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超

作品数:10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石流
  • 9篇泥石
  • 9篇泥石流
  • 3篇建筑
  • 3篇建筑物
  • 2篇动力过程
  • 2篇动力学参数
  • 2篇灾害
  • 2篇灾情
  • 2篇大颗粒
  • 1篇地震
  • 1篇易损度
  • 1篇易损性
  • 1篇淤积
  • 1篇灾情评估
  • 1篇山地灾害
  • 1篇社区减灾
  • 1篇特征及防治
  • 1篇泥石流成因
  • 1篇泥石流形成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四川省地质环...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曾超
  • 5篇严炎
  • 4篇崔鹏
  • 4篇葛永刚
  • 3篇郭晓军
  • 2篇张建强
  • 2篇苏志满
  • 2篇贺拿
  • 2篇余健
  • 2篇苏凤环
  • 2篇雷雨
  • 1篇邹强
  • 1篇陈宁生
  • 1篇陈容
  • 1篇宋国虎
  • 1篇孔应德
  • 1篇李云贵

传媒

  • 3篇灾害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公众减灾意识调查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深入访谈的方式了解汶川8.0级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市虹口乡和紫坪铺镇11个村的群众减灾意识、减灾需求和建议,并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三个方面分析比较减灾行为倾向,初步反映汶川地震灾后重建4年后极重灾区民众的山地灾害减灾意识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多数被调查者的减灾意识较强,尤其是接受过减灾培训的地质灾害监测员和群众,但也反映大部分群众尤其是中青年对二次灾害存在侥幸心理,对避灾技能的理解还有待加强,社区减灾能动性有待进一步发挥。最后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改进防灾避险明白卡、注重宣传培训效果,强化民众减灾意识,充分调动群众减灾能动性和完善风险沟通协调机制等对策和建议,从而为有关部门开展山地灾害防治的宣传培训提供参考,同时为促进社区减灾提供社会心理依据。
陈容崔鹏苏志满李云贵曾超余健
关键词: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减灾意识社区减灾问卷调查
一种泥石流灾情评估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灾情评估方法及应用。所述泥石流灾情评估方法基于无人机航拍数据,进行泥石流堆积区淤积厚度及大颗粒石块粒径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应用到沿程物质动力过程分析,反演出泥石流流沿程动力学参数,对灾后泥石流堆积区的...
葛永刚严炎崔鹏郭晓军苏凤环曾超
四川汶川七盘沟“7·11”泥石流破坏建筑物的特征与力学模型被引量:23
2014年
2013年7月11日,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通过实地调查和测量,获取了98份建筑物破坏样本。泥石流中大石块、漂木和生活废弃物是参与破坏的主要介质;建筑物长轴方向与流向垂直时,更易遭受破坏;而长轴方向与流向平行且规则分布时,首个遭遇泥石流的建筑物会严重破坏,但也起到阻挡泥石流和耗能的作用,较好地保护了其后的建筑物;当建筑物分布不规则时,首个和凸出的建筑物均遭受冲击破坏;距泥石流出口和主流线越近,建筑物破坏越严重。分析建筑物破坏特征发现:受损建筑物表现的破坏模式因结构类型不同而异;若以梁和柱为承重构件,其破坏主要因柱体受冲后产生塑性铰或被剪断,致建筑物倾斜或倒塌,而以砌体为承重构件者,其破坏表现为承重墙体产生裂缝或垮塌致建筑物整体倒塌。参照建筑物破坏模式,以静力学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提出建筑物柱体和墙体破坏的临界条件计算公式。最后,依据泥石流的破坏方式和建筑物受损模式,将七盘沟建筑物的破坏划分为5个等级,并讨论了甘肃舟曲泥石流和本次灾害期间建筑物破坏特征的异同。本研究从案例分析的角度,为泥石流危险区城镇及居民点建筑物规划布局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曾超崔鹏葛永刚张建强雷雨严炎
关键词:泥石流建筑物破坏特征力学模型
泥石流起动机理研究现状及趋势被引量:15
2013年
概述了国内外泥石流起动机理研究(实验研究及理论研究)的现状,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分析其研究的不足,同时提出泥石流起动机理未来的研究方向。未来的研究应该以土力学及水力学、渗流力学等学科为基础,揭示泥石流土体的动态变化过程,从静态向动态、从单因素向多因素、从定性向定量方向转化,并结合土体的动态破坏过程及需水条件构建泥石流起动的模型。泥石流起动机理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泥石流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又可以推动泥石流学科的发展。
贺拿陈宁生曾超
关键词:泥石流起动模型
泥石流作用下建筑物的易损性
泥石流风险可表达为泥石流危险和承灾体易损性的定量函数,其中危险由泥石流发生的规模和频率来描述,通常采用两者的乘积来表达(H=P×M),易损性的是指特定强度的泥石流作用下,承灾体的损失程度,其取值从0(无损害)到1(完全损...
曾超
关键词:泥石流建筑物易损性
文献传递
一种泥石流灾情评估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灾情评估方法及应用。所述泥石流灾情评估方法基于无人机航拍数据,进行泥石流堆积区淤积厚度及大颗粒石块粒径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应用到沿程物质动力过程分析,反演出泥石流流沿程动力学参数,对灾后泥石流堆积区的...
葛永刚严炎崔鹏郭晓军苏凤环曾超
文献传递
四川省汶川县簇头沟“7.10”泥石流灾害成因与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簇头沟是岷江右岸一条低频泥石流沟,受2013年7月极端暴雨的影响,暴发特大泥石流。结果显示,汶川地震造成流域内的坡面和沟道堆积的大量的松散物质是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流域上游暴雨及其形成的山洪是此次泥石流形成的激发因子。"7.10"泥石流为过渡性泥石流,泥石流容重约为1.8-1.9 t/m3,沟口处最大流速为9.2 m/s,峰值流量为515 m3/s,冲击力达到3 657 t,输沙总量约为50×104m3。泥石流过程表现为为暴雨(山洪)—滑坡(坡面泥石流)—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对震后低频泥石流危险性认识不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偏低是此次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在未来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中,应合理估计灾害规模和潜在风险。
严炎葛永刚张建强曾超
泥石流浆体与大颗粒冲击力特征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开展了密度为1 400-2 200 kg/m3的泥石流浆体、浆体与大颗粒混合流体的冲击力试验,获取了流速为2.8-4.9 m/s条件下31组冲击力试验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有效地去除了冲击力数据中的噪声信号,依据离散傅里叶变换(FFT)为基础的频谱分析结果,将低频泥石流浆体冲击和高频大颗粒冲击的临界频率值界定为2 Hz,实现了浆体和大颗粒冲击信号的分离。目前水动力学公式中待定系数α缺乏统一的确定方法,以不同地区157组泥石流观测和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待定系数?与流体Fr数的幂函数关系,形成可表征不同流态,且弱化尺度效应的浆体动压力计算公式。与泥石流浆体平滑信号相比,大颗粒冲击压力具有一定随机性。泥石流大颗粒冲击次数与频率随大颗粒的质量比增加而增大,其质量比从0.05增至0.21时,冲击总次数从1 305次增至2 838次,冲击频率从82次/s增至195次/s,且龙头段大颗粒的冲击频率高于后续泥石流体。测得大颗粒的压力约为60 k Pa,是相同密度和流速下浆体动压力的3倍。随着大颗粒比例的增加,上部1#和2#传感器测得大颗粒冲击频率增加量明显高于下部3#-6#。说明随着流体中大颗粒比例上升,颗粒物质多集中于泥石流上部或表层运动,也佐证了泥石流运动中大颗粒多集中在龙头顶部的认识。对大颗粒和浆体冲击规律的分析可为固液两相流运动机制研究和防治工程设计以及承灾体易损性定量评估提供合理参数。
曾超苏志满雷雨余健
关键词:泥石流固液两相流浆体大颗粒
泥石流作用下建筑物易损性评价方法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1
2012年
建筑物易损度评价作为泥石流易损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是实现城镇及居民点泥石流风险定量化和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综述近30年来,泥石流作用下建筑物易损度研究的发展过程,并指出以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的建筑物易损度曲线普适性差且力学机理不明等问题,提出数值计算和模型实验的手段获取建筑物结构易损度的机理模型。由于建筑物易损度研究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统计分析方法仍将作为建筑物易损度研究的重要手段,力学机理明晰的研究方法则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此外,地震、滚石、雪崩等类似灾种的易损度研究方法和成果可被借鉴到泥石流领域。针对灾害中因结构破坏引发人员伤亡的情况,建议采用时间概率和基于条件概率的事件树方法计算建筑物内人员易损度。最终形成综合结构和人员易损度研究成果的建筑物易损度评价方法。
曾超贺拿宋国虎
关键词:易损度泥石流建筑物
汶川县古溪沟“7·10”泥石流形成特征及防治工程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对2013-07-10汶川古溪沟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从物源、地形和水源条件入手,分析了灾害成因与形成演化过程。堰塞体失稳补给、坡面泥石流入汇和沟道侵蚀是这场泥石流的三种物源形式,充沛的前期降雨和短历时强降雨是本次泥石流的诱发因素,陡峻的支沟地形促进了泥石流的加速,沿途松散物质补给,导致泥石流流量不断放大,峰值流量最大可达1 063 m3/s。主支沟泥石流呈明显的阵流特征,原因在于各支沟泥石流起动条件不同,沟道中地形条件的差异和防治工程的分布,以及各支沟汇流长度存在区别。泥石流总规模约为100×104m3,防治工程拦挡了60%的泥石流体,并拦截了泥石流中的大石块,降低了出口峰值流量和流速,同时避免了各条支沟泥石流同时到达而流量激增。沟口泥石流峰值流量约为722 m3/s,约40×104m3泥石流冲出沟口,下游泥石流破坏形式以淤埋破坏为主。本研究可为此类面积较大、修建有防治工程的流域泥石流形成和减灾提供参考。
孔应德郭晓军邹强曾超严炎
关键词:泥石流成因拦挡坝
共1页<1>
聚类工具0