 曹晓琴 方振峰 施璐关键词:花椒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使君子提取物体外抗蓝氏贾第鞭毛虫效果的研究 2023年 为了观察中药使君子提取物体外抗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的作用效果,试验分别采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对使君子进行提取,得到使君子醇提物和使君子水提物,设置使君子醇提物组、使君子水提物组、甲硝唑对照组(3组各分别设置0.312 5,0.625,1.25,2.5,5 mg/mL5个药物浓度)及空白对照组(TYI-S-33培养基),分别在37℃厌氧培养滋养体浓度为8.0×10^(5)~4.2×10^(6)个/mL的贾第虫24 h,收集贴壁虫体,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用IC_(50)的使君子醇提物、使君子水提物和甲硝唑分别作用于贾第虫,依次培养0,2,4,6,8,12,24 h,同时设空白对照,计算出药物达IC_(50)的最短作用时间;对作用时间分别为6 h和12 h的使君子醇提物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倒置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分析使君子醇提物对贾第虫滋养体超微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药液对贾第虫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君子醇提物、使君子水提物和甲硝唑的IC_(50)分别为1.060,8.145,0.325 mg/mL,达IC_(50)的最短时间分别为5.28 h、5.95 h和3.85 h。IC_(50)浓度下,培养6 h及以上时,使君子醇提物组与甲硝唑对照组虫体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使君子水提物组虫体浓度均显著高于甲硝唑对照组(P<0.05)。使君子醇提物作用6 h后滋养体虫体变形,鞭毛受损;作用12 h后引起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溢,吸盘微管部分结构崩解,滋养体开始死亡。说明使君子具有抑制贾第虫生长的作用,且醇提物比水提物抑制效果更强,呈浓度依懒性。IC_(50)浓度的使君子醇提物与甲硝唑对虫体抑制效果相当。 曹晓琴 童杨 方振峰 施璐 房辉 刘骥才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 UPLC-MS/MS同时测定14种药食同源动物性食品中4种甾体激素 被引量:6 2021年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14种药食同源动物性食品中4种甾体激素的方法。样品采用TLC分离法,以乙腈为提取溶剂,以硅胶为分离介质,三氯甲烷-乙醚-甲醇-浓氨水(40︰3︰4︰1,V/V)为展开剂,在254 nm紫外光灯下检视定位,进行前处理,采用Kinetex 100 RP-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5 mmol/L乙酸铵(含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同时监测的多反应监测模式,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检测诺龙、己烯雌酚、氢化可的松和醋酸氯地孕酮等4种药物。结果显示,4种甾体激素线性范围在0.5~500μg/L,线性关系良好,各组分的检出限在0.13~0.27μg/kg,定量限在0.46~0.61μg/kg。不同样品中的待测物分别在3个加标水平(0.5,1.0和2.0μg/kg)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8.2%~100.1%,变异系数≤16.1%(n=5)。该方法可用于14种药食同源动物性食品中的4种甾体激素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测定。 曹晓琴 方振峰 张涛 施璐关键词:薄层层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大八角枝叶中1个新的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化合物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大八角Illicius maju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快速制备色谱和制备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HR-ESI-MS、1D-NMR、2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TT法评价了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大八角枝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命名为大八角酮(1)。化合物1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BGC-823以及人肺癌细胞A549的IC50值分别为42.3、48.5、51.1和39.9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方振峰 张丽 刘欣 张涛关键词:八角属 细胞毒活性 国内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分析探讨 2017年 旨在提高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加速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各大医学院校通过不断摸索,建立了自己的临床研究室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估体系。本研究通过对多个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进行分析、评价,为我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三结合"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为我校"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构建提供依据。 刘骥才 曹晓琴 方振峰 万明 张涛 施璐关键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柔毛鸦胆子茎的化学成分及其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运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和制备型HPLC技术对柔毛鸦胆子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共从其茎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采用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deacetylated isobrucein B(1),indaquassin X(2),cleomiscosin A(3),cleomiscosin B(4),(+)-lyoniresinol(5),(+)-表松脂醇(6),(+)-松脂醇(7),(+)-丁香脂素(8),4,5-dihydroblumenol A(9),腺苷(10)。采用MTT法对以上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化合物2对人源肿瘤细胞HT-29,HepG2,BGC-823和SKOV3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IC500.84~3.97μmol.L-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是1个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对人源肿瘤细胞HT-29,HepG2,BGC-823和SK-OV3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陈辉 柏健 方振峰 马双刚 庾石山 陈晓光关键词:苦木科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