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双林

作品数:116 被引量:265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13篇皮肤
  • 10篇支原体
  • 10篇纤维细胞
  • 10篇病理
  • 10篇成纤维细胞
  • 9篇皮损
  • 9篇病例
  • 8篇硬皮病
  • 8篇马拉色菌
  • 7篇银屑
  • 7篇银屑病
  • 7篇受体
  • 7篇结节
  • 6篇脲支原体
  • 6篇免疫
  • 6篇解脲
  • 6篇解脲支原体
  • 5篇体外
  • 5篇皮肤病

机构

  • 96篇南通大学
  • 14篇南通医学院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南通医学院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南通市第一人...
  • 2篇南通市第三人...
  • 2篇南通市中西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波士顿大学
  • 1篇大连市皮肤病...
  • 1篇滨海县人民医...
  • 1篇镇江市第四人...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嘉兴市中医医...
  • 1篇东台市皮肤病...
  • 1篇启东市中医院
  • 1篇南通市第二人...
  • 1篇海安县皮肤病...
  • 1篇如东县第四人...

作者

  • 114篇曹双林
  • 36篇傅琳玲
  • 25篇符梅
  • 20篇顾黎雄
  • 18篇陈晓栋
  • 16篇丁琦
  • 15篇刘安齐
  • 7篇方晶
  • 6篇蔡恒骥
  • 6篇杨圣菊
  • 6篇朱相贡
  • 5篇邵萍
  • 5篇吴晓琰
  • 5篇解荣桂
  • 5篇张振楷
  • 5篇张捷
  • 4篇花卉
  • 4篇施健
  • 4篇吕桂霞
  • 3篇刘维达

传媒

  • 17篇临床皮肤科杂...
  • 12篇中华皮肤科杂...
  • 7篇中国麻风皮肤...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南通医学院学...
  • 5篇中国皮肤性病...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交通医学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0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4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大腿部小汗腺汗孔瘤1例
患儿,男,13岁,因右大腿外侧皮损一年半入院。患儿于2002年夏天,右大腿外侧无明显原因下出现一枚绿豆大小的皮疹,似蚊虫叮咬,无明显痛痒,皮疹渐增大,未有破溃出血,2003年夏到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结果示“基底细...
曹双林刘安齐顾黎雄
关键词:小汗腺汗孔瘤基底细胞上皮瘤病理检查
系统性硬皮病中Smad3,Smad7,Sp1的表达及9-顺式维甲酸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1)检测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SSc)中Smad3、Smad7及Sp1的表达水平。(2)研究9-顺式维甲酸(9-cis retinoic acid,9cRA)对SSc患者皮肤培养...
曹双林李星汇施玮
关键词:系统性硬皮病成纤维细胞
肉芽肿性接触性皮炎
我们于2006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治了一批类似患者,收治入院6例,均为20-40岁青年男性,从事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干燥工序,接触产品后1小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四肢肌肉疼痛、乏力,5-6天后于额部、口周、鼻...
曹双林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肌肉疼痛肉芽肿性干燥工序
临床病例讨论1—左腋窝皮损5年
1病史:周某某,男,76岁,农民,左腋窝皮损5年。皮损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否认结核病史。2体格检查:左腋窝见一直径约7厘米大小之增生性斑块,呈环状,肉红色,表面高低不品平,局部有乳头状增生,伴少量结痂,无渗液,质地坚硬...
曹双林顾黎雄
关键词:临床病例讨论免疫组化标记
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测定马拉色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检测马拉色菌体外对氟康唑、酮康唑及伊曲康唑敏感性的差异。方法对临床分离的5种27株马拉色菌,分别用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测定氟康唑、酮康唑及伊曲康唑对这些马拉色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微量液基稀释法显示氟康唑MIC值范围0.25~≥64mg/L,酮康唑≤0.03~0.5mg/L,伊曲康唑≤0.03~0.125mg/L;琼脂稀释法显示氟康唑MIC值范围2~≥64mg/L,酮康唑≤O.03~0.5mg/L,伊曲康唑≤O.03—0.25mg/L。两种方法测定3种唑类抗真菌药对马拉色菌的活性由高到低为: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两种方法测得氟康唑、酮康唑及伊曲康唑MIC值符合率分别为78.8%、85.2%、88.9%,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O.88、0.80、0.76。结论氟康唑、酮康唑及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以伊曲康唑对各菌种的抗菌活性最强。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相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均适用于马拉色菌体外药敏试验。
徐圣经曹双林夏继宁沈永年吕桂霞刘维达傅琳玲丁琦
关键词:马拉色霉菌属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琼脂稀释法
两种人型支原体培养液培养结果比较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傅琳玲曹双林符梅邵萍
关键词:培养液液体培养法液体培养基酸碱度
细胞型蓝痣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蓝痣是一种较少见的真皮内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皮肤肿瘤,细胞型蓝痣更为罕见,临床上常误诊为痣细胞痣、血管瘤、黑色素瘤等,病理上常误认为组织细胞瘤、血管瘤、恶性黑色素瘤等。本组11例细胞型蓝痣均经过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确定...
曹双林孙建方Jag Bhawan
关键词:细胞型免疫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痣细胞痣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及分析
临床部分患者支原体检查反复阳性,男性患者有尿道不适、蚁行感、烧灼、外阴部下坠等多种不适,女性患者部分附件炎、输卵管炎等,这类患者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反复不规则使用多种抗生素,我们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间此类患者...
傅琳玲曹双林符梅邵萍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
替雷利珠单抗致皮肤不良反应
2024年
报告1例替雷利珠单抗(PD-1抑制剂)靶向治疗后引起皮肤不良反应。患者男,63岁。使用PD-1抑制剂后躯干和四肢出现红斑、斑丘疹及斑块半年,加重1个月。皮肤科检查:双下肢见泛发性暗紫红色斑块和斑片,表面呈蛎壳样外观,Auspitiz征(+);躯干部及双上肢散在分布红斑、丘疹及斑丘疹,部分中央溃疡及结痂;双侧手背见数片紫红斑块,表面见白色网状纹;右手掌心、左手大鱼际见胼胝样黄色斑块,呈衣领样外观。诊断:替雷利珠单抗致皮肤不良反应。治疗:PD-1继续治疗,对症处理后皮损明显消退。
石艾秀曹双林
关键词:皮肤不良反应银屑病样皮损
银杏石榴煎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中药银杏石榴煎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皮损组织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治疗前后对银屑病患者皮损进行PASI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人对照血清中PAF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和正常人皮肤中PAFR的表达变化。结果①银杏石榴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2.86±1.81)PASI评分较治疗前(32.81±14.77)明显下降(P<0.01);②治疗前患者血清中PAF表达水平(15.41±4.28 pg/mL)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5.77±1.47 pg/mL)(P<0.01),治疗后(8.25±2.43 pg/mL)其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患者血清中PAF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46,P<0.05);③治疗前患者皮损表皮及真皮中内皮细胞、炎症细胞可见明显PAFR阳性表达,治疗后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5)。结论进行期银屑病患者血清中PAF及皮损中PAFR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银杏石榴煎可明显降低它们的表达水平。
羌建峰曹双林
关键词:银屑病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