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超声
  • 13篇乳腺
  • 7篇肿瘤
  • 7篇腺癌
  • 6篇乳腺癌
  • 5篇超声检查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4篇腺肿瘤
  • 3篇低回声
  • 3篇影像
  • 3篇乳腺癌筛查
  • 3篇回声
  • 3篇恶性
  • 3篇彩色多普勒
  • 3篇超声表现
  • 2篇导管
  • 2篇导管原位癌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原位

机构

  • 21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21篇曾炜
  • 11篇常才
  • 8篇陈敏
  • 7篇张迅
  • 7篇周世崇
  • 7篇范亦武
  • 6篇高毅
  • 5篇陈雅玲
  • 4篇黄雅芳
  • 4篇常才
  • 3篇邱月芳
  • 3篇王伯华
  • 3篇丁建辉
  • 3篇郑晓静
  • 3篇彭卫军
  • 2篇杨文涛
  • 2篇毛健
  • 2篇汪晓红
  • 2篇顾雅佳
  • 2篇唐峰

传媒

  • 5篇中华超声影像...
  • 4篇上海医学影像
  • 4篇中华医学会超...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肿瘤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光子成像乳腺系统应用初探
周世崇胡娜王芬陈雅玲常才曾炜陈敏范亦武高毅邱月芳王伯华黄雅芳张迅
经软腭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诊断咽旁间隙肿瘤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经软腭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咽旁间隙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7.0 MHz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对CT或MRI发现的40例(43个)咽旁间隙内可疑病变行软腭 CDFI扫查。观察病变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并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NA)病理细胞学诊断。结果 40例经CDFI扫查显示病变43个,FNA细胞学诊断良性病变6个,恶性病变32个,5个病变内未见癌细胞,其中2个病变CDFI检查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经鼻咽活检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结论经软腭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是一种诊断鼻咽部肿瘤的新方法。当病变局限于咽旁间隙内时,FNA是对常规鼻咽活检一种有益的补充,可以提高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
黄雅芳张有望曾炜高毅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针吸活组织检查咽旁间隙肿瘤细针穿刺诊断软腭彩色多普勒超声
上海社区乳腺癌筛查初步小结:超声与钼靶的对比
周世崇常才范亦武陈敏王伯华邱月芳高毅张迅曾炜
阑尾黏液性肿瘤超声表现3例被引量:6
2012年
病例1,女,32岁,因停经2月余、腹胀20d就诊。超声检查:盆腔膀胱上方测及6.1cm×6.7cm低回声伴无回声区,边界清,部分区域形态欠规则,内部未见血流信号;右侧卵巢2.8cm×1.8cm,未见异常,左侧附件区测及4.2cm×3.8cm无回声,边界清,其旁见部分卵巢组织回声。超声提示:
陈雅玲曾炜常才
关键词:超声表现黏液性肿瘤低回声血流信号右侧卵巢卵巢组织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超声评价及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声像图变化,评估其疗效及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超声评估109例乳腺癌患者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后乳腺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的变化,并与组织病理学比较.结果 17例患者超声评估为完全缓解,其余患者可测量病灶的最大径显著缩小[(22.46±11.50)mm对(34.71±13.67)mm,P<0.001],纵横比减小(0.80±0.23对0.86±0.22,P>0.05),血流等级显著下降(0.51±0.80对1.23±1.05,P<0.001),腋窝转移淋巴结消失44.83%(44/92).以组织病理学为标准,超声诊断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完全缓解的灵敏度为57.89%(11/19),特异度为93.33%(84/90),与组织病理学中度一致,原因可能是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组织和间质的病理学改变导致超声判断困难,而超声血流情况对疗效评估可能更具意义.结论 超声具有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参考价值,研究不同组织病理学改变相应的超声表现有助于更好地评估疗效.
陈雅玲曾炜常才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肿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中国乳腺X线筛查项目中联合应用超声检查的价值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估在乳腺X线摄片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检查在乳腺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通过乳腺筛查项目筛查出,并在初筛时同时行乳腺X线摄片和超声检查的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病人。分析单用乳腺X线摄片、单用超声和在乳腺X线摄片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在检出恶性病例时的诊断灵敏度,并进一步分析单用乳腺X线摄片和在乳腺X线摄片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的诊断灵敏度与年龄及腺体致密度间的关系。结果:筛查发现并符合入组标准的乳腺癌病例共42例,单用乳腺X线摄片、单用超声和在乳腺X线摄片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1.0%、64.3%、95.2%,单用乳腺X线摄片和在乳腺X线摄片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的诊断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量型和致密型乳腺,在乳腺X线摄片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的诊断灵敏度比单用乳腺X线摄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轻女性(50岁以下)中,没有发现差异(P>0.05)。结论:乳腺X线摄片诊断灵敏度高于乳腺超声检查,在乳腺X线摄片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可提高乳腺筛查的诊断灵敏度,在乳腺X线摄片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推荐用于腺体密度较高的乳腺筛查。
季亚婕常才丁建辉曾炜陈敏柳光宇
关键词:乳腺X线摄片超声乳腺癌
超声评价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被引量:12
2011年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应用影像学方法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临床决定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以及清扫范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超声检查对判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张迅曾炜陈雅玲常才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超声评价淋巴结清扫影像学方法
甲状腺结核超声表现1例被引量:1
2007年
患者女,50岁,发现右侧甲状腺肿块3天。超声检查:右侧甲状腺下极探及低回声15min×14min×12mm,形态不规则,内部同声不均匀,见点状强回声,边界不清,周边和内部见点状血流(见图1)。超声提示:右侧甲状腺下极结节伴钙化(考虑恶性肿瘤可能)。
张迅曾炜常才
关键词:超声表现甲状腺结核甲状腺下极甲状腺肿块超声检查低回声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明确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 95例被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肿瘤 ,术前均经超声检查 ,观察二维声像图的同时检测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 ,并将其分为 0~Ⅲ级。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97.3%、88.5 %。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有特征性的二维声像图。肿瘤的彩色血流检出率为 93.0 % ,其中 0级 2 0例、Ⅰ级 4 4例、Ⅱ级 16 8例、Ⅲ级 5 5例。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均值为 2 1.4 9± 6 .74cm/s、阻力指数 (RI)均值为 0 .76± 0 .0 4。结论 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结合能提高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曾炜朱世亮黄雅芳
关键词: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声像图表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恶性黑色素瘤伴肝转移超声表现1例被引量:2
2007年
患者女.39岁。患者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腹隐痛.无腹部胀痛,无低热,无恶心呕吐。超声检查:肝脏右后叶探及蜂窝状低回声伴无回声68mm×83mm×87mm.边界尚清(图1),形态规则,隐约见包膜;左内叶低回声24mm×29mm,左外叶低回声27mm×20mm,边界尚清.周围见低回声晕。超声提示:肝脏两叶多发实质性占位(肝内转移可能,右后叶血管瘤?)。
张迅曾炜常才
关键词:超声表现恶性黑色素瘤肝转移低回声腹部胀痛下腹隐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